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師需要靈活地采用各種教學方法,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意識和習慣,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熱情?;顒踊虒W是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的,注重學生興趣培養(yǎng)和能力提升的教學形式,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本文對初中英語課堂活動化教學進行探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活動化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吳雅淳,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楊壽學校。
活動化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活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我感悟,促進學生在情感、認知、行為等方面的個性化成長的教學方法?;顒踊虒W能夠有效解決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理念傳統(tǒng)、教學模式固化等問題。教師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滲透活動化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以實現(xiàn)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
一、選擇恰當內容,設置活動目標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是知識和素質的重要載體,活動化教學要圍繞教材展開的。教師要深入研讀教材,只有精準地解讀教材,才能有效地開展教學設計。新課標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指南,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標,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立足學生的當前實踐所需和未來發(fā)展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和整理,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靈活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設計,設計活動目標?;顒幽繕藢σ还?jié)課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為教學的開展指明方向,是判斷課堂效果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所在。
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5“Let's celebrate!”的教學之前,教師對教材進行研讀,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能夠聽說讀寫類似于knock on the door、dress up的單詞,流利地閱讀文章,獲得有關萬圣節(jié)的詳細信息;培養(yǎng)學生略讀、瀏覽和精讀的技能;讓學生能夠自信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運用本課所學詞匯和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英語活動并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暢所欲言,復習之前學過的語言知識,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展示有關萬圣節(jié)的照片,提出問題“How do the people celebrate Halloween?”。學生根據自身的經驗回答問題,教師板書學生的答案。然后,教師布置任務:盡快閱讀這封信,不要讀全文,只讀開頭和結尾,回答問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Halloween?”。教師帶領學生細致研讀文本,了解有關萬圣節(jié)的信息,圍繞“How to celebrate Halloween”這個主題,提出細節(jié)問題,導出基本知識,拓寬學生理解文本的層面。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在讀文章,思考“When do they have the party? What do they eat at the party?”。之后,教師讓學生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組建節(jié)日習俗研究小隊,任選一個節(jié)日開展研究,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設計熱身活動,烘托課堂氛圍
英語教學前的熱身運動可以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導入新知識。教師要重視熱身運動,帶領學生復習舊知識、鞏固記憶的同時,滲透新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形成系統(tǒng)性的認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和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熱身運動,烘托課堂氛圍,順利進入新課教學。
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Amazing things”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展示一些恐怖場景的照片,播放一些奇怪的聲音,并說“Are you afraid? /What do you think it is? ”。而后,教師讓學生快速通讀課文,試著回答問題“What did Millie and Amy hear in the park when they sat under the tree? What made the noise? At last,who found the ghost? And in fact,what was it?”。之后,教師讓學生細致研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Millie和Amy為什么害怕?當他們聽到有人竊竊私語時,他們做了什么?Andy在哪里找到“鬼”的?他是怎么找到的?為什么Millie和Amy最后感到驚訝?他們把貓帶到哪里去了?你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有鬼嗎?教師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進行交流探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活動,并試著復述課文。教師引導學生思考“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illie and Amy? ”,讓學生通過言行舉止推測人的性格品質,同時教師播放錄音,請學生仔細聆聽,聽錄音跟讀,模仿語音、語調,猜測人物性格,接下來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在此基礎上,教師請學生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想法,鞏固教學成果。
三、優(yōu)化呈現(xiàn)活動,增強英語語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生活,拓展教學內容,通過聯(lián)系現(xiàn)實世界開展英語知識探究活動,打破教材的桎梏,豐富學生的學識,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師從實際生活中挖掘英語運用環(huán)境,讓英語教學以生活化的形式展開,讓學生認識到英語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推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5“Wild animals”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講述了一個關于女孩和她的貓的事,而后請學生把生詞和詞義匹配起來,讓學生初步理解詞義,掌握單詞。教師播放視頻,布置任務“Talk about wild animals and their dangers.”,以此烘托課堂氛圍,為接下來的學習作鋪墊。教師讓學生借助標題、頁面頂部的單詞和圖片來猜測、判斷文章內容,之后讓學生通讀文章,再閱讀每段的第一句,嘗試提取關鍵詞和關鍵句,概括段落大意。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把文章分成三部分,教師讓學生思考“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Analyse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教師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問題,并提出自己的疑問,展現(xiàn)自己的想法,教師進行總結升華,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引導學生愛護動物、救助瀕危生物,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進行交流互動,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對文章有了新的認識。然后,教師讓學生跟隨錄音聽讀對話,并分組朗讀,鞏固所學單詞。在基礎知識和文章內容教學完畢以后,教師布置任務“Choose a wild animal in danger and write a report about it.”,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提醒學生要抒發(fā)情感,給予學生寫作技巧方面的指導。
四、調整教學活動,掌握英語知識
學生的能力有所不同,總會有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合理調整教學活動,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來優(yōu)化教學方案。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以團隊合作形式開展實踐活動。學生聚集在一起,各自發(fā)表意見,通過思維碰撞迸發(fā)靈感,相互交流協(xié)作能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提高團隊凝聚力。學生為了保證合作效率和質量,會不斷規(guī)范合作方式,合理劃分任務,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還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提高人際交往水平,在社交中發(fā)展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6“Sunshine for all”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播放殘奧會的視頻,請學生欣賞殘疾運動員的英姿,感嘆其頑強不屈的精神。而后,教師設置場景:有一些特殊的人需要我們的幫助,例如聾啞人、盲人和殘疾人。提出問題:怎樣才能幫助智障人士?你聽說過這個活動嗎?能否介紹一下有關情況?教師補充殘奧會的相關知識,請學生思考“If the athletes in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 win, what will they get? ”。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問題為“What is the name of the volunteer? What do volunteers need to do for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而后,教師讓學生總結段落大意,并回答教材上的問題,深化對文章的認知和理解。
五、及時進行反思,構建高效課堂
教學評價與教學反思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復盤。教師結合教學成果和學生的成長變化發(fā)現(xiàn)學生在聽力、表達、閱讀、寫作、詞匯等模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具有的優(yōu)勢,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教師還可以直觀而準確地了解自己所采用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把控是否準確,是否有效了解學生的知識接受水平和運用程度,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反思自己的不足,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勢,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為教學改進奠定基礎。教師可以借此機會了解實際學情,獲得準確有效的學習結果反饋,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3“Teenage problems”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播放各種圖片,請學生談論teenage problems,同時教授文中的新單詞,讓學生大聲朗讀,學會正確表達。教師利用各種圖片直觀闡述青少年面臨的各種問題,用有趣的漫畫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而后,教師設置“Arthur is in Grade Nine. He has a problem. He can't get high marks. He feels very anxious, please offer him some useful suggestions.”的場景,學生相互交流觀點和看法。繼而,教師延續(xù)場景,如“But, Arthur gets into trouble again! He needs your help again! ”。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提出意見,以便進行針對性指導和幫助。
知識教學完畢后,教師設定評價內容,明確評價標準,讓學生根據標準進行評價,同時注意引導學生科學地進行自我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教師根據學生的自我評價進行指導,深入分析了解學生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促進學生優(yōu)化學習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互相評價,并借助新媒體技術給予針對性的評價和指導。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課堂活動化教學是切實可行的。為了有效解決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借助活動化教學的優(yōu)勢,凸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通過提問推動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助,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認知和閱讀理解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霞.基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活動的優(yōu)化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3(32):143-144.
[2]柯秀花.基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活動的優(yōu)化策略[J].校園英語,2023(14):151-153.
[3]王莉.初中英語課堂活動化教學的路徑研究[J].學苑教育,2023(5):37-38,41.
[4]許喆.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課堂活動設計[J].黑河教育,2022(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