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晨風拂面溫暖,鄉(xiāng)間炊煙裊裊。當太陽爬到山頭,在頭頂大曬時,我才姍姍然從家里出發(fā)去奶奶家。青石板鋪成的小路踩在腳下,發(fā)出“噠噠噠”的聲響;路邊老母雞帶著它那三四只黃絨絨的雞仔,排著隊咯咯嗒嗒地埋頭啄米……一路上看著這些,連帶著心情都暢快了。
不多時,我已到了奶奶家。奶奶家挨著一壁的梯田,這也導致屋里的土灶的壁是一整面的石塊壘的,土里土氣的,但我很喜歡。屋內(nèi)光線不好,僅有的光是從木屋頂上開的天窗和敞開的門來的。爺爺戴著老花鏡坐在土灶旁盯著柴火,鏡片上映著跳動的火焰。灶上煮著一口木簍——別小看這口木簍,這可管二十口人的飯呢。
“廣(民族方言爺爺?shù)闹C音),亞(民族方言奶奶的諧音)在干嗎呢,去哪里呢?”
爺爺含含糊糊地說了一句,卻不是回答我問題,反而問我吃早飯沒。我搖頭,爺爺指著木簍說:“亞煮了黃米飯,你待會吃點兒?!?/p>
黃米飯,是用在山里找的一種植物染黃的糯米飯。做染料的植物叫密蒙花,我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神奇功效,只是覺得它很好聞,帶著大山特有的木草香。爺爺給我科普過,吃了黃米飯啊,不僅身體好,還能驅(qū)逐邪氣,使身心通達。不過,作為孩子的我反正是不信的。
圍著火塘小憩一會兒,我聽到了黃牛的深沉的吟叫,接著奶奶就提著空的飼料桶回來了,哥哥也跟在她后頭。剛一見到奶奶,就聽到她老人家爽朗的笑聲?!芭褡宸窖灾兄副茸约盒〉暮⒆雍托≥叄﹣砹?,黃米飯快好了,吃了跟亞和撫愛(連讀,是哥哥的意思)一起去祭祖啊?!蹦棠贪才盼沂虑闀r,總不跟我商量,但偏就讓我喜歡。
在奶奶家吃了晌午飯,我就跟著奶奶和哥哥一起準備著祭祖的物什:一早燉的雞和豬肉,蒸熟的黃米飯,幾顆染成紫紅色的雞蛋,干辣椒,必不可少的自家釀的白酒和幾盞酒杯,黃紙,還有我最期待的鞭炮。奶奶將大部分零散的物什用竹籃子提著,我抱著鞭炮,哥哥提著酒壺,爺爺持著鐮刀、白幡、紅綠紙花竹棒,一家人就出發(fā)了。
猶記得祭祖的地方很遠,山路彎彎繞繞的,一路上的草和我一樣高,要走過兩個山頭才到目的地。
祭祖可真是端午最重要的事情了。爺爺奶奶鉚足了勁兒,割掉墓碑前邊和周圍的雜草,將祖先的墳塋四周修得平平整整,插上白幡。在墓碑前擺好祭祀用的物什后,爺爺又在每盞酒旁點上一根香煙,奶奶則開始燒黃紙。這時我和哥哥在一旁的空地上將鞭炮甩出去,估摸著時間點上火,快速跑開。緊接著,是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響,火光、紅紙在煙里綻放。我捂著耳朵跟哥哥蹲在一旁,瞥見奶奶仍在碑前口中不停地念叨。后來我才知道,奶奶是在向祖先們祈?!碓附衲旰蛠砟曦S收,孩子和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奶奶念叨完也與我們一同蹲坐著,對我和哥哥說著祝福的話。
當墓前的香煙燃盡,奶奶起身說:“祖宗們吃好了,你們?nèi)コ园桑凑锤馀?!”便領(lǐng)著我和哥哥去碑前吃祭祖的食物。我愛慘了雞腿蘸干辣椒,還跟哥哥爭起了紫紅雞蛋,奶奶不干涉我倆,在一旁笑著。
——節(jié)選自《憶兒時端午》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高級中學高一(6)班 王玉鳳
指導老師 李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