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鷹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是一面遼闊的回音壁,文明、善良和愛意因為反復(fù)回響折射,而奏響崇高的品德之交響。
寒冷時給予溫暖,困境時給予幫助,危險時給予救援……在我們身邊,我們能時刻感受到志愿精神投射于社會的熱流。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生態(tài)保護;無論是地震洪水,還是疫情肆虐;無論是鄰里守望,還是尊老愛幼……在群眾需要的地方,就一定有志愿者的身影。而志愿者中不乏這樣的人:年逾花甲,甚至古稀,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不顧年老體衰,把志愿精神變成躬身實踐,彰顯社會大愛。
孔子對大同之世這樣理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泵献映珜?dǎo):“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狈吨傺汀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文化和美德像一口古老的洪鐘永不止息它的聲響,常鳴于國人心間,孕育出保家衛(wèi)國的最可愛的人、千千萬萬個雷鋒,還有繁花一般開不盡的志愿者團體……
武夷山九曲溪畔矗立一峭壁,崖面映在溪中,如平整的鏡面,上面鐫刻著“回音壁”三字。只要喊一聲“我愛你”,回音壁也答之“我愛你”,聲音真切,毫不含糊。大自然以神奇的造化啟發(fā)著人類:只要你首先真心地呼喊出愛,愛必然回聲與你!
志愿服務(wù)也不是單向的,它不僅是給予他人的,同樣也改變著自己,而且是向著更好的方向。正如明代哲人陳繼儒所言:“一念之善,吉神隨之?!卑衢_別人的絆腳石,恰恰是為自己鋪路;灑在別人身上的香水,自己卻首先享受馥郁。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些令人愉悅的愛的回聲會一直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年輕時把青春獻給祖國,年邁時繼續(xù)讓生命發(fā)熱發(fā)光,銀發(fā)人的志愿精神是無形的,卻有著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無聲的,卻鳴著神奇如春雷一般的回響。善與文明,穿越古今,綿延千年,矗立成一面亙古的回音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