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展示1
雪滿昆侖,可她與昆侖,二十年來,素未謀面。
她搭上列車輾轉(zhuǎn),擁抱西北茫茫,一腳引擎闖入了柴達木盆地。G315道無人區(qū),天很熱,空氣很干燥,汽車雷達的聲音也很大,她熟練地開著一輛神秘沉穩(wěn)的黑色雷諾,穿梭在綿延幾百公里的蛇形長路。音樂開到最大,她很喜歡梁博的這首《日落大道》,讓她想到了《圣經(jīng)》中夾在教堂墻角隨著唱頌聲飄搖的花朵,只有讀《圣經(jīng)·雅歌》的那一句“我的良人白而且紅,超乎萬人之上”時,她的心才會被狠狠觸動。
除了西北的冬天,敷滿一片白茫茫的雪鍛子,其余的季節(jié)是很難見到雪域高原的。她邂逅西北時已值七月流火,鋪天蓋地的橘黃色填滿了她的眼睛——橘黃色的天,橘黃色的云,橘黃色的巖壁,橘黃色的大的圓石頭,迎面吹來的橘色的風(fēng)——她車子里的汽水也是橘子味的,咕咚,她一口飲盡。
她剎車停在了翡翠湖邊。
與她之前見過的艾丁湖不一樣。艾丁湖上戈壁里不太真實的希望,要一直向海拔低處才能領(lǐng)略它的美,就像想把人往無底的深淵下拖拽。而翡翠湖一潭清波平穩(wěn)如鏡,仿佛它就為了你一直守在此處,等你緩緩到來。她很平靜,可能是這個湖有種魔力,讓她想大聲唱歌,她高聲唱李白的詩——“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她的聲音像極了她的媽媽,像圓潤的珍珠敲打在玉盤上,清脆而有穿透力。一曲終了,她眼底竟盈滿淚光。
蒼茫的大漠中,她蹲下來低低地抽泣著,紅日照射在她身上,而在她身邊陪伴著她的只有一輛車和一個影子,她決定該去下一站了。她打開自動駕駛,在車里小寐了一會兒。夢里,她又回到了十歲那年的夏天,她和媽媽住在鄉(xiāng)村的小木屋里,隔著河沙和丘陵望著西北的山巒。陽光把小河石曬得又干又白,溪水波光粼粼地在深處漾出一抹蔚藍。媽媽總會在河邊唱歌、講故事給她聽。也是在那樣的夏天,爸爸跟隨部隊去了西北。爸爸摸著她的頭說,他只是去找昆侖仙境了,等他找到了,便會帶她和媽媽住過去。部隊的車開走了,塵土飛揚。十歲之后,她再也沒有見過爸爸。
入夢混沌,昆侖隱入星辰。找到了!就是這里!她向前奔跑,拼命喊著那個名字,前方虛幻中有人回頭,輕聲驚詫喚道:“女兒!”她奮力追上,緊緊地抱住他們,哭得像個小孩子,黃泉碧落終于相見團圓。片刻之后,周遭歸于光明,時針開始轉(zhuǎn)動,她知道她還在現(xiàn)實,但僅匆匆一眼,她寧愿相信她找到了昆侖。
入冬之后,她離開西北了。
她坐在大風(fēng)途經(jīng)的蘆葦蕩,大聲唱——我在何方,昆侖便在何方。
點評
本文講述了女主人公在西北尋找“昆侖”的故事。昆侖是女主人公父輩逐夢的彼岸,是她夢寐以求的能與父母“團圓”的地方。為了感受父輩的追夢之旅,她執(zhí)著尋找它,她也在風(fēng)雨兼程中不斷觸及父輩之魂。到昆侖后和他們的最后一個“擁抱”,讓她得到了“我在何方,昆侖便在何方”的感悟,“昆侖”之精神已融于其心,隨她遨游四方,這是最令人欣慰的。全篇以尋找昆侖為線索,構(gòu)思精巧,情節(jié)新穎,始終回蕩著主人公的激情,讀之欲罷不能。文章語言生動優(yōu)美,比喻、擬人、反復(fù)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大西北的美麗與神秘躍然紙上。
(指導(dǎo)教師:劉 劍)
《學(xué)習(xí)方法報》語文新教材高二選擇性必修2024年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