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慶麗
(赤峰市醫(yī)院婦科,內(nèi)蒙古 赤峰,024000)
宮頸癌作為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婦科惡性腫瘤疾病,是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臨床上治療宮頸癌的方法以手術為主,但對于病情發(fā)展至中晚期的患者,通常會采取放化療。而且,宮頸癌患者的護理要求也相對較高,因此,臨床上還要選擇合理有效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干預。而整體護理作為一種臨床護理干預方式,既是整體化的護理,也能夠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服務,還重視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能夠使責任護士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與精神狀態(tài),對其展開一對一強化護理干預服務[1-2]。而人文關懷能夠重視患者的生存狀態(tài),可以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實施人性化的護理干預。同時,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還可以使其處于身心放松的狀態(tài),有利于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能夠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3]。因此,本研究通過對宮頸癌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分析患者在整體護理與人文關懷干預下的臨床護理效果及具體應用狀況,現(xiàn)將資料匯總如下。
選擇2021年1月—2023年4月赤峰市醫(yī)院收治的88例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4例,均采用宮頸癌切除術治療。參照組患者年齡34~64歲,平均年齡(51.49±2.54)歲;病程5~14個月,平均病程(10.65±1.34)個月;病理類型:腺癌15例,鱗癌29例;疾病分期:Ⅰ期10例,Ⅱ期28例,Ⅲ期6例。研究組患者年齡35~66歲,平均年齡(51.96±2.43)歲;病程4~16個月,平均病程(11.19±1.21)個月;病理類型:腺癌16例,鱗癌28例;疾病分期:Ⅰ期8例,Ⅱ期29,Ⅲ期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吆图覍賹ρ芯吭敿殐?nèi)容已了解,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赤峰市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通過手術病理檢查,確診為宮頸癌[4],且無臨床資料不全者。
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②患有嚴重的心、腎、肝等功能障礙疾病的患者;③患有精神障礙疾病的患者。
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科普;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針對患者的實際心理狀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心理安撫和情緒疏導,通過認知療法和音樂療法等,改善患者的精神和情緒狀態(tài);結合患者身體狀況和飲食習慣、喜好等,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對其進行飲食干預,使患者獲取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提升其免疫力。
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整體護理聯(lián)合人文關懷方式對患者實施臨床干預,護理內(nèi)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術前護理:①護理人員在術前需要掌握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狀況,并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做好各項術前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工作。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進行宮頸癌知識普及,向患者介紹各項檢查、手術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治療成功案例等,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建立護患間良好的信任關系,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②術前指導患者改變術后臥床生活習慣,護士可以指導患者進行肛門陰道收縮練習,增強盆底肌肉韌性;術前為患者擦洗會陰,2次/d,術前3 d可以使用消毒劑對宮頸、陰道進行擦洗。術前1 d進行備皮,患者可服用甲硝唑或慶大霉素進行常規(guī)清潔灌腸。③飲食方面,術前盡量保持低脂、低熱量飲食,并多食用富含蛋白質(zhì)與維生素的食物,術前2 d患者可食用半流質(zhì)食物,術前8 h要禁止飲食。(2)術中護理:護理人員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并與手術室護士交接,之后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生命體征變化,并對患者進行隱私保護,積極配合手術醫(yī)生做好術中各項工作。(3)術后護理:①術后護士要積極與患者溝通,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狀況,術后平臥6 h后再選擇半臥位,以便盆腔引流。護理人員可在患者腹部放置沙袋,壓腹6 h,確保腹腔引流管和尿管通暢。②術后患者可保持流質(zhì)飲食,在患者肛門排氣后,可食用含有維生素和高蛋白質(zhì)的半流質(zhì)食物,鼓勵患者早日下床活動,促進傷口盡早愈合。③術后通過與患者進行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緩解患者的疼痛;必要時可使用鎮(zhèn)痛劑,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實時觀察導尿管引流尿液顏色、引流量和性質(zhì),定期擦洗患者外陰與尿道口,每周按時更換尿袋。護理人員可鼓勵患者按摩膀胱,練習腹式呼吸。并通過提肛運動和尿道括約肌、尿道肌鍛煉,提升其尿道括約肌與尿道肌的收縮能力。④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社交引導,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引導患者家屬通過拓展新的興趣、愛好,鼓勵患者參加宮頸癌病友交流活動;開展宮頸癌方面的知識講座和病友交流會,為患者提供更多社交的機會,促進患者恢復正常的社交功能。⑤由于宮頸癌患者受到癌痛影響,且心理壓力過大,導致患者睡眠質(zhì)量嚴重下降。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實施睡眠護理,可以在為患者營造良好住院環(huán)境的同時,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如患者可在睡前喝熱牛奶、聽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等,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護理人員還可以監(jiān)督患者每天入睡前,按照以上操作,刺激患者進入睡眠狀態(tài),不但能加快患者入眠,還能提升其睡眠質(zhì)量。⑥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時還要叮囑患者注意相關事項,出院后3個月禁止性生活,應保持外陰和腹部傷口的清潔。同時,患者出院半年內(nèi)要禁止從事重體力勞動。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水,從而達到?jīng)_洗膀胱,確保尿路通暢的目的。排尿間隔時間不宜超過4 h,避免膀胱過度充盈。⑧實時觀察患者的陰道分泌物顏色、氣味、分泌量和性質(zhì)等,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時,還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有效處理。⑨護理人員可隨時對患者進行回訪,叮囑患者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
對兩組護理前后負面情緒、生存質(zhì)量改善情況與圍術期指標狀況進行觀察,以此判斷宮頸癌患者在不同護理方式干預下的應用效果,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
①負面情緒主要為焦慮、抑郁情緒,可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5]進行評估,兩個量表中的項目均為20個,使用4級評分法,SAS臨界值為50分,SDS臨界值為53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越明顯。
②生存質(zhì)量用宮頸癌量表(FACT-CX)[6]評估,觀察項目包括生理、情感、功能等共計5項內(nèi)容,每項評分均為0~10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質(zhì)量越好。
③圍術期指標主要為導尿管留置時間、術后肛門排氣、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
研究數(shù)據(jù)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內(nèi)和組間比較以χ2檢驗;正態(tài)性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對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對比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SAS評分與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P<0.05。
SDS評分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參照組4458.71±5.5445.48±3.96a59.68±5.3243.47±5.18a研究組4458.62±5.5140.05±5.06a59.72±5.2540.10±5.06a t 0.076 5.7090.0353.087 P 0.939<0.0010.9720.003組別例數(shù)SAS評分
護理前,兩組生理、情感、功能評分、社會與家庭、宮頸癌特異模塊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各項生存質(zhì)量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存質(zhì)量評分比較 (,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存質(zhì)量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P<0.05。
組別例數(shù)時間生理評分功能評分情感評分社會與家庭評分宮頸癌特異模塊評分參照組44護理前58.17±5.1060.24±5.1560.55±5.5753.56±5.6159.78±5.32研究組44護理前58.19±5.0660.26±5.2160.53±5.5253.73±5.5259.81±5.31 t 0.0180.0180.0170.1430.026 P 0.9850.9860.9870.8860.979參照組44護理后75.56±5.28a68.36±5.32a78.96±5.27a75.96±5.28a69.66±5.24a研究組44護理后80.23±5.45a75.24±5.41a82.38±5.34a85.41±5.62a78.27±5.13a t 4.082 5.8663.024 8.129 7.788 P<0.001<0.0010.003<0.001<0.001
研究組患者導尿管留置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比較 ()
表3 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比較 ()
住院時間(d)參照組4440.46±8.5468.82±7.286.19±2.1411.23±4.31研究組4420.67±7.5235.31±6.633.35±1.21 5.20±1.46 t 11.536 22.574 7.663 8.790 P<0.001<0.001<0.001<0.001組別例數(shù)導尿管留置時間(h)術后肛門排氣時間(h)術后下床活動時間(d)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一種嚴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導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疾病?;颊甙l(fā)病后通常會出現(xiàn)尿頻、陰道出血和便秘等癥狀,由于宮頸癌的危害性較大,會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礙與壓力,從而導致患者缺乏治療信心,進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4]。因此,宮頸癌患者在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治療的情況下,還要加強進行護理干預,以此保證患者的治療安全。由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負面情緒,導致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不利于患者術后身體恢復。因此,在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改善患者生理狀態(tài)時,還要加強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以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促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疾病,也有利于患者治療過程中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提升臨床護理質(zhì)量[7]。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F(xiàn)ACT-CX評分顯著高于參照組,且研究組患者導尿管留置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表明宮頸癌患者經(jīng)整體護理與人文關懷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后,不但對患者的不良情緒、睡眠質(zhì)量與生存質(zhì)量有明顯的改善效果,還可縮短患者尿管留置時間,加快患者術后肛門排氣,便于患者盡早下床活動,早日康復出院。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人文關懷護理以患者的需求為主,重視患者的精神價值與需求,能夠以患者為視角進行臨床護理工作。而且,護理人員知識儲備豐富,專業(yè)技能水平較高,具有明確的崗位職責,護理效率更高[8]。同時,人文關懷護理能夠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診療環(huán)境,有利于患者放松身心,使其在治療過程中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tài),從而減輕其應激反應,提升其治療效果。整體護理比較尊重患者的主體地位,能夠結合患者需求,對其實施針對性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進而緩解其負面情緒[9-11]。左雪[12]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護理后整體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對照組高,與本研究結果有相似之處,說明宮頸癌患者在進行責任制護理干預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護理效果顯著。另外,于愛華[13]在相關研究中表示,整體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整體化和全方位的護理服務,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而且,整體護理干預需要醫(yī)護人員具備基本護理技能和同情心,能夠在護理過程中,以專業(yè)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人文修養(yǎng)面對患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yī)護患關系,提升自身的護理質(zhì)量,同時以患者需求為主,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確保臨床護理效果[14-15]。
綜上所述,宮頸癌患者采用整體護理聯(lián)合人文關懷,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而且能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加快患者術后下床活動,能改善患者預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