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
雪落是有聲音的,下雪時的聲音是很微弱的,每一片雪花腳步都很輕。
兒時的雪,下得是那么大,每當傍晚看到天陰沉沉的,娘總會往屋里多抱點柴火,以備做飯用,把掃帚、鐵锨放到屋門口外,準備明天掃雪。睡到半夜,聽到寒風陣陣,細小的雪花吹打在窗戶紙上“沙沙”作響,正如宋代詩人黃庚在《聽雪》中寫道:“撲簌敲窗紙,寒齊剡水濱……”第二天早起打開門一看,鵝毛大雪像煙一樣輕,玉一樣潔,銀一樣白,飄飄灑灑,紛紛揚揚,從天而降,親吻著久別的大地。
下雪天,社員不能下地干活,老太太們湊在一起,做一些納鞋底等農(nóng)家活,男人們則圍坐在火爐旁喝點小酒,我和姐姐在屋里連跑帶跳,我娘見我們鬧得不得安寧就說:“你們倆到外面聽聽下雪是什么聲音。”我和姐姐不解地問:“下雪還有聲音嗎?”娘說:“你們閉上眼睛就能聽出聲音來。”我和姐姐跑到院內(nèi),踩著厚厚的積雪,只聽到“嘎吱嘎吱”的聲音,而聽不到雪花的落聲,當我們緊閉雙眼,心靜氣定時,果然聽到了雪花那“簌簌”美妙的聲音。這時聽到我娘和老太太們在屋里說:“真是瑞雪兆豐年?。 ?/p>
有一天的雪夜,倚門聽雪,是雪落的閑逸。我屏息靜氣地聽。靜聽飛雪迎春的奏鳴,靜聽著冬天的種子在土壤里的呼吸聲。飛雪迎春到,瑞雪兆豐年。等待了整整一個冬天,生命在飛雪中升騰,心像一粒種子,在風里雪里等待,等待在春天里發(fā)芽。
聽雪,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場合,會聽出不同的聲音來。兒時由于經(jīng)常下雪,冒雪上學是常事,當你走在田間路上,就會聽到落雪“簌簌”的聲音;當你行走在樹林中,就會聽到雪花拍打樹枝的“沙沙”聲音。人在聽,鳥在聽,萬物也在聽。天空中沒有了鳥兒飛翔,小麻雀在窩內(nèi),眨巴著小圓眼睛,傾聽著落雪的聲音;搖曳的樹枝上的喜鵲巢內(nèi),兩只喜鵲把頭扎入翅膀內(nèi),緊閉雙眼,細聽著落雪的聲音;被雪蓋上棉被的小麥,靜靜聽著落雪的聲音,她們都在竊竊私語,談情說愛,做著來年茁壯生長的美夢,她們自言自語地說:“冬天我們蓋上三層被,來年抱著饅頭睡……”
聽雪,聽它的孤寂與自賞,聽它的曼妙與空靈,聽它的一意孤行,若一個人聽,可以聽出天地間的大喜悅,也可以聽出它的獨自蒼茫來。你若走在空曠的田野上,望著滿天飛舞的雪花,雪花被風吹打在你的臉上,雖然麻酥酥的有點疼,但當你靜下心來,傾聽那落雪的聲音,仿佛進入仙境,夢幻般的看到,天空中飄來身著白衣裙的仙女,正向大地撒著白面粉;天際邊奔跑著匹匹白色的小馬駒,望著這白色蒼茫的大地,細聽著美妙的落雪聲,猶如置身白浪翻滾的大海邊。
有人說,落雪的聲音是天使的聲音,聽見的人會幸福一生。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