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正愛
時間過得飛快,我的父親以93歲高齡離開我們,一晃已快4年了!父親的一生寫滿了精彩故事,值得后人回味與思念。
父親出生于1927年,他3歲時,我的奶奶便因病辭世,爺爺又常年在外放船不歸,父親常常日夜哭喊,路人聽之無不為之動容。14歲時,為了生活,父親不得不下河干起了放排放船營生,一干便是五十余年。常年生活在河中的父親也遇到過無數(shù)艱難險阻,據(jù)母親及周邊的人說,父親有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一次,在激流中為救一個因不小心而掉入漩渦中的船員,父親幾乎是在毫厘之間就喪身巨大的漩渦,爺爺當時被嚇得大哭。
父親與母親一共養(yǎng)育9個小孩,其中兩個男孩早年夭折。為了讓小孩活得有尊嚴,父親不得不日夜操勞,河里漲水就放排放船,枯水季節(jié)就到南北屯挑稅糧。無論是酷熱難耐,還是天寒地凍,從不偷懶,只要有錢賺,父親就會找事做。
父親經(jīng)常說一件往事,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別大,天氣非常冷,母親又即將臨產(chǎn),可家里沒有一粒糧食過年,父親急得團團轉(zhuǎn)。當聽說南北屯有稅糧挑,并有40%左右的報酬時,父親穿著單薄的衣服和草鞋就上路。結(jié)果走在半路上下起了大雪,父親渾身凍得發(fā)紫,當時如果不是借住在人家的一堆包谷殼葉里,那天晚上會凍死無疑。回轉(zhuǎn)時,父親挑了160多斤稅糧走了近60里路,最終得到了60多斤糧食,終于解了全家的過年之荒。在石門磷礦大會戰(zhàn)期間,父親憑借高超的駕船技術(shù)駕著機帆船,從磨市磷礦碼頭到石門磷肥廠近70公里的水路一日一夜要跑一個來回,可謂辛苦異常,有時為了多賺點錢,什么臟活累活他都搶著干。
父親常年在河里奔波,故見到溺水的人較多。有一次鄰居的小孩大熱天玩水時因準備不充分、入水太急,導(dǎo)致腿抽筋而沉入水底,情況萬分危急。父親聞訊后不顧疲勞飛快趕到現(xiàn)場,從五六米深的河底把小孩撈上來,并用人工呼吸和倒水的方法使小孩起死回生,避免了一個家庭悲劇的發(fā)生。盡管這個小孩后來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凈,父親也從不計較。
作為渫水流域知名的駕長,由于技術(shù)好非常搶手,但父親基本上都是為大隊駕船,甚至多次放棄縣航運公司的聘請,一心一意幫大隊創(chuàng)收。
父親長期生活在船上或木排上,他經(jīng)常節(jié)衣縮食把在船上節(jié)約的糧食帶回家,以避免孩子們?nèi)淌莛囸I之苦。
父親對母親也是很好。父親無比珍惜與母親的感情,凡事都有商有量,對母親帶孩子的辛苦銘記在心。他從不對母親咆哮怒吼,更不炫耀粗壯老拳。進入高齡之后,母親的身體稍差一些,腿腳不太好。為了不讓母親孤獨無聊,父親經(jīng)常用輪椅推著母親在附近散步,呼吸新鮮空氣,先后推壞了三部輪椅。在母親病倒臨終的一個多月時間內(nèi),父親全力呵護,讓母親最后走得好安詳。母親走后的兩個晚上,父親更是徹夜守靈,不離半步,令人肅然起敬。
我時常想念父親。
編輯/李園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