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民
1 200多年前,湖南永州境內,下了一場漫天大雪。一位在江邊垂釣的漁翁寫下:“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他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有人會質疑,永州屬于南方,真的下過這么大的雪嗎?在書信《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柳宗元自述:“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也就是元和二年(807年),永州的確下了一場大雪。這是大自然的奇景,也很可能觸發(fā)了柳宗元構思《江雪》。
《江雪》全詩僅僅20個字,卻呈現出一幅幽靜寒冷的江天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千鳥飛絕,萬徑蹤滅,而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中,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兒時學課文,我被《江雪》的絕美意境吸引——天地之間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如此清高,性格如此孤傲。但后來才發(fā)現,這還是一首藏頭詩,如果把每一句詩的開頭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
柳宗元才30多歲,為什么白發(fā)蒼蒼像個老漁翁,又為何如此孤獨呢?明明在這之前,柳宗元可謂春風得意:21歲進士及第,而后一路高歌,平步青云。因為有機會與官場上層人物交流,柳宗元逐漸萌發(fā)了改革的愿望,成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但由于保守勢力與宦官的聯合反攻,致使“永貞革新”失敗。隨后,柳宗元被貶永州。
柳宗元不想低頭,也不想認輸,但要命的是有“南荒”之稱的永州生存環(huán)境極其惡劣,以至于他年邁的母親、年幼的女兒、體貼的妻子相繼去世。更可悲的是,一場大火燒掉了他的住所,也差點要了他的命。跌跌撞撞爬起來的柳宗元,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于是,永州這場大雪夾雜著他職業(yè)上的“大雪”,在生活的“暴風”中紛紛揚揚,落成了《江雪》中的孤獨。
柳宗元在永州生活的10年,是他人生的低谷,卻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最輝煌的10年?!读訓|全集》的540多篇詩文中,317篇創(chuàng)作于永州。公元819年,經歷了太多苦難的柳宗元在柳州逝世。其實這一時期,唐憲宗正大赦天下,他本可以回到長安,但是終究沒能回得去,永遠地留在了柳州。
在柳州時,柳宗元一定沒忘記過永州那場大雪——萬籟俱寂的寒雪天,一個老漁翁獨自駕著一葉扁舟,清江孤影,江雪獨釣??伤降揍灥氖鞘裁茨??或許,真的是兩條魚。然后,他可以喜滋滋地提回家,家人閑坐,燈火可親;也可以樂呵呵地提到好朋友家,紅泥小火爐,共飲一杯酒。可惜,這些都沒有,他只有孤獨……
所幸這份孤獨沒有摧毀柳宗元,相反,他在孤獨里尋求到解脫的方法。于是,這份孤獨變成一團火:不管如何不幸,都要認真活下去并實現價值。這團火,在溫暖柳宗元的同時,也點亮了其他人的心燈,蘇軾就是其中一個。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00多年后,蘇軾被貶,他身邊常帶有柳宗元的詩集。蘇軾不但在柳宗元那里學到了他作詩的風格與禪意,而且因為相同的遭遇和情感,接過了柳宗元點燃的一團火——他學會了寵辱不驚,坦然面對成??;學會了如何排解憂傷,擺脫外物。所以,蘇軾變成了蘇東坡。
那么,翻開柳宗元的詩集,你能在永州那場大雪里,那次寒江獨釣中,找到那團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