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陳老師:本單元課文《花之歌》中,作者把自己變成了花,以花的視角描繪了四季更迭花開花落的景象。作者在花的世界中,運用花的語言,表達花的情感,實現(xiàn)了一場奇妙的變形之旅。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機會,把自己變成另一種事物,你最想變成什么?為什么呢?
文君:我想變成一只螞蟻,因為我想看看螞蟻分工勞作的場景,和螞蟻伙伴們一起去樹洞里探險。
阿呆:我想變成一朵云,和風姐姐捉迷藏,在彩虹橋上蕩秋千,與其他云朵組團旅游,飄到南極看企鵝……
陳老師:你們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選擇任何一種事物作為變形后的新身份。雖然習作對變形對象沒有限制,但建議大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熟悉的事物,這樣展開想象時才會有話可說。
文君:老師,變形后的我們是不是也一樣有情感,可以說話,可以唱歌,還可以有豐富的心理活動呢?
陳老師:對,變形后的新身份是具有“人性”的。但與此同時,千萬別忘了保留變形后新身份本身該有的“物性”,比如你變?yōu)槁窡?,可以去看、去聽、去感受在你面前發(fā)生的喜怒哀樂的故事,但是你不能移動。如果路燈移動了,就違背了常理,讀起來會讓人覺得不可信。我們在明確了新身份的特點后,就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你們準備從哪些方面展開呢?
阿呆:我變形的過程、變形后發(fā)生了什么……
陳老師:變形后的你可能會參加一場冒險,或經(jīng)歷一次奇遇……這是本次習作的重點,要求我們寫詳細一些,我們應該怎么寫呢?
文君:“千古文章意為先”,先立意再想象。本次習作看似沒有對變形的對象、變形后的經(jīng)歷提出要求,但如果放任自己的想象,做一些危害社會、滿足私欲的事,那是絕對不行的。所以,本次變形一定要好玩兒有趣、正面積極,如果有一定的哲理性、啟發(fā)性就更好了。
阿呆:故事情節(jié)曲折,才能引人入勝。我試著提取關鍵詞,對課本中變身螞蟻和路燈的例子,畫出了相應的“變形記”情節(jié)推進圖。
陳老師:遞進式的情節(jié)圖提示我們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并列式的情節(jié)圖注重寫清楚變形后的所見、所聞、所感。大家可以像阿呆一樣,在寫作前試著畫出自己“變形記”的情節(jié)圖。
文君:我們還可以向課文《花之歌》學習,運用擬人、排比、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以花的視角,生動形象地寫出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質追求。最后一段,從“我”聽的、看的、想的、做的幾方面表達自己的感受??梢姡\用多種修辭手法,抓住變形后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便能將重點部分寫詳細。
陳老師:“題好文一半”,好的題目簡潔、醒目、新穎,能吸引讀者目光。題目中可以強調變形的事物,也可以突出感受、地點、時間等關鍵詞,還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其他方式擬題。
阿呆:謝謝老師,我不僅明確了變形后新身份的特點,還能從新身份的角度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并設置了曲折的情節(jié)……我得趕快去寫我的變形之旅了!
寫作小貼士
明確“變”之特點:賦予“人性”,保留“物性”
想象“變”之經(jīng)歷:豐富合理,主題積極
詳寫“變”之重點:情節(jié)曲折,多法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