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谷動,麥浪滔天。為了發(fā)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12月11日至13日,珠海市斗門第一中學高一年級部組織學生前往十里蓮江開展了學農(nóng)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伊始,學生們來到稻田里,拿起鐮刀割水稻。日頭高照,學生們體驗到了農(nóng)民伯伯收割的喜悅,同時真切地感受到了勞動的辛苦。接著,學生體驗了客家咸茶的制作過程,一邊品嘗咸茶,一邊感受傳統(tǒng)美食的獨特魅力。除此之外,同學們還嘗試了石磨磨米粉的制作過程,一邊磨大米,一邊過篩,真可謂其樂無窮!
稻田養(yǎng)魚是我國農(nóng)村的養(yǎng)殖智慧。在班主任老師們的鼓勵之下,不少同學鼓足勇氣,挽起褲腳一起到稻田里體驗“渾水摸魚”。雖然衣服、臉上粘上了泥漿,但大家摸魚時的愉悅、收獲魚時的激動,始終洋溢在臉上。
到了中午,學生們迎來了最期待的野炊時間。大家紛紛擼起袖子,一展廚藝。一桌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菜都是學生們的勞動成果。
下午,工作人員組織學生們觀看《一粒米的由來》,學生們了解了袁隆平爺爺?shù)南冗M事跡,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接下來,同學們還觀看了水稻的前世今生,讓學生知道水稻的起源和發(fā)展歷程,提升學生對農(nóng)作物的濃厚興趣?;顒幼詈?,拔河比賽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高潮,師生群情激昂,大家滿載而歸。
此次學農(nóng)活動帶領學生走進“田野課堂”,通過真實的勞動實踐,增強了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yǎng)了學生集體主義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使得班級凝聚力大大提高。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讓他們通過勞動真正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內(nèi)涵。
(來源:珠海市斗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