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的診斷價值,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東莞市萬江醫(yī)院收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病理診斷分為合并早期腎損傷組(70例)和未合并早期腎損傷組(82例)。比較兩組患者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析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單獨檢測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效能。結果 合并早期腎損傷組患者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未合并早期腎損傷組(Plt;0.05);尿糖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敏感度為71.43%,特異度為84.14%,準確度為78.29%;尿微量白蛋白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敏感度為88.57%,特異度為97.56%,準確度為93.42%;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敏感度為94.29%,特異度為96.34%,準確度為95.39%。結論 針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尿糖與微量尿白蛋白水平是重要診斷指標,應用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驗診斷效能比單一檢測方式高。
【關鍵詞】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驗;糖尿病早期腎損傷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11.0095.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11.032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將會導致各類糖尿病并發(fā)癥,其中腎損傷為最常見的類型之一[1]。糖尿病腎損傷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引起腎臟損害,一方面是血流動力學異常改變,另一方面是代謝紊亂。血糖控制不佳,末梢循環(huán)受到影響,形成大量微血管病變,出現腎小球硬化,影響腎臟血供,最終形成腎臟損害。在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早期腎損傷后,其腎臟濾過功能逐步減退,進一步影響其他組織器官的功能[2]。目前臨床對于腎功能的診斷最有效的方式為腎功能檢查,但是該方式不僅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方式,且診斷費用稍高,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程度的篩查中應用可行性不足。國內學者通過分析相關變化得知,當糖尿病患者腎臟功能受損時,其尿糖及尿蛋白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升高,因此通過檢測上述指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患者腎臟功能的變化趨勢[3]。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東莞市萬江醫(yī)院收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病理診斷分為合并早期腎損傷組(70例)和未合并早期腎損傷組(82例)。合并早期腎損傷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55.38±5.49)歲。未合并早期腎損傷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41例;年齡41~77歲,平均年齡(55.41±5.3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東莞市萬江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歐洲心臟病學會和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糖尿病管理指南》[4]中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并經臨床確診;②糖尿病癥狀較為典型。排除標準:①伴腦血管疾病者;②伴惡性腫瘤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中段尿液5 mL,用全自動尿液分析儀(寶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BW-901)檢測尿糖及尿蛋白水平。以尿糖水平gt;2.77 mmol/L為陽性結果,尿微量白蛋白水平gt;20 mg/L為陽性結果[5-6]。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②分析尿糖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效能。敏感度=真陽性例數 /(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準確度 =(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真陽性例數 +假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③分析尿微量白蛋白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效能。④分析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效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較 合并早期腎損傷組患者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未合并早期腎損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尿糖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效能分析 尿糖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敏感度為71.43%,特異度為84.15%,準確度為78.29%,見表2。
2.3 尿微量白蛋白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效能分析 尿微量白蛋白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敏感度為88.57%,特異度為97.56%,準確度為93.42%,見表3。
2.4 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效能分析 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敏感度為94.29%,特異度為96.34%,準確度為95.39%,見表4。
3 討論
據權威數據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以2型糖尿病患者最多[5]。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紊亂代謝進程較為明顯,同時在高血糖狀態(tài)下,患者體內的血液黏稠度增加,影響組織細胞的供氧水平,導致腎血管正常的收縮功能受到影響,最終導致患者的腎臟血流動力學指標發(fā)生異常。因此,這一機制導致了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為糖尿病進展過程中最為高發(fā)的并發(fā)癥類型。由于該并發(fā)癥臨床癥狀不顯著,且部分患者在表現出臨床癥狀時,疾病已經進展至中晚期階段,此時開展治療不僅治療難度大,且隨著腎損傷的推進,腎功能衰竭程度加劇,嚴重時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可見,準確及早期對糖尿病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的予以診斷,是改善疾病預后的關鍵[7]。
對于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而言,除了腎功能檢查方式之外,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糖檢測也可作為臨床應用的可行性方案之一。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損傷的程度越嚴重,患者尿液中所排出的微量白蛋白水平越高。方金山[8]研究結果則顯示,相較于健康人群而言,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水平較高。尿糖指的是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健康人群尿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是恒定的。若合并腎功能損傷或高血糖等癥狀時,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降低,進而導致了患者機體內經過腎臟處所排出的尿液尿糖呈現出較高的水平[9-10]。因此,當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早期腎功能損傷后,腎臟對于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將減弱,這導致大量的葡萄糖無法被重吸收回體內進而使體內尿糖水平升高。因此通過對患者機體血糖水平進行監(jiān)測,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明確患者的腎功能損傷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合并早期腎損傷組患者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未合并早期腎損傷組。這一結果提示,相較于未發(fā)生腎功能損傷的患者而言,糖尿病患者的微量尿白蛋白水平更高,與何順卿[11]的研究結果相符。從尿白蛋白產生的原理即能夠推斷出糖尿病早期患者尿蛋白水平升高的原因。白蛋白屬于一種分解氨基酸的蛋白質類型之一,也是維持機體血液滲透壓的關鍵物質之一[12]。正常情況下,機體尿液中白蛋白水平極低。同時從白蛋白直徑上看,其屬于一種能夠通過腎臟濾透膜的最小的蛋白質類型之一,因此能夠順暢地通過腎臟血管。腎小球基底膜處的電荷屏障、孔徑屏障中均有斥力,能夠阻滯帶有負電荷的白蛋白通過[13]。而當機體表現為損傷狀態(tài)時,腎小球將會逐漸肥大,結構的改變將導致腎基底膜增厚,相關組織結構如系膜等也將擴張、增厚,最終使患者腎功能降低,導致白蛋白的濾過率較低,進而增加了尿蛋白中白蛋白的排泄水平[14]。有研究顯示,尿微量白蛋白對腎損傷的敏感性較高,若患者出現腎損傷后,該指標水平將隨之發(fā)生變化,可作為預測早期腎損傷的有效指標之一[15]。
從兩項指標檢測的診斷效能上看,單獨進行尿糖檢測的敏感度為71.43%,特異度為84.15%,準確度為78.29%。這一結果提示,尿糖檢測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腎功能狀態(tài)作出預測,但準確度僅為78.29%,臨床應用準確度不足。而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診斷敏感度為88.57%,特異度為97.56%,準確度為93.42%。這一結果準確度有所提升,可達93.42%??梢?,從兩項指標上看,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準確度高于尿糖。分析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是,發(fā)生早期腎損傷時,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的變化速率不同步,單一檢測可能出現代表性不足的問題。同時僅進行單一檢測也存在著可能影響檢測結果的因素,極易導致假陰性檢測結果出現[16-17]。臨床上對于早期腎損傷的篩查準確度要求是要高于這一數值水平的,以減少臨床漏診率。而采用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的方式,則能夠規(guī)避單一檢測方式的不足。本研究結果顯示,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方式診斷敏感度為94.29%,特異度為96.34%,準確度為95.39%。這一數值中各項診斷效能指標均是高于任一一項單獨檢測指標的。這一結果提示,聯(lián)合檢測方式能夠提升糖尿病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診斷效能。醫(yī)師可根據聯(lián)合檢測所檢測指標的數值水平,采取有效的治療干預措施,以期提升患者的預后水平。聯(lián)合檢測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糖的水平,能夠對患者腎臟損傷的情況予以初步判斷。但是在采樣的過程中,需要屏蔽多種因素及檢驗操作等可能對檢測結果的影響。例如在尿液標本的采集方面,開始采集前,需要與患者預先做好溝通,并請患者做好配合[18]。取患者的中段尿,舍棄前段及后段尿(因為前段和后段會有細菌超標的情況發(fā)生);同時對女性患者的尿液標本采集時,需要做好外陰清潔工作,避免混入陰道分泌物,導致樣本純度受到影響,發(fā)生檢測結果失真的問題[19-20]。雖然本次聯(lián)合檢測所取得的結果較為理想,但是存在著研究人群未細分的問題,以及研究周期短等因素的限制。未來將針對不同年齡段患者腎功能水平展開對照,并選取健康人群納入研究,探討健康人群、未發(fā)生早期腎損傷的糖尿病患者及已發(fā)生早期腎損傷的糖尿病患者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差異進行分析,探討早期腎損傷與糖尿病疾病進程之間的相關性。
綜上所述,針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檢測是區(qū)分患者是否發(fā)生早期腎損傷的重要指標,應用尿糖與尿微量蛋白聯(lián)合檢驗比單一檢測方式診斷效能高。
參考文獻
李雪琴,張蓓茹,何平,等. 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類型腎損傷患者的臨床和病理特點比較[J]. 中國醫(yī)藥, 2018, 13(12): 1848-1852.
胡章學,張秀輝,沙朝暉,等. 2型糖尿病伴非糖尿病腎損傷臨床病理分析[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 2007, 8(3): 160-161.
王美令. 探究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診斷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應用價值[J]. 當代醫(yī)學, 2022, 28(5): 143-145.
胡蒙亮,劉梅林.《2019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和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糖尿病管理指南》解讀[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9, 27(10): 541-545.
于睿超,湯曦,付平.糖尿病腎病臨床規(guī)范化治療:指南解析[J].西部醫(yī)學, 2015, 27(2): 161-163, 166.
孫寧玲. 《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篩查干預中國專家共識》解讀[J].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2, 20(6): 515-517.
洪雯,付瓊.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驗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中的意義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 2020, 24(22): 3203-3204.
方金山.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效能[J].醫(yī)療裝備, 2020, 33(10): 40-42.
裴紹云.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應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驗的診斷價值分析[J/CD].現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 2020, 4(12): 81-82.
杜馨莉. 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中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驗的準確率及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1, 16(2): 59-61.
何順卿.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的意義[J].醫(yī)藥前沿, 2020, 10(10): 47.
張友亮,羅清,陳華玲. 尿微量白蛋白、hs-CRP水平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分析[J]. 臨床醫(yī)學工程, 2021, 28(4): 459-460.
王云燕. 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檢驗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1, 15(19): 76-78.
鐘文暉.尿糖、尿微量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6, 5(3): 403-404.
宋春麗.血、尿微量蛋白聯(lián)檢對妊高征患者早期腎損傷的臨床價值探討[J].放射免疫學雜志, 2005, 18(5): 366-367.
張曉梅,管衛(wèi)東.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驗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2, 17(1): 67-69.
盧作維,劉濤,劉向陽,等. 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微量白蛋白尿預測模型的建立與驗證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 2021, 24(36): 4653-4660.
張素玲,玉芳,許士民,等.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腎病早期的診斷價值[J].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2, 14(4): 482-483.
趙文惠,王燕磊,帥瑛,等.微量白蛋白尿與2型糖尿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相關性[J].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8, 10(8): 542-547.
李青,楊明,張揚,等.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蛋白尿期腎小球濾過率的變化及影響因素[J]. 中華腎臟病雜志, 2008, 24(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