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風還透著寒意。我踱步公園湖邊小徑,石子路旁的小草生機未顯,柳樹在風中顫抖,蒼老遒勁之感油然而生,湖里的金魚也沒了蹤影……這樣的漫步?jīng)]有快意,也沒有靈感,也談不上歡愉,只是為了透一口新鮮空氣,放松一下身心,找回一點曾經(jīng)美好的感覺。
突然,一點黃映入了我的眼簾,慢慢走近,兩點,三點……
這是一年一度春暖花開的日子,迎春花星星般點綴著湖邊小徑,也點亮了公園的春天。心里有一種感動,有點悵惘又有點溫暖的感動。一條條春藤半米多長,有直有彎,粗細相當,幾抹亮眼的黃就隱藏在頎長彎曲或是近乎匍匐交織著的綠藤里;走近,我在綠藤里細細地尋找,零星散落在藤蔓里的迎春花在綠意里開放。花色金黃,有六瓣、八瓣的單層花朵,身如酒杯,在陽光下照射下如黃金制品;有上面五瓣,下面六瓣的或者上面兩瓣,下面七瓣的雙層花朵,美得清新,美得端莊,美得典雅;再走近,蹲下在藤蔓中尋找,一朵小小的迎春花像一個小資女人,簡約精致,大氣中又藏有幾分素雅淡定;再走近,一串串大大小小的迎春花的花骨朵兒整齊地排列在藤枝上,外面艷麗的亞光橘紅包裹著,美麗極了。
古人云:“迎春花開春意濃,金黃花朵笑春風。愿君不畏路途遠,勇往直前心自問。”迎春花代表一種精神,也代表一種簡單、樸實的生活態(tài)度。人生如花,花如人生。
迎春花是一種不起眼的花,它沒有梅花的嬌艷傲骨,也沒有童子面茶花的明艷雍容,更沒有山野杜鵑的絢麗多彩。但是,它卻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它明媚陽光、樸素堅強。千百年來,迎春花不需人們“特供”、特養(yǎng)、特護,根植于亂石坡上,吸收著大自然水分,總能給人們帶來一份驚喜。萬花落盡,萬物蕭索,迎春花依舊在大地上恣意放飛自己。
迎春花,其祖上長老絕對看透世事之規(guī)律,生得好不如生的巧,不但選在寒冬荒涼之末,萬花復(fù)蘇之前,還與立春、春節(jié)、春天直接掛鉤,在人們認可春大如年的慣性思維下,迎春花大如其他花也成為道統(tǒng)。
世間萬物,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只要認定了,迎春花就表現(xiàn)出那份自我、堅持與篤定。這也算是一份修行了。物猶如此,人也一樣。
真正的修行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扒Х屙斏弦婚g屋,老僧半間云半間。”這樣的看似悠閑但至少要建立在絕頂結(jié)廬的基礎(chǔ)之上,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寂寞,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艱苦。絕頂高峰,一間茅屋,沒有一點世間的喧囂,只有清風白云為伴,而即便是孤高的白云也會被雨打風吹去,“到頭不似老僧閑”。這個“閑”字,表面上是悠閑,實際是堅韌,云隨風雨去,老僧兀自寂然不動,心志堅定,不為任何外物所移。這份堅持與篤定就如迎春花。
有了這份感悟,愛與清香就會在人世間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