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育民
青春易逝,歲月沉香。
擁有澄澈有趣的靈魂,才能撫平皺紋里的滄桑;
紅顏悵老,兩鬢染霜。
唯有靜美從容的優(yōu)雅,才會在光陰中沉淀為永恒的芬芳!
——題記
在古代,女人一頭烏發(fā)是美的標志和象征,結婚的女人往往“青絲為君留”,那是一種真情的表露,也是一種愛情的寄托,“為君綰”是一個女人一生的情感歸宿。
而那些愛情失寵或因各種原因,讓情感變故的女人,或采取以削發(fā)為尼的果決行為與愛情告別。那樣的決斷需要多大的勇氣!因為滿頭青絲的剃度對女人意味著什么?她們能不清楚嗎?
現代社會,似乎不太講求長發(fā)齊身、青絲垂幔,似乎也不講究“為君綰”之類的要求和意愿。個體化的興趣愛好,讓女人蓄發(fā)有了充分的自由選擇,已少有古時“青絲為君綰”現象。不過,一頭烏發(fā)仍然不失為女人美麗的一種要素。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女人的愛美審視也變得多樣化。家庭生活的瑣事,更讓曾經的純情少女天真夢幻式的人生向往,變得實際了許多,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妻子、母親的責任,讓她們逐漸在歲月中淡化了往日的情愫和天真的生命追求,面對人生的各種牽絆和家事的紛擾,還有多少精力去思考青絲與白發(fā)呢?
歲月對于每個女人都是公平的。須臾間,流光飛逝,紅顏易憔。“歲月”兩個字,有點纏綿,有點靜好,有點姹紫嫣紅,又有點簡單素白。它,比較光陰,故而有了更長更遠的意味……朝如青絲暮成雪,剎那芳華,彈指一揮間,世人再珍愛青春年華,誰都無法留住青蔥歲月。
美麗是一場長跑。它不屬于某個年齡階段,而是貫穿了整個人生。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愛美追求和人生側重點,各個時期有各個時期不同的審美標準。即使老,也要優(yōu)雅地老去。人生不可能都是豆蔻年華的青春靚麗,女人們經常喟嘆:歲月是無情的。然而,歲月無情亦有情,只要我們足夠珍惜,只要能夠讀懂它的內涵,做一個歲月里的主人,去留下一段美麗的故事。
經歷千帆過后,帶著珍惜和懂得,走在秋的陌上,中年人不再張揚,多了沉淀和安穩(wěn),有了自己獨特的韻味、穩(wěn)重、端莊之美,人到中年,不再注重外表,更多的是內心的豐盈與飽滿。青絲發(fā)型似乎已不像少女那么重要,重要的則是內斂、莊重、沉穩(wěn)和大度,是四五十年人生歷練積累的睿智、成熟、老練和持重。歲月塑造人,時光也在改變人,不管你如何想留住青春的靚麗,到最后誰都無能為力。
是啊!每個人都曾年輕,每個人都會老去,這是自然千古不變的規(guī)律,年輕的不必輕狂,因為你有很多路要走;年長的也不必沮喪,因為你曾擁有過很多!一路走來,我們改變著生活,生活雕琢著我們,經歷得越多,對生命的感悟就越深。我們學會了刪繁就簡,去虛求實,去偽求真。一個女人的花容月貌,會被歲月帶走;絢爛的青春,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一生都不褪色的,唯有那精神富足,永不凋謝的芬芳氣質。
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青絲也好,白發(fā)也罷,到什么時候說什么話。青絲固然飄逸瀟灑,可銀發(fā)滿頭,年已花甲,生命依然可以浪漫叱咤,因為青春不在于年齡,而在于內心活力迸發(fā)!沒有必要為青絲逝去惶恐不安,莫要為銀絲增多自我恫嚇,那根根銀絲,或者滿頭白發(fā),不也是一種生命力的煥發(fā)?
那,還有什么可怕!即使到了七老八十,發(fā)早白,眼亦花,只要胸懷青春志,心中駐芳華,照樣精神抖擻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