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為了迎接全新的2024年,全球各大博物館都推出了異彩紛呈的跨年大展。觀眾既可從中感受人類文明的璀璨歷史,也可領(lǐng)略當代文化的風情與魅力,更可在跨越歷史長河的時空對話中,感受東西方文化的異同與交流。
據(jù)考,“博物館”這個概念最早是晚清著名報人王韜從英語單詞“museum”翻譯過來的,不過他將其翻譯成“博物院”,而不是現(xiàn)在更常見的博物館。至于“museum”一詞,根據(jù)《不列顛百科全書》的說法,源自希臘語,意為“繆斯的座位”,指的是討論哲學或沉思的場所,所以博物館最初是與人對于知識的學習和討論聯(lián)系在一起的。
現(xiàn)代意義上,我們所熟知的以收藏各種文物并且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誕生于18、19世紀左右的歐洲,在這類“museum”里,人們不再只是“討論”和“沉思”,而是直接面對具體的對象來學習和討論知識。參觀者可以在搜羅古今的文博場館,“佐讀書之不逮,而廣其識也”,而這也是現(xiàn)在的人們到博物館去參觀的目的所在——見世界、見自身。
從這一角度來說,在博物館游歷的同時,我們正在完成哲學史上有關(guān)“我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的終極叩問。本期,我們精選了國內(nèi)外各4個涵蓋不同歷史時期和藝術(shù)類型的重磅跨年展,期待在開年之際,與廣大讀者以藝術(shù)品和文物為載體,同古人和藝術(shù)大師來一場值得長久回味的靈魂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