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五方,朱維洲,鄭鵬
作者單位: 437300 湖北省赤壁市蒲紡醫(yī)院泌尿外科
前列腺增生癥(BPH)是以尿潴留、排尿困難、前列腺肥大等為主要癥狀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好發(fā)于老年男性,易誘發(fā)血尿、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1-2]。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shù)(TURP)是治療BPH的重要手段,且因該術(shù)式具有并發(fā)癥少、侵入性傷害小等優(yōu)勢,得到臨床廣泛推廣,但為進一步縮短術(shù)后膀胱功能恢復時間,改善急性尿潴留、尿頻尿急、血尿等癥狀,需配合藥物治療[3-4]。有報道指出,坦索羅辛通過選擇性阻斷膀胱頸、前列腺腺體的α受體,能減輕平滑肌張力,減少尿道阻力[5]。而非那雄胺通過減少前列腺組織中雙氫睪酮,能加速增生組織凋亡,二者聯(lián)用更有助于改善BPH患者排尿困難。鑒于此,本研究觀察非那雄胺聯(lián)合坦索羅辛治療BPH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赤壁市蒲紡醫(yī)院收治的行TURP的BPH患者10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年齡59~81(69.5±8.0)歲;病程3~73(37.1±4.4)個月。對照組年齡58~80(69.4±8.3)歲;病程2~71(36.7±4.1)個月。2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基于臨床檢查(如膀胱鏡、B超)、臨床表現(xiàn)(如夜尿頻繁、尿頻尿急、尿線變細、排尿斷斷續(xù)續(xù)、排尿困難)等確診;(2)在本院行TURP;(3)近期未服用治療前列腺疾病的藥物;(4)患者及家屬已知曉研究內(nèi)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前列腺手術(shù)史者;(2)前列腺癌者;(3)尿道狹窄者;(4)膀胱結(jié)石者;(5)傳染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6)嚴重視聽功能障礙者。
1.3 治療方法 患者均在本院行TURP,在此基礎(chǔ)上,對照組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生產(chǎn)]0.2 mg口服,每天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予非那雄胺片(AIAC International Pharma LLC生產(chǎn))5 mg口服,每天1次。2組均術(shù)前2周開始用藥,術(shù)后再用藥4周,總共6周。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前列腺體積、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利用B超測定前列腺體積[6];取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處理,保存于-80 ℃環(huán)境,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IGF-1。(2)尿動力學指標:于患者排尿后經(jīng)造瘺管或尿管測量殘余尿量(RUV);膀胱充盈(憋尿量>150 ml)時,患者站在測定儀上排尿,估算其最大值為最大尿流率(Qmax);選用Laborie尿動力學檢查儀,以0.9%氯化鈉注射液灌注膀胱,40 ml/min,灌注量>150 ml,計算逼尿肌壓力[7]。(3)游離前列腺特異抗原(fPSA)、總前列腺特異抗原(tPSA):以美國BECKMAN公司的DXI800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系統(tǒng)+夾心法檢測fPSA、tPSA水平。(4)泌尿癥狀困擾量表(BS)、國際前列腺癥狀量表(IPSS)、健康調(diào)查量表36(SF-36):BS評分共35分,泌尿癥狀困擾嚴重者分值高;IPSS評分共35分,泌尿癥狀嚴重者分值高[8];SF-36評分共100分,生活質(zhì)量高者分值高。(5)不良反應(yīng):包括頭暈、胃部不適、射精量減少、過敏。
1.5 療效評定標準[9]痊愈:上述癥狀消失,IPSS評分減分率≥90%,尿流量>15 ml/s;顯效:上述癥狀基本消失,IPSS評分減分率60%~<90%,尿流量增加30%;有效:上述癥狀有所好轉(zhuǎn),IPSS評分減分率30%~<60%,尿流量增加10%;無效:尿急、尿頻等癥狀未見好轉(zhuǎn)??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00%,高于對照組的74.00%(χ2=7.441,P=0.006),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前列腺體積、IGF-1比較 用藥前,2組前列腺體積、IGF-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2組前列腺體積、IGF-1水平較用藥前減小或降低,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P均<0.01),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用藥前后前列腺體積、IGF-1水平比較
2.3 尿動力學指標比較 用藥前,2組RUV、Qmax、逼尿肌壓力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2組RUV較用藥前降低,Qmax、逼尿肌壓力較用藥前增加,且觀察組降低/增加幅度大于對照組(P均<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觀察組用藥前后尿動力學指標比較
2.4 fPSA、tPSA水平比較 用藥前,2組fPSA、tPS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2組fPSA、tPSA水平較用藥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均<0.01),見表4。
表4 對照組與觀察組用藥前后fPSA、tPSA水平比較
2.5 BS、IPSS及SF-36評分比較 用藥前,2組BS、IPSS及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2組BS、IPSS評分較用藥前降低,SF-36評分較用藥前升高,且觀察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對照組(P均<0.01),見表5。
表5 對照組與觀察組用藥前后BS、IPSS及SF-36評分比較分)
2.6 不良反應(yīng)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0.00% vs. 14.00%,χ2=0.379,P=0.538),見表6。
表6 對照組與觀察組不良反應(yīng)比較 [例(%)]
BPH是常見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臨床表現(xiàn)包括儲尿期癥狀(如夜尿增多、尿急)、排尿期癥狀(如間斷排尿、排尿困難)、排尿后癥狀(如尿不盡、尿后滴瀝),伴有前列腺增大及膀胱出口梗阻。目前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但存在生長因子學說、炎癥免疫學說、激素—內(nèi)分泌學說、基因調(diào)控學說等假說。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BPH發(fā)生率提升,同時臨床中多數(shù)BPH患者因羞于啟齒,且認為BPH是一種自然衰老現(xiàn)象,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病情遷延,給日常生活造成更大困擾,生活質(zhì)量降低?,F(xiàn)階段主要對BPH患者行外科手術(shù)及藥物治療,手術(shù)包括激光手術(shù)、經(jīng)尿道腔鏡手術(shù)、開放性手術(shù)等[10]。如本研究患者均采用了TURP,其借助單機高頻電熱能切割,不僅能有效止血,還具有凝固層厚、創(chuàng)傷小、熱穿透效應(yīng)高、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能切除增生腺體,同時消除尿路梗阻,但術(shù)后仍會出現(xiàn)急性尿潴留、尿急尿頻等癥狀;另外,由于前列腺解剖位置較深、表面微血管再生能力強及受術(shù)后尿管移動、體位改變、創(chuàng)面損傷等因素影響,容易出現(xiàn)繼發(fā)性血尿,堵塞尿道或膀胱口,因此還需聯(lián)合藥物治療。鄒豐等[11]學者指出,坦索羅辛+非那雄胺適用于BPH患者圍術(shù)期,能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減少術(shù)后RUV,提高鏡下血尿轉(zhuǎn)陰率。
尿動力學檢測依據(jù)流體力學等原理,能評估膀胱功能及逼尿肌功能變化情況。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用藥后,2組RUV較用藥前降低,Qmax、逼尿肌壓力較用藥前增加,且觀察組降低/增加幅度大于對照組,提示聯(lián)合用藥更能改善尿動力學指標。分析原因,坦索羅辛能緩解下尿路癥狀,改善逼尿肌收縮功能,降低尿道阻力,而非那雄胺對前列腺、膀胱頸部、尿道平滑肌均有松弛作用,可減輕膀胱頸出口處梗阻狀態(tài),同時不會影響膀胱逼尿肌收縮,加之還能降低尿道、前列腺平滑肌張力,故可解決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動力學因素,從而緩解排尿障礙,改善尿動力學指標。本研究顯示,用藥后,2組前列腺體積、IGF-1較用藥前減小或降低,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坦索羅辛能高選擇性阻斷前列腺、尿道平滑肌,降低尿道壓力,聯(lián)合非那雄胺時,非那雄胺還能降低雙氫睪酮濃度,提升睪酮水平,抑制前列腺組織細胞增殖,縮小前列腺體積,延緩疾病進展;另外,IGF-1與前列腺體積存在正相關(guān)性,隨著前列腺體積縮小,IGF-1降低。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BS評分、IPSS評分、SF-36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分析原因,非那雄胺生物利用度高,能有效結(jié)合血漿蛋白,且半衰期較長,能通過血腦脊液屏障,故用藥后短時間內(nèi)便能達到濃度峰值,同時完全吸收,可增強療效,盡快改善臨床不適癥狀,提高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顯示,用藥后2組fPSA、tPSA較用藥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主要分泌于前列腺上皮細胞,屬于絲氨酸蛋白酶,是檢測前列腺腫瘤等疾病常用指標,能判斷前列腺良惡性疾病,且與男性生育能力有關(guān),正常男性PSA水平<4.0 ng/ml,若PSA>10 ng/ml,需警惕癌變。另外,多數(shù)PSA可結(jié)合α-ACT,形成復合物PSA-ACT,但仍有部分游離tPSA,而fPSA、tPSA與前列腺疾病密切相關(guān),一旦出現(xiàn)BPH,則fPSA、tPSA顯著提升。采用非那雄胺+坦索羅辛治療時,由于非那雄胺能使前列腺腺體喪失雄激素營養(yǎng),使腺體細胞萎縮及能阻斷睪酮轉(zhuǎn)化為雙氫睪酮,故能抑制fPSA、tPSA表達,恢復激素平衡,取得較好療效。本研究2組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加用非那雄胺不會增加用藥風險。
綜上所述,非那雄胺聯(lián)合坦索羅辛治療BPH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尿動力學指標及臨床癥狀,降低fPSA、tPSA水平,提高生活質(zhì)量,且不良反應(yīng)未明顯增加,安全性高。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