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以來,多家歐洲、日本和韓國汽車品牌相繼停止了生產(chǎn)和出口,供給不足導致俄羅斯2022年新車銷量暴跌58.8%至68.7萬輛。這也給中國車企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2022年,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從此前的9%增至37%。今年俄羅斯銷量排名前五的品牌中有4家為中國品牌,分別為哈弗、奇瑞、吉利和長安。
多個品牌退出市場帶來的供需失衡,還導致俄羅斯汽車產(chǎn)品售價普遍上漲。根據(jù)俄羅斯當?shù)仄嚲W(wǎng)站信息,俄烏沖突前,拉達的平均售價約為5萬元左右,2023年一度漲至10萬元上下。中國品牌汽車在俄烏沖突后,售價也出現(xiàn)了較快上漲。目前,中國汽車品牌的產(chǎn)品售價整體平均價格為27萬元。
俄烏沖突前,俄羅斯一年進口汽車的規(guī)模為120萬輛左右,歐美等外資品牌撤出后下降到60萬輛左右,其中中國品牌占比為80%左右。而在過去,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進口車中的占比僅為10%左右。對中國品牌來說,俄羅斯仍有市場空間但會競爭很激烈。此外,歐美外資品牌未來也可能會重回俄羅斯市場,這也給中國品牌帶來不確定性因素。
(摘自《第一財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