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亭 張云龍
(山東鑫海礦業(yè)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復雜多金屬硫化礦的浮選分離一直以來都是選礦領域的難題之一。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銅、鉛、鋅等礦產資源被大規(guī)模開采利用,導致易選礦石日益減少,銅、鉛共伴生多金屬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越來越受到選礦工作者的重視[1],提高這些資源的回收效率,對保持資源的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具有現(xiàn)實意義[2]。
廣西某礦石屬含銀低銅鉛鋅多金屬復雜硫化礦,黃銅礦多呈不規(guī)則狀,黃鐵礦、磁黃鐵礦、閃鋅礦之間鑲嵌關系復雜,少部分黃銅礦被閃鋅礦包裹。礦石中的銀礦物以輝銀礦為主,粒度為0.001~0.02 mm,與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和方鉛礦緊密鑲嵌,分離選別困難。因此,為綜合回收利用各有價組分,對該礦進行了有價組分綜合回收利用工藝研究,以期為同類礦石的綜合利用提供經驗借鑒。
原礦主要化學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銅、鉛、鋅、銀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表5。
注:Ag、Au含量單位為g/t。
由表1~表5可知,該礦石化學成分極為復雜,可供選礦富集回收的元素主要是銅、鉛、鋅、銀,含量分別為0.56%,0.89%,6.71%,211 g/t,鐵、硫含量分別為25.54%,22.74%,均可綜合利用;銅主要以原生硫化銅形式存在,分布率達94.64%;鉛賦存形式相對復雜,呈方鉛礦產出的硫化鉛占74.16%;鋅賦存形式比較簡單,呈閃鋅礦產出的硫化鋅占97.32%;銀主要以硫化銀的形式存在,其他呈類質同象形式賦存在金屬硫化物中。
試驗設備采用XMB-φ200 mm×240 mm 棒磨機、XMQ-φ240 mm×90 mm 錐形球磨機、φ400 mm×300 mm 鼓型濕式磁選機、XFD 系列掛槽式浮選機、工業(yè)標準套篩。
浮選藥劑采用工業(yè)硫酸、硫酸鋅、硫酸銅、草酸、石灰(分析純)、25#黑藥、乙硫氮、丁基黃藥、戊基黃藥、Z-200(工業(yè)品)、水玻璃、活性炭、MIBC、氯化鈣、2#油(工業(yè)品)。
在未預先磁選選鐵及磁黃鐵礦的條件下,進行了多次全流程閉路試驗,均無法獲得合格品位的銅精礦及鋅精礦。分析影響精礦品位的主要原因是原礦硫含量高達22.74%,除了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輝銀礦外,其他金屬硫化物以黃鐵礦和磁黃鐵礦居多,磁黃鐵礦含量達13.56%,且該礦黃鐵礦可浮性很好,而磁黃鐵礦與鐵閃鋅礦可浮性極其相似,兩者在銅鉛分離閉路及鋅硫分離閉路中很難被完全抑制,始終在中礦循環(huán)和累積。為消除鐵閃鋅礦及磁黃鐵礦對鋅品位的影響,進行原礦直接磁選試驗。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6。
由表6 可知,原礦直接磁選鐵精礦中銅、鉛、鋅、銀回收率分別為8.97%,8.65%,9.92%,40.42%;鐵精礦中金屬互含嚴重,部分有價元素銅、鉛、鋅、銀夾雜,有價元素的回收率受到極大影響。
為提高產品選別指標,進行磁選精礦反浮選試驗。試驗流程見圖2,試驗結果見表7。
注:Ag、Au含量單位為g/t。
由表7 可知,磁選精礦反浮選鐵精礦中銅、鉛、鋅、銀的回收率分別為0.11%,0.20%,0.17%,0.36%,有價元素銅、鉛、鋅、銀夾雜明顯下降。
合適的磨礦細度是由礦石的嵌布粒度和嵌布特性決定的[3],對于粗細極不均勻的銅礦石,要獲得較好的選礦指標,必須使大部分銅礦物單體解離[4],故探索磨礦細度對浮選指標的影響。在ZnSO4用量1 200 g/t、Na2SO3用量500 g/t、捕收劑Z-200用量85 g/t、2#油用量15 g/t的條件下進行磨礦細度試驗。試驗流程見圖3,試驗結果見圖4。
注:Ag含量單位為g/t。
由圖4 可見,當磨礦細度由-0.074 mm70%提高到-0.074 mm85%時,銅精礦品位由5.55%降低到4.29%,銅回收率由60.16%提高到70.02%;進一步提高磨礦細度,銅回收率仍有上升趨勢,但銅精礦品位下降;綜合考慮,磨礦細度選擇-0.074 mm85%。
經濟合理的選礦工藝和藥劑制度對復雜銅鉛鋅礦石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至關重要[5]。選礦藥劑水玻璃具有較強的分散作用,可降低易浮礦泥對銅浮選的影響,同時對方鉛礦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在磨礦細度-0.074 mm85%、ZnSO4用量1 200 g/t、Na2SO3用量500 g/t、捕收劑Z-200 用量85 g/t、2#油用量15 g/t的條件下進行水玻璃用量試驗。試驗流程見圖3,試驗結果見圖5。
由圖5 可見,當水玻璃用量由0 g/t 增加到1 000 g/t 時,銅精礦回收率由66.92%增加到72.09%,說明水玻璃對礦漿具有分散作用,黃銅礦可浮性得到增強;繼續(xù)增加水玻璃用量,銅回收率下降,故水玻璃用量選擇1 000 g/t。
為考查硫酸鋅對優(yōu)先選銅選礦指標的影響,在磨礦細度-0.074 mm85%、水玻璃用量1 000 g/t、Na2SO3用量500 g/t、捕收劑Z-200 用量85 g/t、2#油用量15 g/t 的條件下,進行硫酸鋅用量試驗。試驗工藝流程見圖3,試驗結果見圖6。
由圖6 可見,隨著硫酸鋅用量的增加,銅精礦銅品位由3.08%提高到3.75%,銅回收率由73.33%下降到69.22%,當硫酸鋅用量大于1 200 g/t 時,銅精礦回收率呈現(xiàn)大幅度下降趨勢;綜合考慮,硫酸鋅用量選擇1 200 g/t。
亞硫酸鈉是閃鋅礦、黃鐵礦的有效抑制劑,對方鉛礦亦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為有效提高銅精礦品位,并降低鉛互含量,在磨礦細度-0.074 mm85%、水玻璃用量1 000 g/t、ZnSO4用量1 200 g/t、捕收劑Z-200用量85 g/t、2#油用量15 g/t 的條件下,進行亞硫酸鈉用量試驗。試驗工藝流程見圖3,試驗結果見圖7。
由圖7 可見,當亞硫酸鈉用量由0 g/t 增加到500 g/t 時,銅精礦銅品位由2.09%提高到3.64%,銅回收率由72.65%增加至73.56%,繼續(xù)增加亞硫酸鈉用量,銅回收率降低;綜合考慮,亞硫酸鈉用量選擇500 g/t。
Z-200 是選擇性良好的銅礦物捕收劑[6],對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等硫化礦捕收能力較弱。為考查捕收劑Z-200用量對銅浮選指標的影響,在磨礦細度-0.074 mm85%、水玻璃用量1 000 g/t、硫酸鋅用量1 200 g/t、亞硫酸鈉用量500 g/t、2#油用量15 g/t 的條件下,進行銅粗選捕收劑Z-200用量試驗。試驗工藝流程見圖3,試驗結果見圖8。
由圖8 可見,當Z-200 用量由25 g/t 增加到85 g/t時,銅精礦銅品位由4.15%降低至3.55%,銅回收率由62.11%提高至73.65%;當Z-200用量繼續(xù)增加,銅回收率仍有所上升,但銅精礦銅品位下降;綜合考慮,銅粗選Z-200用量選擇85 g/t。
通過試驗研究,確定優(yōu)先選銅后,銅掃選尾礦采用1 粗3 精1 掃流程選鉛,鉛掃選尾礦通過1 粗2 精1掃混浮鋅、硫,鋅硫混浮精選2 精礦通過1 粗3 精2 掃流程分離鋅、硫。詳細的條件試驗確定了鉛、鋅、硫的最佳藥劑制度,鉛粗選石灰用量2 000 g/t、硫化鈉用量500 g/t,25#黑藥+乙硫氮用量(20+60)g/t、2#油用量15 g/t,鋅硫混浮粗選硫酸銅用量800 g/t、丁基黃藥用量500 g/t、2#油用量15 g/t,鋅硫分離粗選石灰用量4 000 g/t。
在條件試驗的基礎上進行全流程閉路試驗,試驗流程見圖9,試驗結果見表8。
由表8 可知,閉路試驗得到了銅品位16.29%、銅回收率61.23%的銅精礦,銅精礦中銀品位1 807.94 g/t,銀回收率17.63%;鉛品位20.34%,鉛回收率54.13%,銀品位3 741.31 g/t,銀回收率37.21%的銀鉛精礦;鋅品位46.92%,鋅回收率88.14%的鋅精礦;獲得的選礦指標較好,達到了綜合回收有價組分的目的。
注:Ag含量單位為g/t。
(1)廣西某含銀低銅鉛鋅多金屬硫化礦礦物組成較為復雜,屬于含銀低銅鉛鋅復雜難選硫化礦,可供選礦回收的元素是銅、鉛、鋅、銀。黃銅礦多呈不規(guī)則狀,黃鐵礦、磁黃鐵礦、閃鋅礦之間鑲嵌關系復雜,少部分黃銅礦被閃鋅礦包裹。礦石中的銀礦物以輝銀礦為主,與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和方鉛礦緊密鑲嵌,分離選別困難。
(2)采用預先回收磁鐵礦工藝,去除大部分磁黃鐵礦,更有利于后續(xù)硫化礦浮選穩(wěn)定,獲得較好的銅精礦、鋅精礦等品位與回收率指標。
(3)磨礦細度試驗表明,銅粗選較適宜的磨礦細度為-0.074 mm85%,主要原因是浮選采用高選擇性捕收劑Z-200作為黃銅礦捕收劑,對黃銅礦單體解離度的要求相對較高。
(4)采用磁選—銅鉛優(yōu)先浮選—鋅硫混浮—鋅硫分離工藝試驗,可得到銅品位16.29%、銅回收率61.23%的銅精礦,銅精礦中銀品位1 807.94 g/t,銀回收率17.63%;鉛品位20.34%,鉛回收率54.13%,銀品位3 741.31 g/t,銀回收率37.21%的銀鉛精礦;鋅品位46.92%,鋅回收率88.14%的鋅精礦;獲得了較好的選礦指標,達到了綜合回收有價組分的目的,對保持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