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域外漢籍整理出版的選題與編校策略芻談

        2024-01-17 07:26:07王汝娟
        出版廣角 2023年23期
        關鍵詞:漢文外文古籍

        【摘要】域外漢籍是古籍整理出版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域外漢籍整理的選題,應充分挖掘和重視“歷史上域外文人用漢字書寫的文獻”,推進專題文獻的系統(tǒng)整理,全方位構(gòu)建專題文獻體系。域外漢籍整理的編校,應著重關注書目和版本調(diào)查的全備性,標點尤其是引文引號的準確性,以及文字??钡木斝浴!队蛲馕脑拝R刊·日本漢文話叢編》在選題價值和整理編校上都作出了較好的示范。

        【關? 鍵? 詞】域外漢籍;古籍整理出版;整理編校;《域外文話匯刊·日本漢文話叢編》

        【作者單位】王汝娟,復旦大學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255.1;G239.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23.011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jié)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jié)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xù)發(fā)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敝腥A文明源遠流長,數(shù)千年來浩瀚豐富的古籍資源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兩個結(jié)合”尤其是“第二個結(jié)合”的論述,為古籍整理出版事業(yè)提供了方向和動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古籍整理出版事業(y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出版古籍類圖書共計122000多種,文學、史學、哲學、醫(yī)學等各類古籍基本都得到了系統(tǒng)整理[1]。然而從區(qū)域來看,國內(nèi)所藏古籍的整理出版相對較為充分,而大量的域外漢籍尚缺乏足夠的關注。復旦大學出版社近年策劃了《域外文話匯刊》,并于近期出版了該匯刊的第一種《域外文話匯刊·日本漢文話叢編》,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本文將以此書為例,對域外漢籍整理出版的選題策劃、學術價值、整理編校難點等問題做粗淺探討。

        一、域外漢籍整理的選題背景

        1.關注和挖掘歷史上域外文人用漢字書寫的文獻

        域外漢籍包含三類:一是歷史上域外文人用漢字書寫的文獻;二是中國典籍的域外刊本、抄本以及眾多域外人士對中國典籍的選本、注本或評本;三是流傳在域外的中國古籍(包括殘卷)[2]。統(tǒng)觀我國目前域外漢籍的出版以第二、第三類居多,如《日本藏元刊本古今雜劇三十種》(1998年)、《韓國藏中國稀見珍本小說》(2003年)、《和刻本中國古逸書叢刊》(2012年)、《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大木文庫藏明清稀見史料匯刊》(2017年)、《京都大學文學部影印舊鈔本:域外漢籍稿鈔校本選刊》(2020年)等。相較而言,第一類“歷史上域外文人用漢字書寫的文獻”的整理出版較為薄弱。

        自漢代以來,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韓國、朝鮮以及越南等東南亞部分國家即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大約在唐代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漢文化圈”。法國漢學家汪德邁(Léon Vandermeersch)認為,漢字在漢文化圈的形成與持續(xù)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核心的角色:“所謂漢文化圈,實際上就是漢字的區(qū)域”,“這一區(qū)域的共同文化根基源自萌生于中國而通用于四鄰的漢字”,“漢文化圈的同一即‘漢字(符號)的同一”[3]。漢字是漢文化圈文化認同得以形成和維持的重要載體,千百年來,域外(主要是日本、韓國、朝鮮以及越南等東南亞漢文化圈國家)人士留下了不少用漢字書寫的著作,對它們進行挖掘和整理無疑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具體到文話文獻而言,2007年,王水照先生主編的《歷代文話》的出版,使“文章學”成為新的學術增長點。此后相繼有《歷代文話續(xù)編》(2013年)、《稀見明人文話二十種》(2016年)、《稀見清人文話二十種》(2021年)等問世,關注焦點均在國人的撰述。而對于數(shù)量龐大的域外人士用漢語撰寫的文話卻乏人問津,因此,《域外文話匯刊·日本漢文話叢編》的出版具有填補空白的開創(chuàng)性意義。

        2.推進專題文獻的系統(tǒng)整理,全方位構(gòu)建專題文獻體系

        從前文所舉迄今為止域外漢籍整理出版的代表性著作來看,多以某個收藏國家或機構(gòu)為區(qū)界,將其所藏的漢籍匯為一編,內(nèi)容大多較為蕪雜和寬泛,而圍繞某個專題進行的系統(tǒng)和深度文獻整理甚少。就域外漢文學領域的文獻整理和出版來說,此前較多關注域外詩話而忽略文話。當前對域外詩話的整理出版已初具規(guī)模,已有《域外詩話珍本叢書》(2006年)、《日本詩話二十種》(2014年)、《日本漢詩話集成》(2020年)等,而域外文話的系統(tǒng)整理卻付之闕如,這對文章學研究而言顯然是一大憾事。

        “文話”是以評述文章為主要內(nèi)容、單獨成書或成卷的批評資料,與詩話、詞話鼎足而三,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探研文章之學的基礎理論資源。在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文話都得到普遍的閱讀接受與刊行傳播。域外人士創(chuàng)作的漢文話主要存?zhèn)饔谌毡?、朝鮮半島等地,其中以日本漢文話數(shù)量最多,亦最具代表性。日本漢文話在14世紀開始出現(xiàn),至江戶、明治時代蔚為大觀,據(jù)初步統(tǒng)計有百余種之多。絕大部分日本漢文話討論的是中國文章現(xiàn)象,通過對中國文章、中國作家的品評揣摩以提高其本國人士的文章素養(yǎng),是研究中國文章學理論外傳的重要文獻。

        日本漢文話既是日本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理論資源,同時因其主要討論對象是中國的文章現(xiàn)象,故而又是中國古代文章學的域外延伸與補充,是中國古代文章學不可忽視的構(gòu)成部分,是中華文明輻射周邊國家的重要顯現(xiàn)。然而,當前學界對日本漢文話的收集整理尚未起步,更未能獲得對域外文章學資源的整體、全面認識。要改變這個現(xiàn)狀,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章學理論體系,理應全面、系統(tǒng)地梳理國內(nèi)外所存的文章學著述,建立豐富、系統(tǒng)、有包容性的文獻集成。

        復旦大學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了王水照先生主編的《歷代文話》,獲得了中國政府出版獎圖書提名獎等一系列重要榮譽以及學界的廣泛好評;2021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王水照、侯體健主編的《稀見清人文話二十種》,榮獲第十六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多年以來,復旦大學出版社在文話出版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經(jīng)過反復研商和選題論證后,決定推出由王水照先生擔任主編的《域外文話匯刊》。鑒于日本漢文話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在東亞漢文化圈中高居首位,決定率先出版匯刊的第一種《日本漢文話叢編》?!度毡緷h文話叢編》作為域外文話這一專題性文獻的首次系統(tǒng)整理著作,將與此前王水照先生所編的《歷代文話》形成互補,全方位建構(gòu)中國古代文章學的文獻體系。

        二、《域外文話匯刊·日本漢文話叢編》的學術意義與出版價值

        《域外文話匯刊·日本漢文話叢編》經(jīng)多年的文獻搜集與校訂整理,2023年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這無疑是對該書學術意義與出版價值的高度肯定。概而言之,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實現(xiàn)了對域外文話這一專題文獻的首次全面普查和系統(tǒng)整理

        該書貫徹“網(wǎng)羅全面”與“突出重心”相結(jié)合的原則,在全面搜羅日本現(xiàn)存漢文話的基礎上,從中選定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漢文話25種予以精當校訂。這25種文話之前分散保存于日本各地的藏書機構(gòu),學者欲窺全豹殊非易事。該書對這些分散的珍貴資料做了充分發(fā)掘,并將它們提綱挈領地匯總于一編,便于學者開展中日文章學的比較研究,由此認清中國文學與別國文學的共性與差異,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體系提供豐沛的文獻資源和學理支持。

        2.是借鏡返觀中國文章學的重要理論資源

        日本文話是中國文章理論傳到日本后,日本士人閱讀、接受并結(jié)合自身文化和思考而形成的撰述。絕大部分日本漢文話皆為評點中國文章或討論中國的文章現(xiàn)象,其中之微言宏論與零珠碎玉足不僅可以彌補中國文章、中國文話之闕疑,亦可豐富觀察中國古代文章學的視角,是中國文章學的重要延伸與有益補充。以“異域之眼”返觀中國文章學,可使我們對漢文字、漢語言、漢文體本身的藝術特性、審美效果及其在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的特殊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3.是具有文化傳承意義和中外學術交流意義的雙重標志性成果

        搜羅整理漢文化圈中異域人士撰述的文章學著作,這種域外視野為此前文章學研究所缺乏。本書整理者多年來遍訪日本各大小藏書機構(gòu),大規(guī)模排查歷代日本文話,其中不乏多種孤本,是域外文話的首次全面整理,可為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考察中國古代文章學提供堅實的文獻基礎,也可為中國文學批評史提供更充裕的文獻資源,有助于我們進一步體認漢字文化圈在世界文化版圖中的特殊意義。該書既體現(xiàn)了中國文學對東亞漢文化圈的強大輻射,又反映出數(shù)百年來中日學術的對話與交流,不僅具有文化傳承意義,同時也具有中外學術交流意義。

        三、域外漢籍整理編校的主要難點及對策

        在《域外文活匯刊·日本漢文話叢編》的編校出版過程中,面臨的難點主要有三:一是書目和版本調(diào)查的全備性,二是標點尤其是引文引號的準確性,三是文字??钡木斝浴T趨矔骶幫跛障壬闹笇?,《域外文活匯刊·日本漢文話叢編》整理者與編輯團隊通力協(xié)作,在處理這三大難點方面作出了較好的示范。

        1.書目和版本調(diào)查的全備性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古籍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日益重視和大力推動,古籍數(shù)字化以及書目互聯(lián)互通程度不斷提高,如“中國基本古籍庫”“中國類書庫”“中華古籍聯(lián)合書目”“中文古籍聯(lián)合目錄及循證平臺”等一系列古籍數(shù)據(jù)庫和書目查證平臺為古籍書目和版本的調(diào)查搜集提供了極大便利。相較而言,國外對古籍的數(shù)字化和書目互聯(lián)互通程度遠不如國內(nèi)充分,古籍書目查尋、內(nèi)容檢索等方面的便利性與國內(nèi)存在較大的差距。因而要對域外某類漢籍做全面搜集和版本梳理,就不能僅僅依靠各藏書機構(gòu)的目錄和若干網(wǎng)絡平臺的書目檢索,而應加大實地查訪和目驗的力度。

        日本漢文話在14世紀下半葉開始產(chǎn)生,至江戶時代大量涌現(xiàn),數(shù)量極為可觀?!队蛲馕幕顓R刊·日本漢文話叢編》需要全面摸清目前所存的歷代日本漢文話,對其版本進行有效的比勘和梳理,此項工作量極大,而且有些著述僅僅通過書名無法簡單判定為文話,容易被忽略。因此,本書整理者近十年來不僅全面排查了日本各藏書機構(gòu)的館藏目錄,而且注重實地查訪和目驗,同一著述若有多種版本則盡量將各版本搜羅齊全,做到“應有盡有”,無所遺漏。如:該書中收錄的中井竹山的《閑距余筆》、皆川淇園的《問學舉要》,僅憑書名無法判斷是否是文話,須實地查訪和全書目驗才能對它們的性質(zhì)作出準確判斷;齋藤正謙的《拙堂文話》日本數(shù)十家圖書館有藏,館藏目錄皆著錄為文政十三年(1830年)刊本,然而將各本對比后可以發(fā)現(xiàn),刊版確實皆為文政十三年,但有一本為后印本,增補了若干條目。這些例子提示我們,如果僅依靠書名、藏書目錄以及書上所載刊版時間,并不能對某書的內(nèi)容性質(zhì)和版本信息作出準確全面的判斷,須依靠實地查訪和全書目驗才能使書目和版本調(diào)查盡量達到全備。

        2.標點尤其是引文引號位置的準確性

        域外文人書寫的漢語文獻,畢竟不是使用自己的母語進行寫作,即使著者受過良好的漢學教育和訓練,也無法徹底擺脫母語表達習慣的影響,不免或多或少存在用字、語法等方面的問題,導致佶屈聱牙、語勢不暢等問題,容易造成歧義;再加上文言文本身就是書面語言而非日常生活語言,較之白話文其標點本就存在較大的難度,因而要準確地進行標點尤為不易。針對域外漢籍的這些特點,標點時需要充分借助各種旁證文獻,如作者本人的其他作品、所涉及的相關典籍等。

        例如,《域外文活匯刊·日本漢文話叢編》所收服部南郭《文筌小言》討論《詩經(jīng)》《尚書》《左傳》等虛詞使用特點,有云“《左氏》廣博,疑辭未借邪也”。此句最后的“也”字就有歧義:一、“也”字與“邪”字并列,是說《左傳》的疑問詞不用“邪”和“也”,標點為“疑辭未借‘邪‘也”;二、“也”字作為句尾表判斷的語氣助詞,是說《左傳》的疑問詞不用“邪”,標點為“疑辭未借‘邪也”。如果不借助相關旁證文獻,此句就難以標點。而翻檢《左傳》可以發(fā)現(xiàn),“也”字作疑問詞使用之處有20余例,如“是何故也?”“誰之劍也?”“豈可量也?”“胡可比也?”“此誰之命也?”,等等。根據(jù)這些用例,我們可以判定《左傳》中普遍使用“也”作為疑問詞,因此上句正確的標點當為“疑辭未借‘邪也”。

        域外文人用漢語書寫的文獻常常會征引中國典籍,這也是中國文化深刻而廣泛影響漢文化圈的一大例證。尤其是日本漢文話中有一類資料匯編型文話,幾乎全書都是抄掇中國典籍而成,作者通過有意識地選擇和排纂中國的論文材料來表述自身文章見解。如《日本漢文話叢編》所收《文章達德綱領》,主要引用中國的《性理大全》《讀書錄》《朱子語類》《鶴林玉露》等書而成,這給標點帶來的一大挑戰(zhàn)是引號點在哪里的問題。解決這一難題的途徑是核查其所征引的原始典籍,尤其是文中沒有明確標注征引了何書的要特別引起重視。如《域外文活匯刊·日本漢文話叢編》所收《四六文章圖》卷二論“說”這一文體,有云:“說,盧云,自出己意,橫說豎說,其文詳贍抑揚,無所不可,如韓文《師說》是也,陸機《文賦》說煒燁而譎狂注,施汭反?!狈瓩z中國文獻,可發(fā)現(xiàn)“自出己意……《師說》是也”一句出自元人盧以緯的《助語辭》,“說煒燁而譎狂”則為《文賦》中語,“施汭反”見于《東萊集注觀瀾文集》之注,因而此句當標點為:“說,盧云:‘自出己意,橫說豎說,其文詳贍抑揚,無所不可,如韓文《師說》是也。陸機《文賦》‘說煒燁而譎狂注:‘施汭反?!比绻荒軠蚀_判明引號之位置,就會使讀者對文意產(chǎn)生誤解。

        3.文字??钡木斝?/p>

        與國內(nèi)古籍乃至張伯偉先生劃分的第二、第三類域外漢籍相比,歷史上域外文人用漢字書寫的文獻主要存在兩大無可避免的問題:一是其作者是域外人士,漢語言對他們而言屬于異國語言,漢文化對他們而言屬于異國文化,因此他們對漢語言、漢文化必然會存在或深或淺的隔膜,導致他們用漢語書寫的文獻中存在較多的訛誤;二是與寫作者的這一狀況類似,域外抄寫者、刊刻者也同樣存在語言、文化的隔膜問題,導致在文獻抄寫或者刊刻過程中產(chǎn)生較多新的訛誤。因此在整理與編校過程中,一方面應注意由形近、音近、脫漏、增字、倒乙等而導致的一般性文字錯誤,另一方面應關注姓名字號、官職、書名篇名、地名等客觀描述性信息錯誤。要解決這些難點,除遵循古籍整理的一般性方法外,還應勘核其所據(jù)原始文獻,遇有捍格處則予校訂,同時在參校資料上應充分利用域外文獻。《域外文活匯刊·日本漢文話叢編》所收《四六文章圖》《拙堂文話》較好地融會了上述??狈椒ǎ韵侣耘e數(shù)例以做說明。

        《四六文章圖》是一部資料匯編型文話,匯編了數(shù)十種中國文獻和日本漢文文獻,因此勘核其所據(jù)原始文獻以判明是否有捍格之處就尤為重要。如此書卷二有云“《詩人玉屑序》以鑒為譬”,核查南宋黃昇所撰《詩人玉屑序》,開首即曰“詩之有評,猶醫(yī)之有方也”[4]。全篇以醫(yī)為比喻展開論述,可知“鑒(鑒)”為“醫(yī)(醫(yī))”之訛,可能是因“鑒”與“醫(yī)”形近而致誤。卷三有云“頌,以用功,六義之中其一也”,“以用功”意思不通,檢《廣韻》《說文解字》等韻書、字書,“頌”字注音皆作“似用切”,此可能是因“似”與“以”、“切”與“功”形近而致誤。又卷四舉各類詩體,中有一“五友體”,而具體所論則為詩歌韻字之平仄,“五友體”之名稱與具體內(nèi)容不合。檢視中國文獻,《詩人玉屑》中有“五仄體”,可知“友”為“仄”之訛,此亦可能是因兩字形近而致誤。

        《拙堂文話》中有部分內(nèi)容同樣系資料匯編,除此以外也有不少內(nèi)容系作者齋藤正謙自己的發(fā)揮與論述,因此只有充分參校域外文獻,才能盡可能多地發(fā)現(xiàn)與校正訛誤。如該書卷二錄王陽明《送日東正使了庵和尚歸國序》一文,其中有云“日本正使堆云桂梧字了庵者”。了庵和尚在中國的典籍中未見記載,該序在王陽明的文集中亦未見收錄,筆者通過多方查找,得知日本五島美術館大東急記念文庫收藏了王陽明的手書真跡《送日東正使了庵和尚歸國序》。既是手跡,其權(quán)威性自然毋庸置疑,檢視該手跡可見,了庵和尚的法名乃作“桂悟”,如此《拙堂文話》底本的訛誤即得以訂正。又如卷六云“薦野文學南川氏著《閑散余錄》”,《閑散余錄》為南川金溪(字士長)所著隨筆,今日本多家圖書館皆藏有天明二年(1782)刻本。筆者查閱該書,見其卷首有《題閑散余錄贈菰野南川士長》。又伊藤一元《綠竹園詩集》中,收有《菰野侯文學南川士長竹馬友,幼別五十年,予茲有感賦呈》一詩?!拜砸啊睘榈孛纱硕芍蹲咎梦脑挕分小八]野”為“菰野”之誤。

        通過上述兩例可以看出,如果不充分利用域外文獻,那么此類人名、地名之誤就很難發(fā)現(xiàn)和訂正。

        四、結(jié)語

        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是關涉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事業(yè),“‘傳承要求植根于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土壤,整理研究基本典籍,吸取其精華,古為今用;‘發(fā)展突出文化在今天的功用,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彰顯古代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交相輝映”[5]。作為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域外漢籍資源豐沛,尚有不少文獻未被發(fā)掘和利用。相信隨著中外文化交流、學術交流的不斷深入,借助于日益發(fā)達的數(shù)字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經(jīng)過科學的選題策劃和整理編校,必將有更多高質(zhì)量、高價值的域外漢籍整理成果問世,從而豐富和充實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寶庫,同時為千百年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持續(xù)貢獻提供具體例證。

        |參考文獻|

        [1]黃義俠,王圣巖. 新中國古籍整理出版的偉大成就[J]. 新聞傳播,2023(13):78-80.

        [2] 張伯偉. 從新材料到新問題、新方法—域外漢籍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 古代文學前沿與評論,2018(1):55.

        [3] 汪德邁. 新漢文化圈[M]. 陳彥,譯.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4]曾棗莊,劉琳. 全宋文[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5]曾學文. 做好文化傳承與古籍出版工作的經(jīng)驗和思考[J]. 出版廣角,2023(15):4-8.

        猜你喜歡
        漢文外文古籍
        外文字母大小寫的應用規(guī)則
        中醫(yī)古籍“疒”部俗字考辨舉隅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征稿簡則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征稿簡則
        樂器名稱漢文譯名小議
        關于版本學的問答——《古籍善本》修訂重版說明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06
        關于古籍保護人才培養(yǎng)的若干思考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08
        《黑城出土漢文遺書敘錄》中TK133敘錄辨正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2:10
        我是古籍修復師
        金橋(2017年5期)2017-07-05 08:14:41
        李鴻章集外文補遺
        安徽史學(2016年2期)2016-12-01 02:57:16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二页 |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电影久久久久久久9999| 精品国产亚洲av久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免费视频色老|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一本久道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av免费手机在线观看| 五级黄高潮片90分钟视频| 国产高清吃奶成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在三区在线观看| 真实夫妻露脸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最新|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国产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亚洲九九夜夜|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真人做人试看60分钟| 午夜国产在线|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 av免费网站免费久久网|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 女人一级特黄大片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激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日本蜜臀|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人妻秘书被社长浓厚接吻|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亚色中文字幕剧情| 日本aⅴ大伊香蕉精品视频| 免费一级国产大片| 久久热免费最新精品视频网站|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