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枝,徐永敏,高翔
福州市第一醫(yī)院產科,福建福州 350004
初產婦由于缺乏分娩經驗,容易出現焦慮情緒,影響睡眠,對分娩造成不良影響[1-2]。需要重視初產婦分娩護理研究,提高護理效果,對初產婦睡眠與情緒進行改善,為產婦與胎兒生命健康提供一定保障[3]。常規(guī)護理模式下雖然能夠促進分娩,但是護理效果得不到提升,不良妊娠結局與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得不到有效控制,降低預后,不能滿足產婦護理需求[4]。隨著現代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不斷發(fā)展,自由體位、溫柔分娩理念、一對一陪伴式助產護理等多種新型護理手段逐漸應用到臨床分娩護理中,并取得了不錯效果,這為初產婦護理研究提供了新方向[5]。本研究隨機選取2022 年1—12 月福州市第一醫(yī)院產科收治90 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本院產科收治的90 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配法分為兩組,每組45 例。兩組初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表1 兩組初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①單胎頭位初產婦;②臨床資料完整初產婦;③認知與意識處于正常狀態(tài)初產婦;④初產婦及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者;②同時合并其他疾病者;③子宮手術史者。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①采取口頭講述方式告知初產婦及家屬相關注意事項,做好分娩準備;②分娩過程中對宮口打開情況進行觀察,指導產婦保持膀胱截石位,監(jiān)測胎心并進行記錄;③按照標準進行呼吸指導、用力指導,如果發(fā)現經陰道順產存在困難,需要取得產婦同意,進行剖宮產或者陰道側切。
觀察組實施自由體位結合溫柔分娩理念的一對一陪伴式助產護理:①當產婦入院后,需盡快分配1 名助產士,助產士需收集產婦基礎資料,指導并輔助產婦完成相關檢查,耐心、詳細解答疑問,盡快構建良好關系,增強產婦信任感,便于后續(xù)護理順利開展。②產前,助產士需要結合產婦實際情況,將相關健康知識整理并制作為幻燈片,通過動畫展示分娩過程,同時詳細講解注意事項;將相關營養(yǎng)知識、體質量管理知識、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分娩影響因素、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與處理方法等知識制作為短視頻進行播放,提高分娩認知度,減輕不良情緒;一對一指導盆底肌肉訓練、孕婦瑜伽,通過示范講解幫助產婦掌握拉瑪澤減痛分娩技術,讓其學會神經肌肉控制方法、不同產程呼吸技巧;講解不同體位可產生的作用,包括可糾正胎位異常、促進宮縮、減輕宮頸水腫、糾正骨盆傾斜度、減輕分娩疼痛等,指導自由體位訓練,提高其分娩信心;強調保持良好睡眠狀態(tài)對自身與胎兒重要影響,利用音樂冥想、穴位按摩、呼吸練習等技巧促進入睡,維持房間安靜舒適狀態(tài),改善睡眠質量。③分娩過程中,結合產婦意愿讓其選擇自由體位,對胎位、宮縮、胎先露以及宮口情況等進行觀察,注意盡量減少陰道檢查次數;產前改善產房環(huán)境,確保產房溫度、濕度、光線等均處于舒適狀態(tài),對產婦進行語言關懷,利用聊天引導產婦放松;鼓勵產婦通過在待產室內走動、或者讓產婦將床欄作為支撐點搖擺臀部、雙手趴在椅背坐下、將雙腿分開跪在矮床墊上、雙手抓住扶椅將腿分開蹲在地上等體位促進宮口打開;在宮口2~3 cm(胸式呼吸)、宮口4~8 cm(淺而慢的加速呼吸)、宮口9~10 cm(淺呼吸)等不同階段指導產婦正確呼吸,如果產婦存在便意但是宮口未全開,指導進行哈氣或者吹蠟燭進行調整;當陰道口自然擴張后提醒產婦屏氣用力,并給予語言或者肢體上的鼓勵,及時向其反饋分娩情況;分娩時應調暗病房燈光,醫(yī)務人員之間保持低聲交流;當胎頭撥露后需要對產婦進行持續(xù)鼓勵,完成分娩后即刻告知分娩成功,讓母嬰皮膚接觸,當臍帶搏動消失后斷臍,指導產婦盡早吸吮、開奶;對于會陰撕裂等不良情況,應進行適當麻醉減輕疼痛感。④產后,在產房停留2 h 期間,助產士需密切關注產婦情況,告知產婦產后注意事項;當產婦逐漸恢復后,將產后飲食、衛(wèi)生相關注意事項以及母乳喂養(yǎng)知識等打印為手冊給予產婦,或者制作為短視頻,讓產婦觀看,并進行解說;與家屬進行交流,強調其對產婦心理狀態(tài)重要影響,告知家屬應多陪伴、關心產婦;全程指導產婦喂養(yǎng),輔助產婦照護嬰兒,對產婦演示并詳細講解乳房護理知識,指導產婦正確按摩乳房、清潔乳房;提醒產婦及時更換衛(wèi)生巾與內褲,觀察是否存在大出血,并進行及時處理。
①評估兩組初產婦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進行評定,涵蓋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等評估項目,總分0~21 分,睡眠質量較好為0~<6 分,睡眠質量還行為6~<11 分,睡眠質量一般為11~<16 分,睡眠質量很差為16~21 分。
②對兩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與總產程時間進行記錄與比較。
③對兩組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記錄。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早產、新生兒窒息等。并發(fā)癥包括胎膜早破、羊水栓塞。
④對兩組產婦分娩自控感進行評估,利用分娩控制量表進行評定,共29 個條目,各個條目分別1~7 分,總分值為29~203 分,分值與產婦控制感良好狀態(tài)成正比。
⑤對兩組產婦疼痛感進行評估,利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進行,1~10 分,0 分為無痛,1~<4 分為輕度疼痛,4~<8 分為中度疼痛,8~10 分為重度疼痛,分值與產婦疼痛感強烈程度成正比。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低于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初產婦睡眠質量比較[(),分]
表2 兩組初產婦睡眠質量比較[(),分]
?
觀察組不同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初產婦不同產程時間比較[(),min]
表3 兩組初產婦不同產程時間比較[(),min]
?
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初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分娩自控感評分高于對照組高、視覺模擬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初產婦分娩控制量表評分、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比較[(),分]
表5 兩組初產婦分娩控制量表評分、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比較[(),分]
?
觀察組胎膜早破發(fā)生率、羊水栓塞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初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隨著研究發(fā)展,自由體位分娩在自然分娩中的優(yōu)勢得到證實,可讓分娩更為自然,能夠避免傳統臥床待產延長產程、助產中使用產鉗與胎吸助產,減少縮宮素用量,減輕產婦不適感[6]。一對一陪伴式助產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主要是指由一名專職助產士負責制訂產婦產程全過程護理工作,對分娩過程進行專業(yè)指導,有助于減輕產婦緊張、焦慮情緒,改善睡眠狀態(tài),增強分娩信心,縮短產程[7]。同時,助產士將溫柔分娩理念充分融入到護理中,讓產婦感受到自身自我價值,引導其樹立信念,給予充足耐心與信心,合理利用音樂冥想與按摩方式幫助放松;產后立即讓產婦與嬰兒皮膚接觸,鼓勵母乳喂養(yǎng),對嬰兒與產婦產生積極影響[8]。
與常規(guī)護理模式相比,結合自由體位、溫柔分娩理念、一對一陪伴式護理開展初產婦護理工作,能夠達到減輕產婦不良情緒、減少應激反應、縮短產程的目的,可提高睡眠質量,減輕分娩中生理痛苦,提升護理效果[9]。在初產婦中實施結合自由體位、溫柔分娩理念、一對一陪伴式護理,通過加強助產士培訓管理,不斷提升助產士專業(yè)水平,確保助產士均掌握各種自由體位知識、溫柔分娩理念與護理方法、一對一陪伴式護理技術、專科護理技巧等,保證護理質量[10]。結合文中研究結果,觀察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8.45±0.58)分,低于對照組的(10.14±1.10)分(P<0.05)。這與林綠等[11]研究中產婦接受自由體位等護理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9.12±1.11)分,低于接受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的(12.35±1.41)分(t=15.691,P=0.001)的結果一致。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總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為2.22%,低于對照組的11.11%,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是由于產婦年齡較大、存在不良生活習慣、孕期缺乏鍛煉導致。觀察組分娩控制量表評分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視覺模擬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胎膜早破發(fā)生率、羊水栓塞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是因為產婦孕期營養(yǎng)素缺乏、生殖道感染、胎位異常、頭盆不稱、宮腔壓力過高等影響引起胎膜早破;分娩過程中產婦會出現不同程度宮頸裂傷導致羊水通過損傷血管進入母體血循環(huán)引起羊水栓塞。同樣證實,給予初產婦溫柔分娩理念的助產士陪伴結合產時自由體位干預,可改善睡眠質量。在初產婦入院后立即安排助產士,由助產士負責初產婦分娩全過程護理指導工作,輔助產婦完成相關檢查;優(yōu)化健康宣教方式,讓產婦對產前、分娩過程中、產后相關注意事項有一定了解,明白自由體位與一對一陪伴式護理的優(yōu)勢,與產婦構建良好關系,避免產婦過于擔憂,告知產婦保持睡眠重要性,分享睡眠小技巧,提高睡眠質量[12-13]。分娩過程中讓產婦自主選擇體位,改善骨盆、骨骼排列,增加骨盆徑線,降低難產率;增加宮縮頻率、持續(xù)時間和強度,減少藥物使用,縮短產程,提高分娩自控感,減少產后出血;改善子宮-胎盤血流,增加胎兒氧供,降低新生兒窒息率;提高產婦感覺舒適度,減輕分娩疼痛感,改善妊娠結局,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4-15]。另外,在實際護理中,需要分析引起不良妊娠結局與并發(fā)癥因素,包括產婦年齡較大、存在不良生活習慣、孕期缺乏鍛煉、孕期營養(yǎng)素缺乏、生殖道感染、胎位異常、頭盆不稱、宮腔壓力過高、分娩過程中宮頸裂傷等,針對這些因素盡早采取護理措施,從而對不良妊娠結局與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進行合理控制。
綜上所述,自由體位結合溫柔分娩理念的一對一陪伴式助產護理可改善初產婦睡眠質量,縮短各個產程時間,改善不良妊娠結局,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提高初產婦分娩自控感,減輕痛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