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
RRQ2daevc2nXahG1sXV6fIyFAhDlrav/i7HmU1/FwvQ=
詩歌似乎是一個矛盾體,既要言之有物,又要有想象空間。生活的實在與思想的靈動之間很巧妙地黏合在一起,由此創(chuàng)造出審美的“聚合體”。
詩與生命的感覺相關(guān)。它書寫生命的真實體驗,也召喚生命的真身。這意味著詩必須從生命中生發(fā),但要從經(jīng)驗中獲得和把握。無論多么瑰麗的想象,要想落實在詩中,就要通過生命的經(jīng)驗來實現(xiàn)。所謂凌空虛蹈,是詩中的情感可能處在一種既無來處、也無去處,亦無法證明的狀態(tài)。我們通過意象理解和記憶情感,如果沒有“象”,“意”便很難被牽系。這是古老的詩歌傳統(tǒng)中就有的真諦。
詩不是必然的敘事文體,雖然可以有敘事,但敘事并不必須。詩不一定通過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敘事邏輯來完成文本。它建基于感受與想象,詩要在精神、心靈、情感和道德上做功課。詩可以跳躍,有天馬行空的飛升。但好詩要“從天而降”到人間,或者從大地上躍起。好詩要見天地、見眾生、見紅塵與圣殿,更要見詩人自己。
(作者系《青年文學(xué)》雜志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