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明,解雪,李梅
摘要:工業(yè)廢料的鉑族金屬含量遠遠高于地殼中的含量,鉑族金屬二次資源回收利用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文通過開展條件試驗,采用堿熔-酸浸法回收低品位鉑族金屬廢料中的鉑和銠。研究發(fā)現(xiàn),焙燒溫度為700 ℃,堿用量為物料質量的1.8倍,焙燒時間為90 min時,鉑、銠的浸出率分別可以達到99.28%、95.27%。
關鍵詞:堿熔-酸浸法;鉑族金屬廢料;低品位;浸出;回收;鉑;銠
中圖分類號:X7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500(2023)11-000-03
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3.11.001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ecovery of Platinum and Rhodium from Low Grade Platinum Group Metal Waste by Alkali Melting-Acid Leaching Method
ZHANG Baoming, XIE Xue, LI Mei
(Jiangsu BGRIMM Metal Recycl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Xuzhou 221121, China)
Abstract: The content of platinum group metals in industrial waste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rust, and the recycling and utilization of platinum group metal secondary resources has significan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rough conducting conditional experiments, this paper adopts the alkali melting-acid leaching method to recover platinum and rhodium from low-grade platinum group metal waste.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when the roasting temperature is 700 ℃, the amount of alkali used is 1.8 times the mass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roasting time is 90 min, the leaching rates of platinum and rhodium can reach 99.28% and 95.27%, respectively.
Keywords: alkali melting-acid leaching method; platinum group metal waste; low grade; leaching; recycling; platinum; rhodium
在礦物分類中,鉑族元素礦物屬自然鉑亞族,鉑族金屬包括釕(Ru)、銠(Rh)、鈀(Pd)、鋨(Os)、銥(Ir)、鉑(Pt)六種金屬元素,其均具有較高的熔點,幾乎不與單一酸反應,物理化學性質穩(wěn)定,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醫(yī)藥化工、集成電路、儀器制造等行業(yè)[1-3],被稱為“現(xiàn)代工業(yè)維生素”。其中,鉑已經成為發(fā)展氫能產業(yè)的重要金屬,它是唯一橫跨制氫、儲氫、運氫、用氫四大領域,為清潔能源高效利用提供解決方案的貴金屬。
鉑族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很少且不容易聚集,在自然界常常伴生在含鉑礦物中。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探明鉑族金屬儲量約為7.0萬t。全球鉑族金屬資源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南非、俄羅斯、津巴布韋、加拿大和美國,其儲量占全球儲量的99%以上。我國是鉑族金屬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其主要產于銅鎳硫化物礦床中,均屬于伴生礦,儲量非常少,對外依存度高[4-5]。工業(yè)廢料的鉑族金屬含量遠遠高于地殼中的含量,鉑族金屬二次資源回收利用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6-8]。本文以難處理的低品位鉑族金屬廢料為研究對象,采用堿熔-酸浸法回收其中的鉑和銠,實現(xiàn)鉑與銠的高效浸出,從而為后續(xù)鉑銠分離提純奠定基礎。
1 試驗部分
1.1 試驗原料
試驗原料為催化劑經濕法回收鉑、銠后產生的尾渣,其鉑、銠的含量較低,采用濕法很難再將鉑、銠浸出。對其進行化學成分分析,低品位鉑族金屬廢料的主要成分如表1所示。低品位鉑族金屬廢料的Pt含量為0.320 5%,Rh含量為0.057 4%,另外,其中還含有較多的鋁、鈉、鐵、硅等元素。
1.2 試劑與儀器
試劑有氫氧化鈉(NaOH)、鹽酸(HCl)和氯酸鈉(NaClO3),均為分析純。儀器有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型號78HW-1)、電子天平(型號JY-2001)和箱式馬弗爐。
1.3 試驗方法
稱取低品位鉑族金屬廢料,將廢料與氫氧化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勻。焙燒溫度設置為550~750 ℃,焙燒時間設置為30~120 min,焙燒時,蒸發(fā)皿不加蓋。將焙燒后的物料進行水洗,洗去氫氧化鈉,水洗后的物料采用鹽酸+氯酸鈉的酸浸體系進行浸出[9-11],得到酸浸渣。酸浸渣中鉑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進行測定,銠含量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儀(ICP)進行測定[12-16]。
2 結果與討論
2.1 焙燒溫度對鉑、銠浸出率的影響
焙燒時間為90 min,焙燒堿用量為物料質量的1.5倍,焙燒溫度分別為550 ℃、600 ℃、650 ℃、700 ℃和750 ℃。焙燒后的物料先在80 ℃水浴條件下浸出1 h,再采用濃度6 mol/L的鹽酸作為浸出劑、氯酸鈉作為氧化劑,攪拌均勻,浸出溫度為95 ℃,浸出時間為3 h。浸出結束后,過濾,濾渣烘干,分析酸浸渣的鉑、銠含量,計算浸出率。焙燒溫度對鉑、銠浸出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鉑、銠的浸出率隨著焙燒溫度的上升而逐漸升高。當焙燒溫度達到700 ℃時,鉑、銠的浸出率均達到最高,分別為99.48%、96.48%。繼續(xù)增加焙燒溫度,浸出率變化不明顯。因此,最佳焙燒溫度為700 ℃。從焙燒后的浸出結果看,在相同焙燒條件下,鉑的浸出率高于銠的浸出率,說明鉑比銠更易浸出。
2.2 焙燒堿用量對鉑、銠浸出率的影響
焙燒時間為90 min,焙燒堿用量分別為物料質量的1.0倍、1.2倍、1.5倍、1.8倍和2.0倍,焙燒溫度為700 ℃。焙燒后的物料先在80 ℃水浴條件下浸出1 h,再采用濃度6 mol/L的鹽酸作為浸出劑、氯酸鈉作為氧化劑,攪拌均勻,浸出溫度為95 ℃,浸出時間為3 h。浸出結束后,過濾,濾渣烘干,分析酸浸渣的鉑、銠含量,計算浸出率。堿用量對鉑銠浸出率的影響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隨著堿用量的增加,鉑、銠浸出率呈上升趨勢。當堿用量為物料質量的1.5倍時,鉑的浸出率可以達到98.19%,但銠的浸出率僅為88.42%。因此,繼續(xù)增加堿用量,進一步提高銠的浸出率。當堿用量提高到物料質量的1.8倍時,鉑的浸出率可以達到99.98%,銠的浸出率可以達到96.50%。繼續(xù)增加堿用量,鉑、銠的浸出率基本無變化,而且多余的NaOH會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因此,最佳堿用量為物料質量的1.8倍。
2.3 焙燒時間對鉑、銠浸出率的影響
焙燒時間分別為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焙燒堿用量為物料質量的1.8倍,焙燒溫度為700 ℃。焙燒后的物料先在80 ℃水浴條件下浸出1 h,再采用濃度6 mol/L的鹽酸作為浸出劑、氯酸鈉作為氧化劑,攪拌均勻,浸出溫度為95 ℃,浸出時間為3 h。浸出結束后,過濾,濾渣烘干,分析酸浸渣的鉑、銠含量,計算浸出率。焙燒時間對鉑、銠浸出率的影響如圖3所示。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焙燒時間的增加,鉑、銠的浸出率先增加后基本保持不變。當焙燒時間為90 min時,鉑、銠的浸出率分別達到99.28%、95.27%。
繼續(xù)增加焙燒時間,浸出率增加不明顯。因此,最佳焙燒時間為90 min。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堿熔-酸浸法可以用于回收低品位鉑族金屬廢料中的鉑與銠,實現(xiàn)鉑與銠的高效浸出,以便后續(xù)進行鉑銠分離提純。從最佳工藝條件來看,焙燒溫度為700 ℃,堿用量為物料質量的1.8倍,焙燒時間為90 min,此時,鉑、銠的浸出率分別可以達到99.28%、95.27%。
參考文獻
1 劉艷偉,楊 濱,李 艷,等.鉑族金屬在現(xiàn)代工業(yè)中的應用[J].南方金屬,2009(2):1-3.
2 劉時杰.鉑族金屬礦冶學[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1:48-49.
3 張 苺.世界鉑族金屬礦產資源及開發(fā)[J].礦產勘查,2010(2):114-121.
4 解 雪,張邦勝,劉貴清,等.硝酸工業(yè)氧化爐灰回收鉑族金屬的試驗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2(2):11-13.
5 劉貴清,曲志平.低品位貴金屬廢催化劑堿焙燒渣中鉑鈀銠浸出過程研究[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7(2):13-15.
6 李 志,權凱棟,韓志敏.廢貴金屬催化劑中銠回收工藝研究進展[J].石化技術,2020(12):270-271.
7 戴雨彤,劉建朋,馮紹平,等.從汽車尾氣廢催化劑浸出液中提取鈀試驗研究[J].濕法冶金,2023(3):252-257.
8 裴洪營,趙家春,吳躍東,等.從有機廢料中回收銠的技術進展[J].貴金屬,2019(4):85-90.
9 梅 昆.廢催化劑回收貴金屬工藝及前處理技術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20(1):278-279.
10 梁 源.金精煉尾渣綜合回收鉑、鈀、銠[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23(7):63-67.
11 熊慶豐,陳明軍,楊深宏,等.含銠樹脂中銠的回收工藝研究[J].貴金屬,2019(2):1-4.
12 趙家春,崔 浩,保思敏,等.銅捕集法從失效汽車催化劑中回收鉑、鈀和銠的研究[J].貴金屬,2018(1):56-59.
13 張冠舉.含硫、氮類萃取劑從鹽酸介質中分離貴金屬的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1:17-18.
14 李 強.從低濃度含銠有機廢液中回收銠的研究[D].昆明:昆明貴金屬研究所,2018:11-12.
15 衛(wèi)孟茹,霍軍軍,姚立強,等.長江經濟帶水資源空間均衡性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22(15):6291-6300.
16 董海剛,趙家春,吳躍東,等.從廢鉑合金催化網中回收鉑、鈀、銠[J].貴金屬,2022(1):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