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雪,蔡 娜
陜西省西安市長安醫(yī)院輸血科,陜西西安 710199
輸血相關(guān)性急性肺損傷(TRALI)是一種因輸血而引起的嚴重并發(fā)癥,目前對該病的發(fā)病機制主要考慮與患者自身狀況、輸血因素及機體內(nèi)的效應細胞等因素有關(guān)[1]。由于TRALI是輸血引發(fā)的一類有較大危害性及致命性的并發(fā)癥,對患者的預后具有嚴重影響,故科學、精準地評價TRALI患者的潛在死亡風險對臨床診治及優(yōu)化患者的預后均具有較大價值[2]。TRALI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急性肺損傷,與機體的炎癥有較大關(guān)聯(lián),因此監(jiān)測與此種癥狀密切相關(guān)的血清學指標有助于更好地評價患者的病情及預后[3]。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Eotaxin)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均是與機體炎癥反應密切相關(guān)的重要生物學因子,能夠較好地反映出機體內(nèi)的炎癥損傷狀況[4-5]。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分析血清Eotaxin及PAF與TRALI患者預后的關(guān)系,為評估TRALI的臨床癥狀提供指導,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44例TRALI患者(急性大出血患者輸血后發(fā)生)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未發(fā)生TRALI的急性大出血患者14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85例,女59例;年齡41~69歲,平均(52.88±2.31)歲;大出血誘因:外傷83例,手術(shù)41例,出血性疾病20例;基礎(chǔ)疾病:高血壓45例,糖尿病42例;既往有輸血史47例,有過敏史42例。對照組中男87例,女53例;年齡42~68歲,平均(52.79±2.27)歲;大出血誘因:外傷75例,手術(shù)40例,出血性疾病25例;基礎(chǔ)疾病:高血壓41例,糖尿病43例;既往有輸血史45例,有過敏史39例。納入標準:(1)患者均滿足大出血的臨床診斷標準[6],在1 d內(nèi)失血≥1個血容量(健康成年人體質(zhì)量的7%),3 h失去50%血容量,20 min內(nèi)失血量為1.5 mL/(kg·min),且總量超過150 mL/min;(2)TRALI患者滿足2004年加拿大會議中的TRALI診斷共識[7];(3)滿足輸血指征及操作規(guī)范;(4)患者的肝、腎等臟器功能正常,且無凝血障礙類疾病;(5)患者在輸血前的肺功能正常,胸部X線片顯示正常。排除標準:(1)患者在輸血前存在肺部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2)存在肺挫傷或膿毒癥;(3)存在肺動脈高壓;(4)存在急性胰腺炎;(5)存在血液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所有患者或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方法
1.2.1輸血治療 為患者常規(guī)開放其外周靜脈通路,將乳酸鈉林格氏液晶體及6%低分子右旋糖酐膠體以2∶1比例混合,滴注速率為10 mL/(kg·h),在補充液體時需維持血壓正常,按患者的失血狀況及血氣分析結(jié)果,實施濃縮紅細胞和血漿的申領(lǐng)。按照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器官缺血及代謝情況決定濃縮紅細胞的輸注治療。
1.2.2血清Eotaxin及PAF的檢測 在觀察組確診TRALI時采集其4 mL血液標本,在對照組輸血結(jié)束后的6 h內(nèi)采集其4 mL血液標本,3 000 r/min離心10 min,半徑為10 cm,并將血清分離。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試劑盒分別購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烜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說明書的步驟進行操作。
1.2.3預后情況及分組方法 住院期間統(tǒng)計觀察組患者10 d內(nèi)的死亡情況,根據(jù)是否存活分為存活組和死亡組。
2.1觀察組與對照組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比較
2.2不同預后患者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比較 觀察組中存活134例,納入存活組;死亡10例,納入死亡組。死亡組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均高于存活組(P<0.05)。見表2。
表2 不同預后分組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比較
2.3不同預后TRALI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存活組和死亡組患者在不同輸血次數(shù)、不同發(fā)血至輸血間隔、既往有輸血史及過敏史中的比例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不同性別、血制品類型、年齡、基礎(chǔ)疾病、輸血量中的比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患者死亡風險的單因素分析[n(%)或
2.4TRALI患者死亡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TRALI患者10 d預后(存活=0,死亡=1)為因變量,以表2及表3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Eotaxin(原值輸入)、PAF(原值輸入)、輸血次數(shù)(≤2次=0,>2次=1)、發(fā)血至輸血間隔(<0.5 h=0,≥0.5 h=1)、既往輸血史(無=0,有=1)、過敏史(無=0,有=1)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輸血次數(shù)>2次、發(fā)血至輸血間隔≥0.5 h、既往有輸血史、有過敏史、Eotaxin水平升高及PAF水平升高均是TRALI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4。
表4 TRALI患者死亡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5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對TRALI患者死亡風險的預測價值分析 以死亡組為陽性標本、以存活組為陰性標本,探討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對TRALI患者死亡風險的預測價值。ROC曲線分析顯示,血清Eotaxin、PAF單項檢測對TRALI患者死亡風險具有一定預測價值,其AUC分別為0.814(95%CI:0.652~0.958)、0.793(95%CI:0.635~0.941)。基于前述Logistic回歸結(jié)果,進一步建立血清Eotaxin及PAF聯(lián)合應用的回歸預測模型,以模型值Ln(P/1-P)=1.179×XEotaxin水平+1.330×XPAF水平為聯(lián)合檢測的虛擬概率量指標進行ROC曲線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Eotaxin及PAF聯(lián)合檢測的AUC為0.893(95%CI:0.846~0.916),聯(lián)合檢測的預測效能高于單項檢測。見表5和圖1。
圖1 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預測TRALI患者死亡的ROC曲線
表5 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對死亡風險的預測價值分析
TRALI是一種低氧血癥及急性的非心源性肺水腫綜合征,被認為是因輸血而引起死亡的重要誘因,但其詳細的病理學機制至今仍未完全明晰,因此對TRALI的臨床診治通常存在著較大的挑戰(zhàn)[8]。尋找新型的血清學監(jiān)測指標,對于預測此類患者的臨床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9]。
本研究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死亡組的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均高于存活組(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與這兩項指標可能參與TRALI患者的臨床發(fā)病及病情進展等因素有關(guān)。血清Eotaxin屬于一類較強的嗜酸性粒細胞(Eos)選擇型化學趨化劑,其對于Eos存在較好的趨化效果,但與其他可對Eos產(chǎn)生類似作用的趨化因子比較發(fā)現(xiàn),Eotaxin對于Eos的遷移往往存在更高的趨化性,且能較好地誘導有關(guān)Eos產(chǎn)生炎癥介質(zhì),進而致使局部炎癥反應明顯加重,并影響患者的臨床預后[10]。PAF作為一類磷脂介質(zhì),具有內(nèi)源性和廣泛性的重要生物學活性,且能夠?qū)е潞艘蜃应蔅逐漸活化,并使得中性粒細胞不斷地聚集于患者的肺組織中,最終導致肺組織損傷,而預后越差的患者此種損傷程度也越劇烈[11]。有動物實驗表明,利用PAF抑制劑調(diào)控機體的PAF水平,能夠較好地阻止急性肺損傷的病情發(fā)展,同時降低PAF的活化,最終發(fā)揮較好的抗炎效果[12]。同時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Eotaxin及PAF水平升高均是TRALI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Eotaxin作為C-C型化學趨化因子,可使白三烯等物質(zhì)加速形成,進而強化了Eos的毒素生成,并可加重炎癥反應,從而導致患者病情加重而出現(xiàn)死亡等不良預后[13]。PAF能夠使得TRALI患者的毛細血管床相關(guān)平滑肌收縮,特別是毛細血管的后靜脈,并使毛細血管中液體及大分子物質(zhì)因壓力的作用而朝血管外不斷滲出,逐漸進展造成右心負荷過重以及前負荷下降,最終引起心力衰竭而導致預后不良[14]。
本研究還顯示:輸血次數(shù)>2次、發(fā)血至輸血間隔≥0.5 h、既往有輸血史、有過敏史亦是TRALI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提示上述因素均與TRALI患者的死亡存在緊密聯(lián)系?;颊咴谑状谓邮茌斞拇碳ず笤谄潴w內(nèi)形成了相應的抗體,若再次進行輸血,則可能致使白細胞破裂的同時釋放出過敏原,進而誘發(fā)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影響其生存預后[15]。同時,由于血液制品在常溫下放置時間超過0.5 h即可能致使細胞發(fā)生失調(diào)現(xiàn)象,從而使得患者在輸血過程中產(chǎn)生不良反應的風險明顯增大[16-17]。ROC曲線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Eotaxin及PAF聯(lián)合檢測對TRALI患者死亡風險的預測價值最高,其中單獨檢測Eotaxin評估TRALI患者死亡風險的AUC為0.814(95%CI:0.652~0.958),而單獨檢測PAF水平評估TRALI患者死亡風險的AUC為0.793(95%CI:0.635~0.941),二者聯(lián)合檢測評估TRALI患者死亡風險的AUC達到0.893(95%CI:0.846~0.916)。這也證實了監(jiān)測血清Eotaxin及PAF水平有助于更好地研判TRALI患者的死亡風險。血清Eotaxin及PAF均參與了TRALI患者的病情進展過程,對二者進行監(jiān)測能夠科學而客觀地反映出TRALI患者的病情狀況及預后情況,從而更好地評價其預后。
綜上所述,血清Eotaxin及PAF與TRALI患者的預后緊密關(guān)聯(lián),對二者進行監(jiān)測有助于更好地評估TRALI患者的預后,值得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