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功能不外敘事、說理、抒情等,只要能達到目的,能短則無需長。古人崇尚寫短文,詩歌是短文的典范,盡管也有一些質(zhì)量上乘的長詩。戰(zhàn)書則更無需長,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時要書記寫戰(zhàn)書,書記因?qū)懙膽?zhàn)書篇幅太長而挨了一頓鞭子,于是戰(zhàn)書按照成吉思汗的意思改成“你要戰(zhàn),便作戰(zhàn)”。散文名篇中幾百字的短文占的比重亦很大,《愛蓮說》僅119字,《岳陽樓記》僅322字,《滕王閣序》也不過717字。當年梁啟超推薦陳寅恪做清華研究院的導師時,校長曹云祥問:“他是博士嗎?”梁答:“他不是博士,連碩士也不是!”曹又問:“他有什么大作?”梁答:“沒有!”曹為難:“既不是博士,又沒有著作,這就難了!”梁對曰:“我梁某人也沒有博士學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shù)百字的價值!”這段佳話除了說明梁啟超的謙遜外,也佐證文章的分量與篇幅長短沒有什么必然的關聯(lián)。1942年延安整風有“壓縮運動”的說法,我們黨歷來提倡說短話寫短文。魯迅先生的文章之所以有力正因為短小精悍,有的像匕首。瀏覽各地中考和高考優(yōu)秀作文也大多是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
怎樣才能把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寫好呢?第一,處理好長與短的關系。長文不是短文注水的結果,但是短文一定是長文修改的結果。海明威說“寫得好的藝術其實是刪得好的藝術”,如果文章草稿本身就干癟得像個小老頭,那么從何處刪減呢?因此文章有“站著寫坐著改”的說法,即寫的時候要一氣呵成,然后再精雕細琢。第二,要處理好時間和速度的關系。作文不僅有篇幅限制而且有時間限制,不能顧此失彼,至少要保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把修改過的文稿寫到答題卡上去,否則前功盡棄。第三要處理好里子與面子的關系。如果說內(nèi)容和蘊含其中的精神是文章的里子,那么書寫和版式就是文章的面子。在內(nèi)容大體相當?shù)那闆r下,一篇書寫工整、卷面清潔、版式優(yōu)美的文章是能夠獲得閱卷老師好感的。第四要處理好平時和考時的關系。把文章寫得既短又好,著實不易。只有平時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考時才能厚積薄發(fā),文思泉涌,左右逢源,否則七拼八湊的文字定然文理不通,生硬艱澀。
強調(diào)學生寫短文,但是要短而有度,字數(shù)也不能太少。古今中外有許多著名的短文,有的甚至只有一個字或者一個標點符號,如一字社論、一字判詞、一字小說、一字回信等,切記那些都是特殊情境的產(chǎn)物,彼情彼境只有那種表達方式才恰如其分。有時寫那種極端的短文完全是出于無奈。但是學生作文時不能劍走偏鋒,東施效顰不僅無言簡意賅之意,反而有嘩眾取寵之嫌,獵奇搞怪不是標新立異,更不是創(chuàng)新??荚囀沁x才用才的重要途徑之一,是非常嚴肅的事情,事關自己的前途和命運,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
提倡學生寫短文不等于反對寫長文,那些生活閱歷豐富,文學功底厚實,學有余力且愛好寫作的同學,不妨寫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