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嬋娟,鄢行安,何先林,曾憲春
(1.重慶三峽職業(yè)學院,重慶 萬州 404155;2.重慶諾道邦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重慶 萬州 404155;3.四川畜牧獸醫(yī)雜志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仔豬脾虛泄瀉為養(yǎng)殖場冬春季節(jié)的常見病、多發(fā)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仔豬大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含水量增加、采食量下降,嚴重的可出現(xiàn)水樣腹瀉、嘔吐、消瘦甚至死亡。《景岳全書》中有“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脾虛泄瀉屬于中獸醫(yī)“泄瀉”的范疇。本試驗采用“令潴散”治療仔豬脾虛型腹瀉,觀察其臨床療效。
1.1 試驗動物 萬州地區(qū)某大型養(yǎng)豬場自然發(fā)病且未經(jīng)治療,病程為1~7 d,體重在15~25 kg的保育仔豬。
1.2 中(獸)醫(yī)辨證標準 試驗動物通過中(獸)醫(yī)辨證為脾虛泄瀉。癥見:大便溏瀉,糞色灰白,臭味淡,嘔吐,食欲、飲欲差,采食后腹脹,精神倦怠,耳鼻偏涼。舌、脈象:舌淡,薄白苔,脈緩細。有的脫水嚴重,眼球凹陷,皮膚無彈性。
1.3 受試動物納入標準 符合1.2中(獸)醫(yī)辨證標準的患病仔豬,可作為試驗動物。
1.4 退出/剔除標準 已納入試驗動物,后被明確診斷為非觀察病病例;或未完成一個連續(xù)5 d療程,中途停止治療或死亡;或單獨或混用過其他藥物治療;或出現(xiàn)其他明確干擾試驗結果的事件等,皆被確定為退出/剔除對象[1]。詳見圖1。
遵照納入、退出/剔除標準,最終納入試驗的保育仔豬共計67 頭。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34頭)及對照組(33頭),兩組組間比較無差異。試驗動物情況見表1。
1.5 治療方法 兩組飲水中均添加電解質、維生素,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飼喂相同的保育全價飼料。
1.5.1 對照組 采用硫酸粘菌素可溶性粉治療,藥品來自成都某生物藥業(yè)公司(獸藥字220982757,批號:20220601),每頭豬按照0.04 g/kg 體重加水沖調(diào)灌服,2次/d。
1.5.2 觀察組 用中藥復方“令潴散”治療,藥品由重慶三峽職業(yè)學院動物藥學實驗室制備,每頭豬按照2 g/kg體重加開水沖調(diào),候溫灌服,2次/d。
1.6 觀察指標 兩組均以5 d 為一療程,治療一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1.6.1 臨床癥狀量化標準 試驗期間觀察病仔豬用藥前和用藥后的采食狀況、精神狀態(tài)、糞便情況。參照文獻[2]中(獸)醫(yī)藥證候積分進行評價,主癥由輕到重分別給予0、2、4、6分,兼癥由輕到重分別給予0、1、2、3分。積分標準如下:
糞便狀況:糞便質地正常,0 分;糞便質軟不成形,2分;糞便稀溏,4分;糞便稀水樣,6分。
采食狀況:采食量≥95%正常量,0分;70%正常量≤采食量<95%正常量,1分;30%正常量≤采食量<70%正常量,2分;采食量<30%正常量,3分。
精神狀況:精神正?;顫姾脛?,0 分;精神疲憊但不影響正?;顒樱?分;精神疲憊、喜靜少動,2分;精神萎靡、喜臥不動,3分。
體質狀況:體況正常,0分;體況稍瘦,1分;體況消瘦,2分;體重較正常減少30%及以上,3分。1.6.2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仔豬的臨床癥狀消失或者基本消失,采食量、精神狀況恢復如常,中(獸)醫(yī)證候總積分和的減少率≥90%;有效:仔豬的臨床癥狀、采食量、精神狀況有明顯改善,中(獸)醫(yī)證候總積分和的減少率≥70%~90%;顯效:仔豬的臨床癥狀、采食量、精神狀況有所改善,中(獸)醫(yī)證候總積分和的減少率≥30%~70%;無效:仔豬的臨床癥狀、采食量、精神狀況無明顯變化,甚至病情加重或死亡,中(獸)醫(yī)證候總積分和的減少率<30%??傆行剩饺?有效率。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比較 治療前,兩組仔豬的糞便積分、采食積分、精神積分、體質積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仔豬的糞便、精神積分差異極顯著(P<0.01),體質積分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的采食量積分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的采食量積分差異極顯著(P<0.01),且治療后觀察組的采食量明顯高于治療后的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臨床證候積分()
表2 治療前后臨床證候積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表示差異顯著(P<0.05),**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與對照組比較,#表示差異顯著(P<0.05)
2.2 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72.73%(24/33),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1.18%(31/34),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后的臨床效果比較
仔豬腹瀉是各大養(yǎng)殖場的常見疾病,而脾虛泄瀉證型又居首位[3]?!缎盒l(wèi)生總微論方》中提出:“小兒瀉者,由脾胃虛弱,風寒暑濕,乳哺不調(diào),邪干正之所致也”。仔豬因年幼,氣血尚未充盈,臟腑相對嬌嫩,脾陽不足,脾胃相對虛弱,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弱,加之養(yǎng)殖場飼養(yǎng)管理不當而外感風、寒、濕邪,極易引起脾胃升降失常,脾運失職,水濕運化無力,水濕內(nèi)停。谷反為滯,水反為濕,水谷運化失常,則發(fā)生泄瀉。中(獸)醫(yī)理論辨證治療應以健脾、化濕、溫中、平調(diào)、和運為主?!傲钿笊ⅰ狈街?,“炒蒼術”苦溫燥濕健脾,“炒白術”甘溫健脾燥濕,“陳皮”苦辛行氣調(diào)中,“黨參”甘平補脾益肺,“茯苓”甘淡利水滲濕,“炮姜”辛熱溫中止痛。諸藥共用,共奏燥濕健脾、利水滲濕、止泄之功。
現(xiàn)代研究表明,脾虛泄瀉能顯著降低腸道內(nèi)擬桿菌門的平均相對豐度[4],導致腸道群菌失調(diào),糞便中有害菌活菌數(shù)明顯多于正常健康者[5]。白術水煎液能夠緩解腹瀉,增加腸道有益菌的豐度,降低有害菌的豐度,麩炒白術的作用又強于生品[6]。米泔水制蒼術能夠治療脾虛泄瀉證中腸道的炎癥,同時可減輕胃腸蠕動和損傷,從而發(fā)揮止瀉作用[7]。蒼術的主要成分——蒼術苷-A能干擾TLR4/MyD88/NF-κB 信號激活,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穩(wěn)態(tài),從而改善脾虛腹瀉[8]。
綜上所述,按中(獸)醫(yī)理論指導下組方的“令潴散”對仔豬脾虛泄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治療劑量以2g/kg體重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