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堯
[摘要] 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學習方式的變化及整個教育生態(tài)的變化,心理特異生逐漸成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視的特殊群體。本文通過個案分析,在得出心理特異生轉化的一般原則基礎上,結合真實情境提出了心理特異生轉化的四條關鍵話術。
[關鍵詞] 心理特異生;轉化原則;關鍵話術;循證視閾
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及整個教育生態(tài)的變化,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心理也越來越脆弱。他們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等一些負面信息的侵蝕,又不能及時被老師和家長察覺并得到心理疏導與價值觀指引,長此以往,極易造成心理的“痛”。因此,“治病救人”是教師必須肩負起的現實使命。本文基于成功個案“文文(化名)的故事”,在循證視閾下探究心理特異生轉化的原則與關鍵話術。
文文本是一個非常單純、勤奮好學、心思細膩的學生,由于疫情長期居家,自我封閉,受到負面信息影響,缺乏及時引導,復課后出現了中度焦慮、中度抑郁等,行為表現上出現考試難以靜心答卷、用刀劃胳膊、失眠多夢等情況,精神上表現為多疑、負能量、心事重重等。
一、循證視閾下心理特異生轉化的基本原則
循證視閾下心理特異生的轉化是指對學生的具體問題,即“證”,進行具體分析,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最終實現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循證視閾下心理特異生轉化有以下三個原則:第一,勤溝通、多關注,掌握充分的信息。第二,換位思考、轉化視角,追溯學生“想”和“做”的深層原因、底層邏輯與來龍去脈,以更全面、更客觀、更高站位的格局去審視問題。第三,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為心理特異生搭建起個性化的、清晰的行為路徑與行動方向。
(一)勤溝通,多關注
掌握充分的信息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師生之間的溝通為教師掌握充分的“材料”提供了可能。
“勤溝通”要求教師與心理特異生談話時要做到:第一,定期與隨機相結合。一是采取定期匯報交流制度。圍繞固定主題進行定期交流,實現持續(xù)跟蹤;二是隨機問題隨時解決,緊抓教育契機,發(fā)揮教育機制。第二,情與理相結合。教師要做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學生才能在理性上認同,感性上接受。第三,主動與被動相結合。教師該出手時就出手,該等待時就等待,不要錯過教育時機,應把握好“度”。
“多關注”要求教師,一是要全方位關注。教師要從空間上全面了解心理特異學生的所在地,喜歡去的地方,在哪些地方發(fā)生過故事等,包括教室、操場、宿舍、場館、食堂、家庭等地;二是要全員關注,學校領導、科任老師、生活老師、值班老師、食堂阿姨、保安師傅以及家長,要對心理特異生多關注;三是要全程關注,從時間上要對心理特異生給足關心,從學生早晨起床的那一刻到晚上睡下的那一刻都要給予溫暖。
(二)換位思考,轉換視角
教師要以同理心為基礎,學會換位思考,轉換視角,立足“材”、順應“材”與服務“材”。
換位思考泛指心理換位、將心比心,即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進行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去理解、看待問題與分析問題,用“心”去感受、用“情”去理解、用“理”去判斷,追溯學生“想”和“做”的深層原因、底層邏輯與來龍去脈,試圖以學生的立場做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換位思考之后,教師要學會轉換視角,提高站位與思考維度,保持思維理性,跳出問題看問題,以更全面、更客觀、更高站位的格局,以更大的胸懷和氣魄去審視問題,為因材施教做好理性準備。
(三)立足當下,面向未來
教師要為心理特異生搭建起個性化的、清晰的行為路徑與行動方向,幫助心理特異生樹立起面向未來的信心和勇氣,實現因“材”—選“徑”—施“教”的“三位一體”。
立足當下就是要全面分析“材”,要做到“三統(tǒng)一”:第一,身體和學業(yè)的統(tǒng)一,教師要充分考慮心理特異生的身心狀況和學習狀況,力求學生在身心相對健康的基礎上學習成績達到最佳效果。第二,現在和未來的統(tǒng)一,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現在處于什么位置,做好自我“定位”,也要引導學生做好清晰的目標規(guī)劃,暢想“詩”和“遠方”。第三,“有”和“無”的統(tǒng)一,充分考慮現在學生“有什么”“沒有什么”,經歷一段時間的教育后能“達到什么”,力求在“有什么”的基礎上,結合最近發(fā)展區(qū),幫助學生能“達到什么”。
面向未來就是要科學規(guī)劃“材”,要做到“三結合”:第一,好和快的結合。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幫助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的生涯夢想,并且規(guī)劃出一條相對快速的實現道路,讓心理特異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第二,遠和近的結合。在確定好目標與規(guī)劃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目標分解,合理規(guī)劃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第三,多和少的結合。對于心理特異生一定要多一些細致的引導,少一些“假大空”的口號,多一些質性的指導,少一些繁瑣的規(guī)則,多一些柔性的呵護,少一些剛性的約束。
二、循證視閾下心理特異生轉化的關鍵話術
所謂循環(huán)視閾下心理特異生轉化的關鍵話術,是指在學生整個心理成長取得階段性“質變”時,教師為了促使學生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甚至新的“質變”而運用的關鍵性、指導性、根本性話術。
(一)文文,近期怎么樣
文文在返校之后的一次考試中便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在精神上,恍惚不清、思維不能聚焦、心事重重;在行為上,無法答卷、頭重腳輕、用刀劃胳膊自殘、沒有食欲。我簡單了解文文的情況后,選擇了“遠”與“近”相統(tǒng)一、“大”和“小”相結合的策略:第一,講道理,明確大方向,做出價值判斷。我告訴文文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傷害自己,都不可以做“傻事”,這是底線要求。第二,抓具體,解決眼前事,從現實所需著手。基于文文沒有食欲,近兩天幾乎沒有吃飯、體力不支的情況,我?guī)е奈娜グ愉伋粤怂類鄢缘陌雍椭?。在文文吃飯時,我很少說話,更多的是陪伴、關注與傾聽,因為文文此時內心活動十分復雜,她既能感覺到溫暖,又不好意思面對當下,甚至還有一絲防備。文文吃完飯之后,精神狀態(tài)有所好轉。在返校的途中,她漸漸地和我打開了話匣子,訴說了一些今天考試時的狀態(tài)以及心理活動。我鼓勵她和媽媽視頻一下,報個平安。一向內向靦腆、不習慣開視頻的小姑娘竟欣然同意了。
文文的整體狀態(tài)一時間有所好轉。于是,我開啟了經常性的“文文,近期怎么樣”的針對性話術指導教育。每一次聽完文文的傾訴后,我肯定、表揚、鼓勵、指導、引導并重,文文的心情和狀態(tài)都能有所改觀。
(二)沒事,敞開心扉和老師說
每次談話后,文文的狀態(tài)總體呈現好轉趨勢。但經過一段時間后,談話的過程漸呈程式化、現象化,談話的效果也沒有那么立竿見影了。此時,只有更本質化的信息挖掘、更深層次的對話、更真誠的交流才能讓文文實現大跨度的心理進步。
于是,我采取了兩步走的策略:首先,我找了兩三個平時和文文走得比較近的同學以及文文家長,詳細地了解他們所熟知的文文。在搜集信息的過程中,我的確有很多意外收獲,如文文喜歡班級男同學小澤、陷入感情糾葛,文文幾乎不去吃晚飯等重要信息。在全面觀察和了解后我開啟了第二步:偶遇并深入交談,找到“痛點”,有效疏導。在晚飯期間,我走進教室,看到沒去吃飯的文文,便從吃飯的問題談起:“文文,你怎么沒去吃飯?”“我不餓,就沒去?!庇谑?,我把她叫到我的辦公室,說道:“老師感覺你這段時間好像被什么問題困擾一樣,一直沒有走出來。”文文看看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追問道:“你有沒有什么事想和我說?”文文連忙說:“沒有?!薄昂孟窈臀伊私狻⒂^察到的信息不一樣啊?!蔽奈谋硎境鲈尞惖难凵瘛N矣终f:“老師拿你當好朋友,也是真心想幫助你,老師希望你健康快樂地成長和生活?!蔽奈臏I眼汪汪,有所猶豫,說道:“我可以不說或者不說出那個人的名字嗎?”我說:“可以的,我們是朋友,我一定會替你保密的?!币娢奈挠窒萑氇q豫,我此時盯住她說:“說說你和小澤的故事吧?!蔽奈牧⒖炭蘖?,“痛點”找到了,接下來就是“通”。我此時進一步說道:“沒事,敞開心扉和老師說,我絕對保密?!庇谑牵奈木従彽卣f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三)別怕,有老師呢,我?guī)湍?/p>
文文的娓娓道來讓我體會到:作為一名老師,能夠贏得學生信任是一件幸福的事。學生的信任更是實現心理特異生轉化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我們努力向前、擔當負責的核心動力。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要結合情況和語境善用:“別怕,有老師呢,我?guī)湍?。?/p>
文文有一次來找我,一進屋便支支吾吾、眼淚打轉,好像有什么難言之隱,后來索性轉頭要走。我叫住她,溫和地說:“別怕,有老師呢,我?guī)湍??!蔽奈恼f她因為“社恐”,不想去上合班大音樂課,又覺得不上課不合規(guī)范,所以很難和我開口。于是,我采取了“退一步進兩步”的原則:我先和文文講清楚音樂課也是釋放壓力、緩解焦慮、放松身心的一種途徑,另外要嘗試學會融入、調整自己,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之策。但是,考慮到自己的身心剛剛恢復,這一次課可以向老師請假先不去,在教室里學習,以后還是要堅持去上課。文文聽了,很高興地接受了我的建議。
“別怕,有老師呢,我?guī)湍恪!边@句關鍵話術在學生有難言之隱時要溫和地說,在學生求助時要語氣堅定地說。此外,說出之后,重在如何幫。教師要有“退一步進兩步”的格局,要有理有據地說服,要就事論事與就事論理相結合。
(四)你看,你是不是很行,老師沒騙你吧
心理特異生由于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其學習成績、人際交往等也會間接受到影響,進而會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不自信。因此,心理特異生轉化的成長過程很關鍵的一環(huán)就是及時肯定,讓學生重建起積極的自我認知,樹立學習的信心,發(fā)現生活的希望。
在我和文文第一次談話和指導后,我細心觀察她的點滴變化,并留心做好記錄。第二次談話和指導時我讓她做了自評后,我從她上課眼神明顯集中、邊聽邊記、自習課不再趴桌子、有事做、能夠積極融入集體中、偶爾笑得很開心等方面進行表揚,文文眼神里露出了高興,我說:“你看,你是不是很行,老師沒騙你吧!”我又說:“不怕進步得慢,就怕不進步,只要你的狀態(tài)有進步,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加油吧!”
有一次下課,文文突然來找我,興高采烈地跟我說:“老師,我上數學課和地理課能聽懂了!”我說:“你看,你是不是很行,老師沒騙你吧!”我又說:“老師真為你高興,你真行!繼續(xù)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一定還會有更大的進步。”文文點點頭說:“好嘞?!北愀吲d地離開了。
“你看,你是不是很行,老師沒騙你吧!”這句關鍵話術既是引導學生肯定自我,也是引導學生信任老師?!靶抛约骸笔莾纫颍靶爬蠋煛笔峭庖?,內因是根本,外因是輔助,內外因結合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心理特異生轉化的話術要因材施教,保持對學生的愛心、真心、用心,對學生進行全面診斷、深度思考、持續(xù)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