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華
我算是搞文學的,還得嗦一次文學:文學有什么用?沒人問錢有什么用,一如沒人問空氣有什么用。但的確有人問文學有什么用。錢的用處大了,有錢能使鬼推磨,文學能嗎?不給鬼推磨才怪。可我要說,文學能讓這個世界變得好玩兒。
生活中我們常說某某人好玩兒,某某人不好玩兒。不好玩兒大多是負面評價,往往意味著刻板、無趣、迂腐、一根筋,沒準連女朋友都找不著。陳丹青說木心是一個好玩兒且能吸引你的人。也就是說,文學大概率能使人變得好玩兒,這是文學的一大用處。而更大的用處是,文學能使世界變得好玩兒。你想,到處都是“鬼推磨”的世界好玩兒嗎?鬼頭鬼腦,鬼模鬼樣,鬼影幢幢,不把女生嚇哭才怪。甭說別的,談情說愛都找不到地方。而文學不同。喏,因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亮才好玩兒;因了“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清·曹雪芹),梅花才好玩兒;因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荷花才好玩兒。因了“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宋·歐陽修),柳樹才好玩兒。
遠的不說,鄰國日本人就覺得柳樹不好玩兒。據村上在《村上廣播》那本隨筆集里介紹,“在日本,一提起柳樹,就馬上想起‘飄飄忽忽的妖婆。”也就是說,假如沒有這類文學表達,在中國被看成披頭散發(fā)的“妖婆”也并非沒有可能。梅花、荷花、月亮亦然,看上去無非一棵開花的矮樹、一種水生植物、一個發(fā)光天球而已——好玩兒嗎?不好玩??梢哉f,好玩兒即是文學情思,即是審美感受、審美聯(lián)想、審美愉悅,而這往往和文學有關。
而且——恕我重復——這么好玩兒的東西,居然可以一分錢也不用花就能得到。即使花錢,買一本唐詩宋詞多少錢?而打一場高爾夫、玩一局麻將、喝一瓶茅臺、逛一次超市或偷偷和誰幽會一回要多少錢?我曾一再對我的研究生說,如果一個人不能從唐詩宋詞中獲得審美享受,換言之,如果面對“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面對“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面對“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樣的詩詞佳句而全然無動于衷,那豈不虧大了?甚至傻透了?無他,蓋因這種無需成本而又妙不可言的快樂和幸福感同你擦肩而過而你卻渾然未覺。而更要命的是,這很可能使你這個人不好玩兒。要知道,這個世界有錢的人不少,而好玩兒的人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村上曾說沒有小確幸的世界不過是干巴巴的沙漠罷了,而我要說,沒有文學的世界不過是干巴巴的沙漠罷了。當然,如果你就是覺得干巴巴的沙漠好玩兒,我相信那也未必是抬杠。畢竟,世界上存在所有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