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是古樸自然的圓器、橫平豎直的方器還是栩栩如生的仿生器,都能夠看到紫砂匠人們不同的藝術理念和技藝、技巧的交鋒。從整體上來看紫砂壺作品《玲瓏如意》,作者把自己多年積累過程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充分利用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呈現(xiàn)出來,從工藝的角度來看這件作品非??简炞仙八嚾藫恢频墓αΓ乙渤浞挚紤]了使用者在不同場合之下的運用場景,經過長期的泡養(yǎng)之后色澤更加溫潤自然,令人愛不釋手,壺蓋上面的如意紋飾表達了濃郁的美好祝福之情,是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紫砂藝術完美結合的典型代表。
關鍵詞宜興紫砂;玲瓏如意壺;造型工藝;吉祥祝福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各種藝術形式層出不窮,隨著時代的變化和不斷更迭,在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之中我們能夠看到陶器的古樸自然、青銅的威嚴肅穆、瓷器的華麗多彩,而宜興紫砂將這些融于一體,推動了藝術形式更加多樣化。宜興紫砂起源于北宋時期,相對于幾千年的中華文化雖然是后起之秀,但是其包容性、創(chuàng)新性、開放性使其以旺盛的生命力不斷發(fā)展,當其他傳統(tǒng)工藝沒落時它卻散發(fā)出與眾不同的魅力。紫砂礦料之中富含石英、云母、鐵質及微量元素,經過一千多度高溫燒制以后形成的胎質介于陶和瓷之間,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耐用性也較好,其所制成的紫砂壺成為我們沖泡茶葉的首選茶器,用紫砂壺泡茶沒有熟湯味道,可以很好地保留茶葉原有的醇正滋味,無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文人雅士都非常喜歡用紫砂壺泡茶,這也反哺著紫砂藝術的不斷發(fā)展和繁榮。
1紫砂壺作品《玲瓏如意》的造型工藝
紫砂壺作品《玲瓏如意》(見圖1)將圓器和方器相結合,對“思圓行方”的概念進行詮釋,在整件作品的諸多元素中我們能看到作者的匠心獨運以及精湛的技藝水準。此壺壺身以四面具有的弧度來展示棱線的裝飾,非常巧妙地運用起伏的波紋裝飾把壺底的層次感更加立體地呈現(xiàn)出來,有一種玲瓏的精美之感,壺身過渡的位置能夠讓紫砂壺友們感受到紫砂壺全手工成型的鼓脹感和氣韻的和諧;壺嘴婉約,出水自帶弧度;壺把也有著小小的飛把設計,融合度很高;壺蓋則是圓形的設計,以“天圓地方”的理念作為支撐,壺蓋上面刻有精美的如意紋飾;橋型壺鈕的設計一方面比較符合我們使用的拿捏習慣,另一方面把江南小橋流水的感覺充分地展示出來,這樣的組合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出紫砂藝術的融合之道以及制壺藝人對于不同藝術理念的理解。從整體上來看紫砂壺作品《玲瓏如意》,作者把自己多年積累的一些心得體會充分利用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呈現(xiàn)出來。從工藝的角度來看這件作品非??简炞仙八嚾藫恢频墓α?,而且也充分考慮了使用者在不同場合之下的運用場景,經過長期的泡養(yǎng)之后色澤更加溫潤自然,令人愛不釋手,壺蓋上面的如意紋飾表達了濃郁的美好祝福之情,作品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紫砂藝術完美結合的典型代表。
2紫砂壺作品《玲瓏如意》的吉祥祝福
在紫砂藝術的造型之中,紫砂藝人常常會采用筋紋的方式來體現(xiàn)“玲瓏”這一抽象的概念,并以此來展現(xiàn)我們比較熟悉的元素和場景,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江南常見的太湖石,通過“透”的感覺來呈現(xiàn)出玲瓏之美,所以紫砂藝人在紫砂壺的摶制過程之中也會通過不同平面之間的交錯來展示層次感和韻律性,讓我們在視覺上得到充分的享受。如意紋飾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藝術符號,最早是由古人撓癢癢的一種器具抽象發(fā)展而來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意的材質從普通的竹子、木頭等逐漸演化成為金屬和玉器等,實用功能弱化,裝飾功能加強,充滿了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在很多器物上能夠看到如意紋飾和諸多其他吉祥元素的結合。在紫砂藝術之中,除了陶刻裝飾之外,采用如意紋飾直接裝飾的也屢見不鮮,紫砂壺作品《大彬如意》《仿古如意》等都采用了如意紋作裝飾,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滿滿的祝福之情讓廣大紫砂壺友們沉浸其中。紫砂壺作品《玲瓏如意》抓住了筋紋和如意兩個重點來展開摶制,從棱線的處理和壺底的紋理都能夠看到作者在長期積累過程之中形成的優(yōu)秀執(zhí)行力,把這樣一把具有挑戰(zhàn)性的紫砂壺作品演繹得如此生動自然,同時呼應如意紋飾,可謂是賞用俱佳的典型代表。這樣一把小小的紫砂壺能夠讓廣大紫砂壺友們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于紫砂的深刻影響,紫砂藝人把自己的思想理念注入壺中,帶給我們更多的美好祝福。
3結語
紫砂藝術的發(fā)展是時代的必然,也是無數(shù)紫砂藝人共同努力成就的。在一代又一代紫砂藝人的接力下,紫砂藝術不斷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擺脫傳統(tǒng)粗陶器皿的桎梏,在時代的洪流中開荒拓土,最終迎來自己的一片天地。紫砂藝術發(fā)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yè)鏈,紫砂壺、紫砂杯、紫砂雕塑、紫砂文玩等各種集實用與收藏于一體的器具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使用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正俗.紫砂壺的民族情感之美——淺談紫砂壺“如意”的造型創(chuàng)意[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9,53(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