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諾
有人喜歡登泰山,體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有人喜歡游西湖,感受“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驚艷;有人喜歡去桂林,享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愜意,而我獨愛鐘靈毓秀的老君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崩暇阶湓诤幽鲜÷尻柺袡璐h,因老子到此歸隱修煉而聞名。
正逢假期,我們一家人來到老君山游玩。一進山門,我遠遠地望見巨大的老子銅像。老子端坐在大青牛背上,抬頭凝視著遠方,若有所思。汽車緩緩前行,一棵棵郁郁蔥蔥的大樹映入眼簾,樹下的小草綠油油的,一朵朵別致的小花點綴其間,甚是可愛。一只小松鼠躥出來跳到路中央,看了看我,倏地鉆進樹林沒了蹤影。
我們乘坐纜車,來到十里畫屏。放眼望去,花崗巖峰林奇觀讓我目不暇接:看,這座山峰好像一位落入凡間的仙女,正翩翩起舞,裙袂飛揚;那座山好像一位采藥歸來的老者,捋著長須,慈眉善目;那兩座低矮的山峰好像兩個嬉戲的頑童,你追我趕,不亦樂乎……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隨著我們腳步的挪移,山峰的形態(tài)竟然在不斷變化:瞧,仙女變成了翱翔藍天的雄鷹,老者變成了挑戰(zhàn)極限的攀巖者,兩個頑童變成了一位羊媽媽在慈愛地舔著小羊的額頭……真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里步移景異,步步皆景,不愧是著名的“十里畫屏”!
登上山頂,我們沿著山脊向老君山的主峰———馬鬃嶺前進。周圍云霧繚繞,路在云中行,云把路來藏。登頂后,可見山頂?shù)谋泵娲A⒅鸬睿鹕姆宽斣陉柟獾恼丈湎蚂陟谏x,為群山環(huán)繞的老君山增添了一份神圣的色彩。
站在金殿望云海,我們仿佛置身于仙境。茫茫云海,像鵝絨一般蓬松,如煙霧繚繞?;秀遍g,我猶如來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宮,只見孫悟空一腳蹬翻煉丹爐,一躍而出,露出火眼金睛。
世上怎會有這樣好的去處呢?真是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君山盛世顏!
運用對比及排比的手法開篇,點明推薦的好地方,很巧妙。
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描寫沿途美景,融情于景,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十里畫屏”移步換景、步步皆景的特點。
由眼前的云海聯(lián)想到《西游記》中的情節(jié),為老君山的美景增添了故事性。
結尾反問句加感嘆句,直接抒情,表達對老君山的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