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谷穗
(貴州省石阡縣大沙壩鄉(xiāng)農(nóng)業(yè)服務(wù)中心,貴州 石阡 555102)
栽培黃桃的土質(zhì)必須是未受到過污染的,盡可能選取深土層、高地勢的地塊。在正式開始種植之前,應深耕種植土地,深度應為25~30厘米,廂寬為1~1.2米,長度為8~10米。另外,還應科學恰當?shù)靥幚硗恋?,使其能夠達到黃桃發(fā)芽的需要,一般狀況下,需要每畝施加200~300公斤的鈣鎂磷肥,或施加1.5~2噸的農(nóng)家肥,且應預先在苗圃當中挖好排水溝。
一般培育黃桃苗木的主要方式為砧木苗嫁接,最為常見的砧木選種就是毛桃。在層積處理完桃核后,取出桃仁對其幼芽進行催發(fā)處理。種植黃桃的時間一般在每年3月下旬,播種完種子之后應加大管理水肥的力度,以此提升其存活率。嫁接苗木技術(shù)主要有芽頭嫁接、丁字形嫁接兩種技術(shù);其中丁字形嫁接技術(shù)的操作更便捷,時常被運用于大面積黃桃嫁接中。接穗應首先選取具有良好綜合性的種類。另外,還需要確保接穗部分沒有病蟲害。應在6月上旬、8月中旬以及9月下旬分別開展接芽工作,采取丁字形苗木嫁接技術(shù)可以在本年出圃,在這一過程中應注意定時修剪萌芽,提升其出芽率。嫁接芽頭之后,本年會變成幼苗的半成品,翌年春季應剪砧距離結(jié)芽大概0.5米的部位,精心培育完成嫁接的幼苗。在進行培育工作期間,利用麥糠、玉米秸稈、干草等混合料,覆蓋樹冠下位置,厚度應確保在10~15厘米,之后還應將土覆蓋在其表面上。
定植幼苗之后,距離地面60~80厘米的位置進行剪截,定干剪口下25~30厘米內(nèi)留7~10個飽滿葉芽,同時抹去整形帶下面的芽。黃桃具有很強的萌芽力,幼樹期利用抹芽的方式來培育優(yōu)質(zhì)的主、側(cè)枝。生長一個月之后,樹苗就會長出許多葉芽。在定干剪口下留出較為均勻的3~4根主枝,控制其他扭梢生長,其他旺長枝應重復摘心。從次年萌芽之后開始,應疏除樹干上的葉芽,選擇主枝兩側(cè)的萌芽,間隔是15厘米。冬天應短截主枝的延長枝,留下55~60厘米,剪口取外芽。次年修剪的時候應短截所有主枝的延長枝,留60厘米,同時在距離主枝40~50厘米的位置留第一級側(cè)枝,并在其40厘米位置進行短截處理。第三年修剪過程中繼續(xù)短截延長枝,同時在距離第一側(cè)枝50厘米的位置留第二級側(cè)枝;所有主枝上留的同級側(cè)枝應確保方位相同,而相同主枝上下級側(cè)枝需處于對立面。另外,側(cè)枝的生長勢頭不能強于主枝的延長枝,長度也不可超過延長枝,同時應在主、側(cè)枝上留出多的枝組與小枝。后續(xù)每年根據(jù)上述的方式,持續(xù)科學修剪樹木形狀,留垂枝條,將旺長枝條進行疏除,以此確保次年能夠順利結(jié)果且提高產(chǎn)量。
應對新定植一到兩年的苗木進行薄肥勤施,當樹苗開始萌芽之后,要想加快發(fā)葉抽梢,應增施一次氮肥,所有樹苗增施20克的氮肥,一個月后再施加一次。秋天落葉之后應將有機肥作為主要基肥,所有樹苗施加10~15公斤的有機肥,0.1~0.2公斤的尿素,1公斤的過磷酸鈣。樹苗萌芽后通常一星期澆一次水,持續(xù)澆3~4次。秋天對土地進行深翻處理,深度20~30厘米。萌芽之前通常施加氮肥,1畝桃園施30~40公斤的尿素。利用穴施的方式增施氮肥,所有樹苗挖4~5個深度為20厘米的施肥穴。春天成齡樹萌芽之前應第一時間澆水,使土壤維持良好的濕潤度。果實膨大期應增施化肥,每畝施加30~40公斤的復合肥,可使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給葉片施肥。這一期間要多澆水,倘若出現(xiàn)高溫干旱的情況,應第一時間進行灌溉,最好在早、晚完成灌水。
黃桃新梢在生長期間如果遇到多雨季節(jié),新梢非常旺盛,不容易結(jié)花,不僅要修剪控梢,還應使用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來促進成花,通常在6月中下旬進行促花,通過159/5多效唑200~250倍液噴灑葉片,噴到樹冠滴水即可,半個月之后噴第二次,能夠很好的控梢和促花。對于成年結(jié)果樹,需要在落花之后新梢十厘米時,采用15多效唑200~300倍液噴灑一次,10天之后再噴一次就可以了。倘若需擴展樹冠以及控梢,可以通過土施多效唑的方式,最好在落葉到新梢萌芽期間完成,根據(jù)樹冠投影范圍,1平方米使用15多效唑2~5克均勻混合細沙,在樹冠滴水線附近挖環(huán)狀溝施加,澆水之后土壤覆蓋。
需要在花落之后兩個星期到硬核期之前完成疏果。具體操作為:由里到外,從上至下,先疏除病蟲、畸形、較小的果實,之后是無葉枝的果、朝天果,留下果枝兩側(cè)、向下生長的果;相同果枝上的果實間距是4~5厘米,果枝較長留3~4個果實,中枝留2~3個果,花束狀、短果枝不留或留一個果。
對黃桃造成危害的病害主要包括流膠病、縮葉病、炭疽病等,蟲害包括食心蟲、蚜蟲以及天牛等。對黃桃病蟲害的防治應嚴格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首先是增強對樹體的管控,控制化肥用量,多用有機肥與麩肥,科學修剪樹體,確保樹冠具有良好的通風性和透光性,提升其抗性。恰當負載保證樹體健壯,利用清除枯葉、剪除病蟲枝、捕捉天牛等防治措施來控制病蟲害的出現(xiàn);其次是針對病蟲害的生物學特征,通過黃板、黑光燈、糖醋液等方式對害蟲進行誘殺。在防治桃蛀螟方面,可以在果園四周種植相應的引誘性植物,比如早熟或晚熟的向日葵,來引誘害蟲集中于花盤上面產(chǎn)卵,從而降低對果樹的損害?;蚴菓覓煨砸T劑、糖醋罐等對成蟲進行誘殺,糖醋水成分是紅糖、水、敵百蟲、醋,配比分別是6∶10∶0.1∶3;最后是針對防治病蟲害的具體特征,大面積噴灑礦物源以及生物源的農(nóng)藥。落葉之后到萌芽之前各噴灑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以此消滅各類蟲害。
黃桃開花到落葉期間,可以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是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防治炭疽病。對于細菌性穿孔病,可以使用75%農(nóng)用鏈霉素2500~3000倍液持續(xù)噴灑2~3次。對于流膠病,應先將膠體刮除,然后再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涂抹病斑。食心蟲、蚜蟲等使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進行防治。噴灑藥物的時候需要做到細致、及時、全面,藥劑防治過程中最好進行葉面肥噴施,這樣效果會更理想。
還可以采取果實套袋的方式, 避免成蟲在果實上產(chǎn)卵對其產(chǎn)生危害。當成蟲進入產(chǎn)卵高峰期和孵化盛期時,可噴灑50%的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或是2.5%的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進行防治。注意在桃果硬核之前,噴施敵敵畏、樂果和敵百蟲等藥劑會起到極強的疏花疏果效用,嚴禁在硬核前使用;給桃樹應用波爾多液,會導致葉片穿孔嚴重且大量落葉;桃樹對石硫合劑的敏感度較高,通常在果樹發(fā)芽之前使用此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