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因運動姿勢不正確或受到外力沖擊等因素影響,易發(fā)生骨折。骨折的治療方式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對于手術治療的兒童來說,若術后護理不當,可能會發(fā)生感染或導致骨骼愈合情況不佳,影響術后康復。本文將介紹兒童骨折術后的護理要點,促進其早日康復。
兒童的骨骼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愈合速度快于成年人,骨骼塑形能力更強,因此術后護理需更加細致,以免骨骼畸形愈合。此外,兒童對疼痛的耐受性較差,術后疼痛管理不容忽視。
1.保持傷口干燥清潔
兒童骨折術后傷口的清潔與干燥是預防感染的關鍵。醫(yī)護人員應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流程,定期使用碘伏等溫和無刺激的消毒劑為兒童的傷口進行消毒,并教會家長預防感染的護理方法,如消毒動作要輕柔,避免對傷口造成二次傷害。此外,在傷口完全愈合前,家長應避免孩子的傷口接觸到可能引發(fā)感染的任何污染物。
2.觀察傷口情況
家長應密切觀察兒童傷口的愈合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有滲液、紅腫、疼痛等異常表現(xiàn),應及時就醫(yī),切勿自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3.定期換藥
兒童骨折術后傷口需定期換藥,敷料要保持清潔干燥。換藥時,家長應嚴格遵循醫(yī)生指導,避免自己隨意操作。換藥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傷口有膿液或壞死組織,應立即就醫(yī)處理。
1.臥床靜養(yǎng)
兒童骨折術后初期需要臥床休養(yǎng),以減少對骨折部位的刺激,促進骨骼愈合。家長應合理安排兒童的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充足,避免熬夜。同時,臥床靜養(yǎng)時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定時開窗通風。
2.合理飲食
合理飲食對于兒童骨折部位的愈合和術后康復速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家長應為兒童準備低鹽、易消化,以及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鈣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這些食物不僅能為兒童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還能促進骨折部位的愈合。此外,兒童臥床靜養(yǎng)期間腸道蠕動減慢,家長應為其準備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預防便秘。
3.心理護理
骨折和手術可能導致兒童出現(xiàn)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家長應多陪伴孩子,與他們聊天、講故事、玩游戲等,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幫助其緩解不良情緒。家長還應鼓勵兒童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并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支持,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初期避免劇烈運動
兒童骨折術后初期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對骨折部位造成二次傷害。
2.漸進式功能鍛煉
隨著骨折部位的愈合,兒童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漸進式功能鍛煉,旨在恢復骨折部位的功能,防止關節(jié)僵硬和肌肉萎縮。兒童及其家長應積極配合醫(yī)生的功能鍛煉方案,若兒童消極對待鍛煉,家長應監(jiān)督兒童按時完成,并注意觀察鍛煉過程中的反應和效果。
通過傷口護理、生活護理及運動護理等措施,可以促進兒童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復,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骨折康復期,早日重返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