文|岳驍
徐州博物館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該館始建于1959 年,歷經多次改擴建,現由陳列主樓、土山東漢彭城王家族墓、清代乾隆行宮、碑園和漢代采石場遺址4 部分組成。主樓陳列“古彭千秋”“大漢氣象”等7大單元,展出各類文物珍品5000余件,全面展示徐州豐富璀璨的歷史文化。
徐州文物資源豐富,擁有眾多的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遺址、規(guī)模宏大的兩漢王侯宗室陵墓、完整的明代地下城址以及無數的珍貴文物,見證著先祖的勞作、百姓的安康、兵武的豪勇、王侯的奢華。
西漢S形龍形玉佩
西漢記重銘文獸紋金帶扣
博物館“天工漢玉”展廳內陳列著一件“S”形龍形玉佩,高17.5 厘米,寬10.8 厘米,厚0.6 厘米,比一個巴掌略大。玉龍以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質溫潤,又有玻璃般的光澤。造型為單體龍,身體呈“S”形卷曲,圓睜的雙目,高翹的角,渾厚流暢。這件龍形玉佩繼承了戰(zhàn)國時期玉龍的雕刻風格,曲線剛勁、造型優(yōu)美。該玉佩出土于曾被評為1995 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的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的墓道塞石夾縫中。據考證,當年盜墓賊在塞石上貪婪地揀選著從墓室內搜出的各種金銀器,隨手丟棄了他們認為無法銷贓、容易暴露罪行的各類玉器,其中就有這件價值連城的龍形玉佩。
館內珍藏的金帶扣,有一段巧得不能再巧的故事。1984年底,徐州東郊磚瓦窯廠因取土煉磚留下一個4 米深的大坑,廠里決定將其改造為魚塘。有人提出此坑作為魚塘有些淺,需要深挖,于是調來幾臺推土機繼續(xù)挖掘。不承想,這一挖,挖出了中國唯一的地方封國的陪葬兵馬俑陣??脊抨爢T在墓道耳室清理文物時,發(fā)現一個奇異現象,每當隊員們移動光源時,總覺得地面有反射光,仔細勘探后發(fā)現在西墻一堆銅鐓下面有個閃閃發(fā)亮的東西,這便是被命名為“二獸食馬圖”的金帶扣。
帶扣,相當于今天的“皮帶頭”。其價值不是上面的大塊黃金,而是表面異彩紛呈的圖案。金帶扣上刻滿了浮雕式的3 個動物——一匹橫貫畫面的馬,四蹄屈臥,一條腿被一頭大力熊踩在腳下,另一條腿被熊嘴吞噬,馬脖子還被另一只怪獸撕咬,四周的空白處飾滿了怪鳥,整個圖面流淌著濃郁的草原風情。
“二獸食馬圖”的藝術風格類似于黑海北岸斯基泰王國獨特的“野獸紋”。
漢代是對外開放的時代,即使在與匈奴戰(zhàn)事不斷時,貿易與文化的交流也從未停歇。這“二獸食馬圖”就是與北方草原文化交流的產物,彰顯了漢代藝術中野氣和霸悍及生死之際所爆發(fā)出的恐怖與猙獰,盡管不精美,但至今仍有著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徐州博物館里的文物帶著時光的烙印,見證著“兩漢文化”的博大精深,看館知歷史,彭城6000 年日月光華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