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強
傍晚,我散步在林蔭道上,樹上的知了,又名蟬,如交響樂一般齊鳴,把本來炎熱的夏天烘托得更加熱烈。
我循聲輕步走到樹下,只見一只草蟬(潛江人稱春年雞偶子)緊貼在樹干上歡唱。它小巧得如一顆綠蠶豆。真沒想到,這響徹夏天的歡歌竟然源自這小小的精靈。真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連這小小的蟬也不可小覷??!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毕s悅耳動聽的叫聲,撩撥著我的童心,我屏氣輕步親近它,忍不住伸手去捉它。它卻如驚弓之鳥,一聲鳴叫,飛向密林深處。我望著蟬飛去的方向,思緒一下子回到了童年。
每當(dāng)盛夏來臨時,那顆童心就按捺不住了,伴隨蟬的鳴唱爬上了樹梢,飄揚在了天空,便急不可待地準(zhǔn)備起捕蟬的工具來,想捕獲幾只蟬,一睹它們的芳容。
童年捕蟬主要采用三種方法。
一是用棕毛,即用蓑衣毛捕蟬。找來一根竹竿,將棕毛挽成圓形系在竹竿的頂端。捕蟬時,竹竿慢慢接近蟬,以免驚動它,怕它受驚后飛走。待蟬的頭部進入棕毛圈內(nèi)時,這時將竹竿迅速往下一拉,蟬便被棕毛牢牢地套住了。就好像用絲網(wǎng)捕魚一樣,讓魚牢牢地卡在絲網(wǎng)上,也像極草原上用套馬桿套馬一樣。
二是用蜘蛛絲捕蟬。首先,用篾或者鐵絲做一個橢圓形的網(wǎng)架,形狀如羽毛球拍;再將其牢牢地系在竹竿的頂端;然后,舉著竹竿奔走在房前屋后、叢林籬笆,去尋找蜘蛛網(wǎng)。每當(dāng)看到晶瑩剔透、巧奪天工的蜘蛛網(wǎng)時,心里便異常激動,如獲至寶般將蜘蛛網(wǎng)纏到網(wǎng)拍上。
捕蟬時,竹竿同樣慢慢接近蟬,待離蟬只有幾厘米的間距時,竹竿如彈射一般迅猛靠向蟬,這時蜘蛛絲的粘力將蟬緊緊地粘住。蟬掙扎得越兇,蟬就被粘得越牢。
三是用塑料袋捕蟬。這也是最簡單、最直接的一種捕蟬方法。首先用鐵絲做一個袋口,將塑料袋與袋口無縫銜接,再用繩索或細鐵絲牢固地捆綁在竹竿上。捕蟬時,待袋口罩住蟬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蟬緊緊地扣住??圩∠s后,先不要急于將蟬拿下,待蟬飛至袋底時,再由上往下將蟬繞下,借風(fēng)的阻力將蟬押至袋底,確保蟬飛不出袋口。
我將捕獲的蟬放置于一個鉆有孔的紙盒內(nèi),如寶貝一般抱回家中。
我在捕蟬時,常常看見一只只蛹殼掛在樹干上。我見證了生命艱辛的蛻變,更感嘆生命的奧妙。
當(dāng)我看到蟬蛹時,又覺得蟬不僅僅是在秋天熱戀樹,而是用它短暫而悲壯的一生始終如一地與樹心心相印、生死相依,它愛樹愛得脫胎換骨,愛得死去活來,愛得轟轟烈烈。
人若像蟬愛樹一樣愛人,這個世界該是何等美妙??!
雖然我不再捕蟬了,但每當(dāng)盛夏來臨時,耳聞那清脆婉轉(zhuǎn)的蟬鳴聲,仿佛就在聆聽一首經(jīng)典的、永世傳唱的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