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剛 楊益?zhèn)悺⊥跽窈?/p>
摘要 基于傳統(tǒng)橋面排水處理技術,提出了橋梁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間積水排除技術,通過在橋梁伸縮縫處不透水的混凝土層與透水瀝青混凝土鋪裝層之間底部,沿橫橋向埋設一條底部開設毛細孔、單側壁間隔開設長圓排水孔的特制排水花管,將層間積水引流至排水花管內而順利排出,有效解決橋面瀝青混凝土伸縮縫處積水問題,并將該項技術成功地應用于平潭金井灣大橋中,證明了該項技術的實用性,可為后續(xù)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關鍵詞 橋面排水;層間積水;伸縮縫;毛細孔;排水花管
中圖分類號 TU48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3)24-0082-04
0 引言
橋梁結構為滿足縱向伸縮變形的需求,通常在兩梁端之間、梁端與橋臺之間設置伸縮縫[1],常用的型鋼類伸縮縫裝置在與橋面預埋件固定后,較多采用力學性能優(yōu)異的普通鋼纖維混凝土進行回填,保證兩者共同工作時連接的有效性,且內部鋼質連接件不易銹蝕,延長伸縮縫的使用壽命[2-3]。然而,雨水受橋面縱坡的影響會持續(xù)匯聚到伸縮縫裝置處且被不透水的普通鋼纖維混凝土所阻擋,使得伸縮縫處透水的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長期浸泡在積水中,在汽車車輪壓力、沖擊荷載和溫度荷載等作用下,瀝青混凝土材料性能快速退化,出現(xiàn)鋪裝層開裂、局部破損乃至結構破壞的現(xiàn)象,在寒冷的北方還會出現(xiàn)凍融破壞現(xiàn)象,嚴重影響橋面的行車安全與舒適度,大幅降低了橋面瀝青鋪裝層的使用壽命[4-5]。
基于此問題,較多學者進行研究并提出了具有一定效果的改進措施,包括改善瀝青混凝土特性,提高壓實度,控制鋪裝的密實性[6-7];調整改變橋面泄水孔上口設計高度[8];在鋪裝層橫坡下側邊部設置縱向溝槽并連通泄水孔,以碎石填平,形成盲溝,加快橫橋向排水效率等[9]。上述方式可以部分改善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積水問題,但并不能徹底解決,尤其對于橋面較寬且縱向坡度較大的橋梁。為此,該文在傳統(tǒng)橋面排水處理技術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種橋梁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間積水排除技術,并依托項目試驗進行了效果論證。結果表明該技術對解決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間積水問題,改善使用環(huán)境,延緩瀝青混凝土性能的退化,提高行車安全舒適性和延長橋梁服役周期效果顯著,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1 工程概況
福建省平潭縣金井灣片區(qū)金井灣大橋主線第一聯(lián)為3×40 m現(xiàn)澆箱梁橋,單幅橋寬22.65 m,橋面縱坡為3%,橫坡為2.5%,主梁采用C50混凝土,橋面鋪裝結構為9 cm中面層瀝青混凝土(含3 cm調平層)+4 cm上面層瀝青混凝土,橋臺處采用模數式型鋼伸縮縫與北岸路基進行銜接,伸縮縫處以C50鋼纖維混凝土進行填充固定。
該橋橋臺伸縮縫處因受橋面縱坡的影響,雨后較多的水匯集到伸縮縫處,其中鋪裝面層積水會沿橫坡很快流入下側邊部的排水孔而排走,但是因沿橫向設置的型鋼伸縮縫及其填充固定的C50鋼纖維混凝土與橋面鋪裝的瀝青混凝土透水性能存在較大的差異,使得此銜接處滲透至瀝青混凝土內的層間積水難以排出,如圖1所示。因積水長期存在,經車輛荷載長期反復沖擊、碾壓,以及環(huán)境溫濕度變化等影響,該處瀝青路面已局部出現(xiàn)松散、剝落、擁包等病害。
2 橋梁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間積水排除方法
橋梁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間積水的排除,主要是通過在伸縮縫處不透水鋼纖維混凝土層與透水瀝青混凝土鋪裝層之間的底部沿橫橋向埋設一條開設有孔洞的特制空心薄壁不銹鋼管,簡稱排水花管,如圖2~3所示。將此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間積水引流至排水花管內而順利排出,從而快速有效地解決此處橋面積水問題。
排水花管的底部厚管壁處開設毛細孔,孔徑很小,當橋面雨水滲透至瀝青鋪裝層底部形成積水,積水作為浸潤液體在毛細孔中的液面呈凹形狀且趨于扁平。對液面下方的積水施加拉力(即毛細作用力),能使積水沿著管壁上升(即毛細現(xiàn)象),順利引流至底部薄管壁排水凹槽;排水花管貼緊瀝青混凝土層的側面,間隔開設長圓排水孔,可快速將層間大量積水從側方排水孔直接引入排水凹槽,提高排水效率。
排水花管側方長圓排水孔尺寸適中,并在其上部與底部通過熱瀝青麻繩封縫以免被瀝青混凝土骨料堵塞。此外,因鋪裝層整體厚度較小,埋設排水花管對鋪裝結構整體性存在削弱,所以排水花管自身應能承壓,并回填高性能混凝土,保證處理后的結構具備優(yōu)異的整體性和耐久性。
3 施工工藝
橋梁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間積水排除施工時,需根據實際工程量的大小在鋼結構精細加工廠內定制特定排水花管,在伸縮縫處開槽過程中需對瀝青混凝土層切割整齊、順直,切縫深度適宜,對槽底橫坡準確調整后打磨平整;埋設排水花管后底部和側上方(貼近瀝青混凝土層)采用熱瀝青麻繩封縫盡可能飽滿密實,防止砂石進入后堵塞排水孔洞;最后回填的高性能混凝土應振搗密實精心養(yǎng)護,保證其與排水花管能共同均勻地承受外界荷載且與瀝青鋪裝層貼合緊密。
橋梁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間積水的排除施工流程為:封閉交通→測量放線→溝槽切割、鑿除、打磨平整→溝槽清洗、干燥→排水花管制作與安裝→熱瀝青麻繩封縫→高性能混凝土拌和、澆筑、養(yǎng)護→開放交通。主要的流程如圖4所示。
3.1 施工準備
根據實際工程量提前準備好相應的材料、機械設備以及進行施工人員的合理安排。
(1)按照設計圖紙定制相應長度的排水花管。
(2)準備適量的封縫用麻繩、瀝青,回填所需的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防止污染路面的帆布、塑料布、膠帶,養(yǎng)護用的土工布、水等材料,并整理出材料清單。
(3)配備齊全現(xiàn)場施工過程所需的機械設備,如切割機、空壓機、風鎬、打磨機、發(fā)電機等。
在開始施工前,按照交通相關法規(guī)及程序進行交通管制報批申請,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和相關技術交底,建立管理制度。
3.2 封閉交通、測量放線
按照相關交通規(guī)則在施工處放置交通導向、封閉路障及警示牌等。對靠近伸縮縫不透水的混凝土處存有積水的瀝青鋪裝層進行切割槽放線,確定開槽寬度,準確放樣。
3.3 溝槽切割、沖洗、干燥
(1)利用切割機對已測量放樣的溝槽進行切割,切割縫應順直,切割線以外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必須仔細用塑料布覆蓋并用膠帶紙封好,以防切割縫時產生的石粉污染路面。
(2)瀝青混凝土層切割縫應該整齊、順直,切割深度適度,避免開槽時引起縫外瀝青混凝土松動且不損傷橋面防水層。
(3)利用風鎬進行開槽,開槽時應緩慢進行,發(fā)現(xiàn)切割縫未切割透現(xiàn)象應進行再次割槽,不能擾動切割線外瀝青混凝土,造成切割線外瀝青混凝土松動。
(4)開槽結束后,嚴禁施工人員踩踏溝槽兩側邊緣,以免造成兩側瀝青混凝土松動。使用風鎬、鐵鏟等小型機械將槽內瀝青混凝土、松動的水泥混凝土鑿除干凈。
(5)進行槽底橫坡放樣,通過設置一定的橫坡確保收集至排水花管內的積水可迅速排出。參照橫坡放樣,利用砂輪機進行基槽底打磨平整并將兩端間隙縫內的雜物清理干凈。
(6)使用鼓風機對打磨平整的溝槽內進行吹掃,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洗,最后再次使用鼓風機吹掃,起到清潔及干燥的效果。
(7)開槽后產生的所有棄料必須及時集中收集后予以處理,確保施工現(xiàn)場整潔。
3.4 排水花管安裝
(1)排水花管側壁長圓孔(排水孔)貼緊切割后的瀝青側壁,沿橋梁橫向坡度設置,排水花管底部與橋面防水層貼緊,不能有起伏,若發(fā)現(xiàn)排水管高低起伏,應將基槽底繼續(xù)打磨找平,保證排水花管沿橫坡順直。
(2)在靠近排水花管外側的橋面防水層間隔2 m開設圓孔,用榔頭敲擊膨脹螺釘定位并擰緊螺絲以擠緊排水花管,底部用深入排水花管與橋面防水層間隙的瀝青膠固定。
3.5 熱瀝青麻繩封縫
(1)利用高溫水浴鍋(宜用80 ℃左右)進行瀝青膠液熬制,待瀝青膠液呈黏稠狀態(tài),將麻繩浸泡,攪拌麻繩,均勻浸泡5 min。
(2)取出熱瀝青麻繩,填塞在排水花管頂部外側與橋面防水層的縫隙處,塞緊且無縫隙。
3.6 高性能混凝土回填
回填材料的選擇不但需要具備較高的強度,而且需要具有與伸縮縫處普通混凝土、瀝青混凝土較好黏合性以及與排水花管共同承受復雜內力的綜合性能,為此選擇摻鋼纖維的高性能混凝土,既能保證下部排水花管的受力合理性,又可以提高路面的抗裂、抗彎曲、耐沖擊和疲勞性能,還能改善伸縮縫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1)配合比。配制摻入鋼纖維和碎石的C100高性能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硅灰、鋼纖維、碎石、細砂、外加劑和水拌和而成。其中鋼纖維的纖維類型包括平直形、波形、彎鉤形,抗拉強度不低于2 000 MPa,鋼纖維摻量不小于65 kg/m3;粗骨料選用粒徑不大于20 mm的碎石,碎石質量摻入比為30%;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細集料為級配較好的細砂。
(2)攪拌。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備采用強制式攪拌機,采用先干后濕的拌和工藝。投料順序為:粗集料→鋼纖維→細集料→水泥、硅灰→水和外加劑,其中鋼纖維在拌和時分三次加入拌和機中,邊拌和邊加入鋼纖維,保證鋼纖維均勻分布。
(3)澆筑、振搗?,F(xiàn)場采用人工澆筑,應分層澆筑和振搗,排水花管周邊應振搗到位,同時避免排水花管擾動及鋼筋網片跑位,提高結構的整體和致密性能,澆筑完成后對表面進行抹平處理。
3.7 養(yǎng)護、開放交通
混凝土施工完畢后,及時采用濕法養(yǎng)護,終凝后及時覆蓋土工布,并灑水養(yǎng)護,保持潮濕狀態(tài),待強度合格后即可開放交通。
4 應用效果
采用橋梁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間積水排除技術,對金井灣大橋主線第一聯(lián)現(xiàn)澆箱梁橋左半幅橫向寬度約8.5 m的伸縮縫處瀝青鋪裝層間滲透積水問題進行處理。3名施工技術人員在0.5 d內處理完成,養(yǎng)護24 h后開放交通,雨后左幅橋經排水處理和未經處理的效果如圖5所示。后續(xù)經歷了不同季節(jié)的多次暴雨、臺風,已處理的半幅未再次出現(xiàn)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滲透積水的現(xiàn)象,同時也減少了未處理半幅的積水,提高了行車安全舒適性和橋梁服務質量,取得了良好應用效果。
5 結語
(1)該文基于傳統(tǒng)橋面排水處理技術,提出了橋梁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間積水排除技術,通過在橋梁伸縮縫處不透水的鋼纖維混凝土層與透水瀝青混凝土鋪裝層之間底部沿橫橋向埋設一條特制排水花管,將層間積水引流至排水花管內而順利排出,可有效解決橋面瀝青混凝土伸縮縫處積水問題。
(2)排水花管為開孔洞的空心薄壁鋼管,其底部厚管壁處開設毛細孔,單側壁間隔開設長圓排水孔,以熱瀝青麻繩封縫的方式避免孔洞的堵塞,可快速將底部及層間大量積水引入花管內的排水凹槽,提高排水效率,并且埋設排水花管后回填高性能混凝土,保證結構具備優(yōu)異的整體性和耐久性。
(3)橋梁伸縮縫處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間積水排除技術成功應用于平潭金井灣大橋,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證明了該項技術的實用性,可為后續(xù)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黃宇鮮. 淺談現(xiàn)代橋梁伸縮縫的設計與施工[J]. 工程建設, 2012(1): 39-42.
[2]郭彥群. 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J]. 交通世界, 2020(33): 80-81.
[3]尤玉平. 鋼纖維混凝土技術在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18(20): 185-186.
[4]馬明. 橋面瀝青鋪裝層裂縫病害分析及處理措施[J]. 交通世界, 2017(17): 111-112.
[5]程永振. 瀝青混凝土橋面鋪裝防排水技術研究[D]. 西安:長安大學, 2011.
[6]趙福伢. 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探討[J]. 工程技術研究, 2016(7): 249.
[7]陳志偉. 淺談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J]. 福建建設科技, 2011(2): 47-49.
[8]劉昌智, 牛強. 高速公路橋面泄水孔設計與施工技術應用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 2019(5): 177-179.
[9]劉莉萍. 瀝青橋面鋪裝水損害原因及預防措施分析[J]. 中國建材科技, 2015(4):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