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
院子外落了一層雨,很薄。
我推開門,循著鳥鳴的方向,在山間小徑漫步,小路兩旁栽了桂花樹,連同山上都栽滿了。我閉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一口,桂花的香直擊心田,沁透心脾。
少時,夜幕沉下來之時,漆黑一片,屋內(nèi)有燭光和爐火,火焰跳動著,幾個小孩就纏著祖父講故事,講外面的世界,講星星和月亮,還有許多許多。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是我們最喜歡的故事。只是,那時候我們不知道吳剛因何而日夜不息地砍伐桂樹,只覺得他好可憐。
后來,我讀到楊萬里寫桂花的詩句:“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宾畷r,胸中盈滿了美好和芳香,使我回想良久。原來,在月宮砍伐桂樹的吳剛,不覺間將桂樹移栽到了人間,城市、鄉(xiāng)村、山間,桂月一到,滿城的芳香四溢。人們深吸一口就覺得美好,人間值得。
有桂花的十月是豐饒的,如一粒粒粟米藏于碧葉間,可觀、可聞、可食。桂花釀的酒,醇美,想象其中滋味,便想做個酒徒,小酌幾杯。桂花做的糕點,味道香甜,咬上一口就是整個秋天的甜。
若論容貌,桂花其貌不揚,獨獨以香驚艷世人。
李漁說:“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樹乃月中之樹,香亦天上之香也?!惫鸹ǖ南悛氄荐楊^,芳香常常飄進(jìn)詩人的詩詞中。
靈隱寺的桂花開了。宋之問在杭城,恰逢人閑時節(jié),正好去城西郊外的靈隱寺游玩,看著滿樹的桂花,不禁感慨:“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許是還未走到靈隱寺,就已經(jīng)嗅到了靈隱寺的桂花飄香。
桂花的花骨朵小如粟米,顏色也不艷麗,小小的簇?fù)碓谥︻^,濃烈的香儼然成了贏取名聲特別的魂。曹雪芹在《紅樓夢》里描寫王熙鳳時,寫道:“不見其人,先聞其聲。”而用在桂花身上就是:“不見其容,先聞其香。”
宋人常喜焚香,而到丹桂飄香時節(jié)就會收起焚香的爐?;蛟谟旰螅蛟诖箫L(fēng)止息時,宋人收集桂花,做成香囊,捧在手心就勝去焚香無數(shù)。
梅花是孤傲地對抗風(fēng)雪,菊花是遠(yuǎn)離塵世的清幽,桂花是其貌不揚卻清香溢遠(yuǎn),是實實在在的,眾人皆喜愛之。它的香在味蕾里,在嗅聞之間,就可俘獲人心。李清照是這樣寫桂花的:“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yuǎn)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p>
明月和桂花就像孿生兄弟,常常一同出現(xiàn)在詩人的詞句里。戴復(fù)古寫道:“金谷園林知幾家,競栽桃李作春華。無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間種桂花?!碧依钪皇窃苑N在普通園林里,而桂花是栽種在明月中的。想必蘇東坡也有同感,他一生豁達(dá),喜歡在月明星稀之時出游。想來那天定是一個有月亮的日子,天竺山的桂花開了,月光灑在山間,桂花的香飄蕩著,他心底愉悅極了,采擷一枝桂花,不禁感慨:“愿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而王維在幽靜的山谷中也能感受到桂花淡淡的暖意:“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币粋€“閑”字,真好,閑一點好,閑下來才會看春山、聽鳥鳴、瞰明月、聞桂香。
秋來,瓜熟蒂落,正是滿倉殷實。閑來,我出庭院,入深山。徒行間,我被花香吻了一口,愣了一下,過了一會兒才緩過神來。滿枝盈黃花,風(fēng)來無飛絮,香飄十余里,此時是桂花的春、桂花的春意鬧。
桂花是尋常地躲進(jìn)人們的日子里,尋常地浸入詩人的詩句里,尋常地栽到了月宮里。
想起秋天中最甜膩之事,應(yīng)是滿城落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