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杰
對于四時,《鬼谷子·持樞》這樣定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p>
四季交替是大自然運作的規(guī)律,人當然奈何不得,但喜惡的心情是隱藏不住的。人們欣喜春天生命的萌動,愛戀夏日萬物的熱烈,贊頌秋天成熟的饋贈,唯獨對冬緘默不語。
當北國的冬拔出它冰冷的利劍,天地為之凜然,萬物無不迅疾躲閃,紛紛用銷聲匿跡來表示臣服。世間仿佛變成了王羲之的洗硯池,全無色彩。冷風撲面,地凍天寒,舒展不開身體的人們一邊不停地嘀咕,一邊裹緊衣袖,加快了與冬照面的步伐。
老子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庇袩o相生?有。沒有冬的暗淡與沉默,又哪里能有春、夏、秋的絢爛與多姿?
冬是生命的熔爐。夏蟲不可語冰,寒蟬凄切唱晚。一切弱不禁風的脆弱在與冬的碰撞下都將粉身碎骨。經得住冬的考驗,那些生命的種子才能長出不屈的心,從而在四季的長河里鐫刻姓名,流芳溢彩。
冬是力量的藏室。只有冬天,廣袤的土地才得以喘息。植物不再撓它癢癢,農具不再將它打傷,就連風兒都奏起催眠曲讓它睡個好覺。如果雪再送上一床棉被,那別提有多舒暢了。土地在冬的清靜里養(yǎng)精蓄銳,等春雷一響,農人的生計才有了指望。
冬更是心靈的鑰匙。明朝的張岱,大雪三日,獨往湖心亭看雪?!办F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痹诙溺R像里,踏上尋找故國的路途;在冬的溫度里,品評人生獨特的況味。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蹦莻€寒江獨釣的老者,不也在鳥絕蹤滅的冬日里才散發(fā)出率性孤傲的氣息?“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笔б獾囊ω静灰矊幊孙L沐雪,也要拾級而上,登頂泰山?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孕育萬物而不爭,處在眾人嫌惡的地方也不辯解,這不說的就是冬嗎?萬物都已睡了,唯獨冬天睜著大大的眼睛,它要為其他三季做準備。
怪不得詩人柏樺這樣寫道:“冬天也可能正是春天。”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