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10-10
作者簡介:陳興榮(1975—),男,云南昆明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綠化改造工作。
摘 要:外來侵入檢疫害蟲紅棕象甲在昆明地區(qū)每年發(fā)生1~2代,世代重疊,以幼蟲、蛹、成蟲等多個蟲態(tài)越冬,并以幼蟲越冬居多,繁殖數量大,擴散速度快。紅棕象甲成蟲主要從加拿利海棗樹心葉或樹干受傷部位侵入樹體,以幼蟲為害植物嫩徑,隱蔽性非常高,初期為害癥狀不明顯,后期嚴重時會導致為害植株死亡。在昆明區(qū)域,采用了3個配方殺蟲劑組合配方對紅棕象甲防治方法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按照5∶6∶3的配比進行配制的敵敵畏乳油+氧化樂果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藥液,藥液總量配兌水160倍;按照10∶3∶6的配比進行配制的敵敵畏乳油+辛硫磷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藥液,藥液總量配兌水100倍的混合藥劑殺蟲劑均可有效防治為害加那利海棗的害蟲紅棕象甲。
關鍵詞:紅棕象甲;加拿利海棗;殺蟲劑;混合藥劑;防治
中圖分類號:S763.3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04–00-03
紅棕象甲是一種外來侵入的高度危險性檢疫害蟲,通過成蟲象甲飛翔傳播,具有擴散范圍廣、繁殖數量大和擴散速度快的特點[1-2]。成蟲從樹心葉或樹干受傷部位侵入樹體,以幼蟲為害棕櫚科植物嫩徑,隱蔽性非常高。初期為害癥狀不明顯,后期嚴重時會造成為害植株死亡。全國各地嚴格檢疫控制為害地區(qū)棕櫚科植物的跨區(qū)域運輸檢疫,棕櫚科植物為害嚴重,特別是加拿利海棗具有毀滅性的為害[3-4]。以云南省昆明市為例,探討紅棕象甲的防治方法。
1 紅棕象甲的生物學習性與為害特征
紅棕象甲的一生可分為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昆明地區(qū)年平均氣溫為15 ℃左右,月平均最高氣溫為19 ℃左右,月平均最低氣溫為8 ℃左右,年降水量在1 000 mm左右。當地紅棕象甲每年發(fā)生1~2代,世代重疊,以幼蟲、蛹、成蟲等多個蟲態(tài)越冬,并以幼蟲越冬居多。低齡幼蟲頭乳白色,高齡幼蟲頭棕紅色,身體乳白色,體長為30~35 mm,在樹干內鉆食幼嫩組織,將葉柄、主桿的纖維咬斷,并在其中形成大量直徑為12~15 mm的蟲道。蛹乳白色,長33~35 mm,寬15~18 mm,外部包裹著長60~65 mm、寬30~32 mm的紡錘形纖維繭殼。成蟲體長40~42 mm,寬13~15 mm,
棕紅色有亮光。受害株初期表現為在葉柄、葉子上形成大量的取食痕跡,嚴重時葉片倒塌,后期樹干內部會成為空殼,使得植株無法生長,最終導致死亡。
2 紅棕象甲的發(fā)生概況
紅棕象甲是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2004年公布的19種檢疫性林業(yè)有害生物之一。相關資料顯示,紅棕象甲已入侵我國廣西、云南、福建、貴州、上海、浙江、西藏墨脫地區(qū)等13個省市,為害椰加那利海棗等棕櫚科植物達28種之多。云南省2006年首先在西雙版納州景洪市發(fā)現紅棕象甲,2007年在云南省麗江市舉行了紅棕象甲疫情應急處置現場會,2008年紅河州沅江縣、蒙自市、開遠市等地大量發(fā)生紅棕象甲且為害嚴重。昆明地區(qū)2015年出現紅棕象甲為害,2016年為害情況嚴重。
加拿利海棗樹干結構致密外部堅硬,內部疏松,外層包裹葉柄基部和葉鞘纖維,頂部樹干脆嫩生長著多柄葉片,葉柄基部包裹著5~10 cm厚的葉鞘纖維。受害加拿利海棗植株初期表現為葉柄、葉子上形成大量的取食痕跡,心葉外表層有局部枯葉,嚴重時樹干頂部中間部分葉柄被咬斷,葉片倒塌,樹干頂部形成1個巢穴,樹干外留有大小不等的2~3個巢穴洞口等,最終會導致加拿利海棗死亡[5]。
3 防治方法
3.1 試驗設計
設計思路:第一,將性質相同的殺蟲劑農藥混合后使用,混合農藥的藥效將大于單一農藥使用效果,且藥效持久,病蟲害也不易產生抗藥性特性,因此可以采用混合農藥方式防治;第二,根據目前生產的多種殺蟲劑農藥可針對害蟲不同時期進行針對性防治的現狀,結合昆明地區(qū)紅棕象甲世代重疊,卵、幼蟲、蛹、成蟲等多個蟲態(tài)共同存在的情況,將具有毒殺卵、幼蟲、蛹、成蟲的不同種殺蟲劑農藥進行混合,使用混合殺蟲劑農藥毒殺紅棕象甲卵、幼蟲、蛹、成蟲等多個蟲態(tài);第三,根據加拿利海棗內部紅棕象甲巢穴空間相對有限、密閉的現狀,選用部分具有熏蒸效果的殺蟲劑農藥,通過熏蒸效果毒殺紅棕象甲[6-7];第四,選用部分具有內吸效果的殺蟲劑農藥通過加納利海棗吸收傳導到植物體內,紅棕象甲幼蟲取食加納利海棗植物體毒殺紅棕象甲幼蟲;第五,紅棕象甲巢穴洞口少且小,澆灌混合殺蟲劑農藥藥劑時,應采用混合殺蟲劑農藥緩慢澆灌方式,盡量讓更多的藥劑注入紅棕象甲巢穴內,并通過接觸、熏蒸作用毒殺紅棕象甲害蟲[8];第六,選用具有內吸、觸殺效果,并且緩慢釋放藥效的殺蟲劑顆粒劑,將其撒在紅棕象甲為害嚴重的加納利海棗頂部,通過水分不斷稀釋,可以毒殺紅棕象甲
害蟲[9]。
(1)配方一:選擇熏蒸效果好的殺蟲劑敵敵畏乳油、具有內吸效果的殺蟲劑氧化樂果乳油和具有內吸、殺卵效果的殺蟲劑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配兌成混合藥液,緩慢澆灌加那利海棗樹干頂部心葉,通過巢穴洞口將藥液澆灌到巢穴內,毒殺多個蟲態(tài)的紅棕象甲,達到防治紅棕象甲的目的[10-11]。
(2)配方二:選擇熏蒸效果好的殺蟲劑敵敵畏乳油、避光條件下殘留期長、對幼蟲擊倒力強、對蟲卵有殺傷作用的殺蟲劑辛硫磷乳油和具有內吸效果、殺卵效果的殺蟲劑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配兌成混合藥液,緩慢澆灌加那利海棗樹干頂部心葉,通過巢穴洞口將藥液澆灌到巢穴內,毒殺多個蟲態(tài)的紅棕象甲,達到防治紅棕象甲的目的[12-13]。
(3)配方三:選擇具有較強內吸、觸殺作用、擊倒速度快、藥效期長的地蟲清,撒在加那利海棗頂部后澆水,讓藥劑進入巢穴內,毒殺紅棕象甲幼蟲和成蟲,達到防治紅棕象甲的目的[14-15]。
3.2 試驗藥劑
(1)40%氧化樂果乳油:0.3 kg/瓶;(2)80%敵敵畏乳油:0.5 kg/瓶;(3)40%乙酰甲胺磷乳油:0.3 kg/瓶;(4)40%辛硫磷乳油:0.3 kg/瓶;(5)3%地蟲清顆粒劑:0.5 kg/袋。
3.3 試驗方法
根據加納利海棗樹干下部外堅內松、上部脆嫩的結構特征,以及紅棕象甲在樹干內建巢穴取食繁殖,卵、幼蟲、蛹、成蟲同時存在,巢穴孔洞小等特點,設計了3種防治方法。
(1)配方一:敵敵畏乳油+氧化樂果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藥液,按照5∶6∶3的配比進行配制,藥液總量配兌水160倍,攪拌均勻,制成混合藥劑殺蟲劑,將混合藥液殺蟲劑緩慢澆灌加納利海棗頂部心葉,直至藥液將頂部葉鞘纖維完全浸透流出,株高2 m以下的每株澆灌藥液8~10 kg,株高5~6 m的每株澆灌藥液20~30 kg,連續(xù)澆灌殺蟲劑藥液防治2次,間隔時間20 d。施藥時間為2016年10月10日、10月30日,試驗地點為昆明市安寧昆鋼湖光小區(qū)、昆鋼日月湖公園。在2016年9月即澆灌殺蟲劑前,對加納利海棗新葉子紅棕象甲為害癥狀進行全面普查,防治后3個月即2016年12月統(tǒng)計防治效果。
(2)配方二:敵敵畏乳油+辛硫磷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藥液,按照10∶3∶6的配比進行配制,藥液總量配兌100倍水,攪拌均勻,制成混合藥劑殺蟲劑,將混合藥液殺蟲劑緩慢澆灌加納利海棗頂部心葉,直至藥液將頂部葉鞘纖維完全浸透流出,株高2 m以下的澆灌藥液8~10 kg/株,株高5~6 m的澆灌藥液20~30 kg/株,連續(xù)澆灌殺蟲劑藥液防治2次,間隔時間20 d。施藥時間為2016年10月9日、10月29日,試驗地點為安寧沿山南路、昆明工業(yè)職業(yè)學院。在2016年9月即澆灌殺蟲劑前,對加納利海棗新葉子紅棕象甲為害癥狀進行全面普查,防治后3個月即2016年12月統(tǒng)計防治效果。
(3)配方三:使用3%地蟲清顆粒劑,撒施到加納利海棗頂部,再澆水淋濕。株高2 m以下撒施0.2 kg/株,株高5~6 m的撒施0.5 kg/株,每季防治施用地蟲清顆粒劑1次。施藥時間2016年12月28日、2017年2月14日、2017年4月25日、2017年7月11日,試驗地點昆鋼湖西小區(qū)。在2016年9月即澆灌殺蟲劑前,對加納利海棗新葉子紅棕象甲為害癥狀進行全面普查,防治后3個月即2016年12月、2017年3月、2017年6月、2017年10月統(tǒng)計防治效果。
4 防治效果分析
依據加納利海棗新葉子在昆明市的生長速度,每個月生長5~15 cm,春、冬季5 cm左右,夏、秋季15 cm左右,3個月新葉子生長15 cm以上。一旦有紅棕象甲為害,納利海棗葉片、葉柄有咬食痕跡癥狀的會在3個月后完全暴露出頂部葉鞘纖維外,從而可以觀察加納利海棗新葉子是否有為害癥狀外觀。防治試驗前、后的為害樹木調查數據見表1~表3,防治試驗前、后的對比見圖1~圖3。
(1)采用配方一,試驗區(qū)有64株加納利海棗,防治前有為害癥狀的有27株,為害率為42.19%。兩次防治3個月后的調查統(tǒng)計顯示,具有為害癥狀的僅有3株,防治有效率達到88.89%,明顯大于LD50,防治效果明顯。
(2)采用配方二,試驗區(qū)有185株加納利海棗,防治前有為害癥狀的有55株,死亡1株,為害率占30.27%。2次防治3個月后的調查統(tǒng)計顯示,具有為害癥狀的僅有8株,死亡2株,防治效果達到81.82%,明顯大于LD50,防治效果明顯。
(3)采用配方三,試驗區(qū)有148株加納利海棗,防治前有為害癥狀的有92株,其中1株死亡,為害率占62.84%。4期2次防治有效率為14.29%~40.22%,明顯小于LD50,防治效果不明顯。
5 結論
按照5∶6∶3的配比進行配制的敵敵畏乳油+氧化樂果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藥液,藥液總量配兌水160倍;按照10∶3∶6的配比進行配制的敵敵畏乳油+辛硫磷乳油+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藥液,藥液總量配兌水100倍的混合藥劑殺蟲劑均可有效防治紅棕象甲。
參考文獻
[1] 潘麗蛟,李懿航.昆明市呈貢區(qū)紅棕象甲發(fā)生為害調查及防治對策[J].湖北植保,2022(1):54-55.
[2] 朱慶勝,鐘寶珠,呂朝軍.紅棕象甲對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檳榔的風險分析及綜合防治方法[J].熱帶農業(yè)科學, 2023,43(12):61-64.
[3] 徐衛(wèi)平.贛州市紅棕象甲發(fā)生情況初步調查及防治對策[J].現代園藝,2019(11):170-171.
[4] 林嵩.入侵害蟲:紅棕象甲的主要防治措施和研究進展[J].福建農業(yè)科技,2013(12):77-81.
[5] 李巖.福建廈門紅棕象甲蟲情分析及防治對策探究[J].亞熱帶植物科學,2021,50(2):147-154.
[6] 楊國玲.分析昆明地區(qū)加拿利海棗紅棕象甲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低碳世界,2020,10(7):231-232.
[7] 王欽召,曾菊平.紅棕象甲在江西省的風險性分析及防控管理對策[J].植物檢疫,2017,31(2):53-58.
[8] 劉麗,萬婕,閻偉,等.紅棕象甲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4,41(2):95-98.
[9] 孟志遠,陳艷娟,王寧,等.淋灌法和掛包法防治紅棕象甲不同藥劑效果比較[J].中國森林病蟲,2013,32(6):30-32.
[10] 林淑愛.紅棕象甲綜合防控技術措施應用實踐[J].安徽農學通報,2013,19(15):91-92.
[11] 鄭志萍.危險性園林植物害蟲紅棕象甲的危害及其防治[J].現代園藝,2013(6):69-70.
[12] 何元強,歐善生,蘇桂花,等.棕櫚紅棕象甲防治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27):15007-15009.
[13] 歐善生,謝恩倍,謝彥潔,等.不同藥劑對紅棕象甲的防治效果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36):8005-8006.
[14] 覃連紅,歐善生,謝彥潔,等.南寧市紅棕象甲發(fā)生情況初步調查及防治對策[J].熱帶林業(yè),2009,37(2):40-41,31.
[15] 魏娟,覃偉權,馬子龍,等.紅棕象甲危害現狀和主要防治措施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yè)科學,2009(6):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