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團岳陽縣委
近年來,團岳陽縣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市、縣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部署,以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為契機,以團組織生存社會化作為改革主攻方向,建立“岳陽縣河小青行動中心”,組織全縣廣大共青團員和青年志愿者,扎實開展“河小青”志愿服務活動,在全縣河湖生態(tài)保護工作中貢獻了青春力量。
積極謀陣地。為打造“守護好一江碧水”的堅實團陣地,團岳陽縣委積極謀劃“岳陽縣河小青行動中心”建設,制訂可行性方案,并向縣財政爭取資金35 萬元,向縣河長辦爭取每年5 萬元工作經費,向社會各界籌措資金,保障了陣地建設運營經費。
科學建陣地。多次與岳陽縣職業(yè)中專校方協商,盤活其位于城區(qū)主干道的300 平方米閑置教室,結合共青團工作實際,建成指揮中心、智慧團建服務中心、共青團名師工作室、青志協工作室等多個功能活動室,打造了集教育、管理、咨詢、培訓等于一體的“岳陽縣河小青行動中心”。
高效用陣地。在“岳陽縣河小青行動中心”加掛“岳陽縣青少年服務中心”牌子,作為岳陽縣職業(yè)中專學生實踐基地,并向廣大青少年免費開放,實現人員、場地、活動的充分整合、高效利用。目前,河小青行動中心已開設榮城“河小青”課堂、榮城青年大講堂、榮城青年交流會、榮城“紅領巾”小劇場等項目,已成為我縣宣傳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重要陣地、開展“守護好一江碧水”活動的重要場所、擴大青年志愿服務影響的重要平臺。
建強機關隊伍。落實“專兼掛”,通過從企業(yè)選配優(yōu)秀團干部、政府購買服務招募公益性崗位人員等方式,不斷拓寬團縣委機關工作骨干來源渠道,壯大“河小青”行動的“領頭雁”隊伍。目前,團縣委有工作人員9 人,比改革前增加3 人,增幅比例達50%。
建強基層隊伍。完成全縣村(社區(qū))團組織換屆選舉,共選出團組織書記193 人、團組織班子成員303 人,村(社區(qū))經常性團工作力量實現全覆蓋。每年召集返鄉(xiāng)大學生到基層單位鍛煉,持續(xù)為基層團組織注入新鮮血液,確?!昂有∏唷毙袆痈哔|量開展。通過“五四青年獎章”“洞庭英才·青年英才”等評選活動,大力開發(fā)青年人才,讓其成為“河小青”行動的得力助手。
建強志愿隊伍。在團縣委的指導下,成立岳陽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按照岳陽縣水域生態(tài)活動范圍,組建36 支河小青志愿服務分隊,招募7000余名青年志愿者,人員覆蓋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學校等各領域,實現單位和人員全方位聯動,將“河小青”行動觸角延伸到基層。
加強宣傳引導。利用“榮城青年大講堂”品牌和短視頻、微信公眾平臺、青年講師團等媒介,廣泛宣傳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岳陽縣生態(tài)環(huán)保工作成效,讓綠色發(fā)展理念深入人心。開設“河小青環(huán)保課堂”,邀請全國第十屆“母親河獎”綠色衛(wèi)士獎獲得者“江豚格格”譚格等環(huán)保人士,給青少年講述“守護好江豚的微笑”事跡;舉行“守護好一江碧水”作品展,征集書法、繪畫、手工作品270 余幅;聯合環(huán)保、檢察院、城管等部門,開展送課下鄉(xiāng)活動,把環(huán)保知識帶進中小學課堂;組織學生開展“廢舊物品再利用”環(huán)保作品制作活動,讓環(huán)保理念深入學生心中;制作“河小青”活動、水資源保護等視頻,在公眾號進行推廣宣傳,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生態(tài)環(huán)保實踐。
強化巡護監(jiān)督。結合民間河長巡河活動,動員志愿者積極參與縣域內日常巡河,檢查有無破壞生態(tài)的相關行為,并詳細記錄。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引導志愿者自行解決;對于志愿者無法解決的問題,則聯系河長部門協調相關單位及時處理,營造了共抓共管、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自開展日常巡河以來,“河小青”志愿者共登記問題151 個,自行解決問題117 個,向河長部門反饋并解決問題34 個。
落實凈灘行動。在“學雷鋒志愿服務月”“世界水日”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動員全縣5000 多名團員、青年志愿者參與“保護新墻河 守護一江碧水”等凈灘志愿服務活動,倡導全社會愛水、節(jié)水、護水。自“河小青行動中心”成立以來,先后開展“巡河護河”志愿服務等活動210 余場,媒體報道閱讀量達6 萬余次,更好發(fā)揮了“岳陽縣河小青”的“青春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圖| 2023 年8 月15 日,是首個全國生態(tài)日。當天上午,團縣委聯合縣河長辦、縣水利局、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組織30 余名青年志愿者與40 余名黨員志愿者來到新墻河沿線開展“黨建+團建+河長制 繪就綠水青山”清河凈灘志愿服務活動。
開展星級評定。團岳陽縣委與岳陽縣河長辦聯合制定《岳陽縣河小青星級評定和積分管理辦法》,設定5 級評定要求,并明確積分獲取途徑,號召廣大青少年在“志愿匯”和“巡河寶”注冊成為“河小青”,積極參與“河小青”行動,在志愿者滿足星級評定的基本要求后,按照志愿者的服務時長與服務內容發(fā)放相應積分,共評選1~5星級“河小青”1512 人。同時,開通積分兌換獎品通道,與湖南海納技工學校合作,由“河小青”志愿者自己開發(fā)設計,制作岳陽縣“河小青”文創(chuàng)產品,作為志愿者積分兌換獎品,目前已兌換552份,充分激發(fā)了“河小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推動評先評優(yōu)。將“河小青”志愿者納入優(yōu)秀少先隊員、優(yōu)秀共青團員評選范圍,并引導表現突出的志愿者向上參評,增強志愿者的影響力和成就感,近年來共推薦參評省市縣先進個人200余人次。同時,多渠道宣傳志愿者的優(yōu)秀事跡,推介優(yōu)秀志愿者參與上級志愿活動,強化正向激勵。2023 年3 月,推薦岳陽縣職業(yè)中專河小青志愿者姚淑方參加全省“3·5”百萬青少年服務實踐育人啟動儀式。2023 年10 月,姚淑方向湖南省水利廳廳長羅毅君寫信介紹岳陽縣“河小青”工作,得到羅毅君廳長回信表揚與鼓勵。
實施推介激勵。以“岳陽縣河小青行動中心”為載體,在室內設置“河小青”文化墻,留住活動的精彩瞬間,展示“河小青”微心愿,鞏固環(huán)保理念,增強廣大青少年“守護好一江碧水”的使命感和榮譽感。以“河小青”示范河湖創(chuàng)建為契機,在岳陽縣的母親河—新墻河畔,打造一條集日常巡護、宣傳教育、文化展示為一體的“河小青”主題文化長廊,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到“河小青”活動中來,當好生態(tài)文明的推動者、傳播者、踐行者、守護者,在“守護好一江碧水”的火熱實踐中奏響青春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