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
師者,學為了教,教為了學。其實,每個人就是自己創(chuàng)作自己的“書”,在書寫好自己不斷成長過程的同時,更要讀懂他人成長的“書”。
成長,“就是長大,是擺脫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在我看來,成長就是一個變與不變的過程,是自正、修正的過程,是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過程。
2015年,我從師范類院校研究生畢業(yè)后,懷揣夢想與期待,考進中學教書。
開學第一天,看到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不禁心潮澎湃。因為,我從學生中來,現(xiàn)立學生中,將攜學生行。
剛工作那會兒,學校讓我們新教師擔任助理班主任,每一位助理班主任都安排一位班主任師父。面對乖巧認真的同學,我常常發(fā)自內心的喜歡。我常常會和那些同學一起討論語文方面的話題。而其中一些調皮的同學,也會常常讓我大動腦筋。
記得當時班上有一個男同學,個頭兒很高,喜歡做數(shù)學題,據(jù)他說,從初中開始就對語文提不起多大興趣,只喜歡數(shù)學。上語文早讀課的時候,總是懶洋洋的,喜歡把身子躲在一堆摞得高高的書后面,做著他的數(shù)學題。他是辦公室的常客,當然,是被喊來談話的。
后來,有一件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那是一個晚自習,一個學生突發(fā)高燒,他主動提出要陪那位同學去醫(yī)院。那時正值期末復習,桌上還放著他未解完的數(shù)學題,大家都在緊張地忙著復習,準備迎考,沒有過多學生注意到他。
當他回來時,手上拎著大包小包的藥,滿頭汗水,一看就是忙得不輕。他擦了擦頭上的汗水,氣喘吁吁地回到座位,翻開書開始復習,就像什么也沒有發(fā)生過一樣。
那一刻,我被感動了。
從那以后,我就主動與我的班主任師傅商議,讓我對該學生進行“糾偏”。
我開始改變對于他的固有印象,對這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有了更多的關注。針對他“特別”喜歡數(shù)學學科的學習,我專門編寫了他這個學段的五道數(shù)學應用題,這數(shù)學應用題設計的題干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要求比較高些,讓他的小組同學一起限時練習。他在練習過程中有三題被卡住了,在那里只顧撓頭,嘀咕著題目難理解??蛇@個小組不偏科的同學基本能夠完成,我讓同學講解給他聽,自己與同學對標找差距。我適時告訴他,特別喜歡數(shù)學是好事,但也要打好基礎,才能行穩(wěn)致遠。語文的基礎性和工具性,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要使用的。
在我的努力下,偏科現(xiàn)象得以扭轉。他對語文也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語文學習成績也悄然地發(fā)生了突飛猛進的改變,在后來參加的省級閱讀與寫作競賽中,獲得二等獎。
成長,有時是一種改變。改變就在不經(jīng)意間,就像是冰雪融化、破繭成蝶那樣,改變讓成長變得如此美妙!
一次,在學校閱覽室,一個女同學向我熱情地打招呼。寒暄了幾句,記憶涌上心頭。她是我之前教過的一個學生,一次月考結束,班里紛紛傳言她語文考試作弊,說她考試夾帶紙條。而那次考試,她的語文成績年級第一,我心頭一驚。
在我的印象中,這個女孩平時很喜歡做摘抄,看到喜歡的句子,時常會記錄下來,小本子隨身帶。可是,她怎么會……如果正常發(fā)揮,語文成績也不會太差,可是為何要做出這樣的事?
在她的班主任面前,我堅持認為:沒有證據(jù)情況下,不要無端地懷疑。因為客觀來說,這位同學平時的學習態(tài)度還是認真的,語文成績也還可以。萬一真的是冤枉呢?那對這個同學的影響將是無可挽回的。
后來有老師找她談話,她是哭著走出辦公室的,我還記得她說:“我沒有作弊,這是我的真實成績。”
事實上,我了解了那幾個傳話的同學,他們也并不是親眼看到她夾帶紙條,只是猜測而已,覺得她不可能考那么高的分。然而,這一切,也僅僅是猜想。
我堅持給這位同學投去信任的目光,并且鼓勵她要相信自己,更要證明自己。在之后大大小小的測試中,她的語文成績每次都是班級第一,這應該是為同齡孩子所佩服與驚異的!因為這樣的成績不是偶爾,不是時常,而是每一次。自此,再也沒有人說她考試夾帶紙條了。
我不禁要稱贊這個學生的堅持與堅強,也更加堅信自己的堅持。
成長,有時是一種堅持。錯過過去永遠過去,錯過現(xiàn)在無法重來。
如果因為別人的流言蜚語,就失去自我,意志消沉下去,那樣只能讓流言蜚語成真。只有堅持自己的正確方向,才能改變人們對自己的誤解。有時哪怕很難,很痛,也要走下去,流過眼淚,也許能笑得更加燦爛。
對學生的成長過程進行因勢利導,改變與堅持不是對立的,不是矛盾的,是相輔相成的,是辯證法原理在具體實踐中的運用。要求我們: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利于自己成長的阻力—使之改變,發(fā)揮有利于自己成長的動力—使之堅持,讓學生成長,更要成才。
陶行知有言:“以教人者教己,為教而學?!?/p>
學校為了讓新教師盡快勝任班級的管理工作,讓新教師盡快進入班主任角色。常常組織助理班主任進行模擬班級復雜場景的培訓,舉辦班級管理知識技能競賽,隨機抽題回答學生和家長的各種問題,進行如何搞好班級工作主題演講,等等。
同前行,為教而學;共成長,教人教己。
與學生一路同行,讓我有充足的動力,去充電、去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養(yǎng);與教學的前輩、與班主任師傅一路同行,讓我學會長大。每天收獲一點點,進步就會一點點,這就是成長。
在成長的路上,愿與各位一同成長,努力書寫成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