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方言中,“攢勁”一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利索、能干。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qū)大河鄉(xiāng)龍源村居民李耀梅,就是一個被許多村民稱為“攢勁媽媽”的人。
一口濃重的西北口音,一張淳樸的飽經(jīng)風霜的臉,頭上總是戴著一條頭巾,就是這樣一個樸實得不能再樸實的農(nóng)村婦女,卻用頑強的精神、堅韌的毅力、誠信的品質(zhì),扛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命運多舛,負重前行
“這是沙漠中的芨芨草,無論環(huán)境多么惡劣,它都能扎下根來,向上生長……”這是2022年全國“誠信之星”頒獎典禮給予李耀梅的頒獎詞。李耀梅就像她手中用來扎掃帚的芨芨草,面對一次又一次的生活打擊,從未低下頭,倔強地在艱難和困苦中與命運抗爭。
李耀梅的老家地處大山腹地,交通不便,她住土窯,喝窖水。2008年,離婚后的李耀梅獨自帶著女兒生活,日子更加艱難,娘倆相依為命,靠售賣掃帚維持生計。后來,李耀梅帶著女兒從老家搬遷到紅寺堡區(qū)大河鄉(xiāng)龍源村,被當?shù)卣腥虢n立卡戶。
由于長期勞累和營養(yǎng)不良,2013年李耀梅胃部腫瘤復(fù)發(fā),住進了醫(yī)院。無奈之下,女兒向常年訂購掃帚的客戶東拼西湊借了9萬元給母親治病,這是娘倆欠下的人生第一筆債。
為盡快還債,出院后的李耀梅顧不上養(yǎng)病,就忙活了起來,有時還帶著放假的女兒一起去山上拔芨芨草。然而,禍不單行,就在娘倆省吃儉用辛苦還債的時候,命運又給了李耀梅重重一擊 。
2015年10月,李耀梅送女兒上學返回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右腿粉碎性骨折,頭部、頸部等多處受傷,被送到縣醫(yī)院后要求立即轉(zhuǎn)院到銀川做手術(shù)。在第一筆債務(wù)尚未還清的情況下,車禍讓李耀梅和女兒再次陷入困境。當時還在讀高二的女兒不得不四處籌錢,她想到了媽媽經(jīng)常供貨的幾位叔叔阿姨,他們都是做小本生意的,希望能從他們那里借到錢。最終,李耀梅的女兒從母親的5位客戶手中陸續(xù)借了16萬元。經(jīng)過搶救,李耀梅又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兩年時間,一場大病、一次交通事故,讓李耀梅的生活不堪重負。交通事故給李耀梅造成肢體殘疾,為了求醫(yī)治病,她欠下了30萬元外債。
同村人都說,她的經(jīng)歷放在別人身上,可能早就壓垮了,但她就像在和命運叫板,無論命運對她有多么不公,她都不服輸。
堅守誠信,不背承諾
“從醫(yī)院回來,我也想過死。但是,我不能走,好心人借給我的錢,我不能不還?!崩钜犯嬖V記者,看到女兒,想到一次次幫助過自己的好心人,李耀梅咬緊牙關(guān)硬撐著,也要把生活繼續(xù)下去。
從此,李耀梅開始了艱難的還債路。出院后不久,當李耀梅的腿能夠站起來,她就開工了。每天早上5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拔芨芨草扎掃帚、喂羊養(yǎng)雞,從早忙到晚,就是她每天的生活,“當時腦子里就想著趕緊把欠的債還上”,李耀梅說。
車禍造成李耀梅右腿骨折,因為沒錢安鋼板不能使勁,她就在地上打了一個鋼筋柱子代替。她用常人無法想象的堅忍和耐力,把手中一捆捆芨芨草變成一把把漂亮的掃帚,然后走街串巷,上門售賣。李耀梅做出的掃帚結(jié)實、輕巧、好用,而且她從不賣給客戶次品,她說:“做生意,一次不誠信就會砸了牌子?!币驗槔钜纷鋈藢嵳\,做出的掃帚質(zhì)量又好,越來越多的客戶都愿意買李耀梅的掃帚。
扎掃帚是一項非常辛苦的活兒,尤其是女人扎掃帚。當?shù)卮迕裾f,扎掃帚看著簡單,其實講究技巧和經(jīng)驗,更需要力氣,這活兒大多是男人干。但就是男人干的活兒,也被李耀梅干得紅紅火火。
2018年,隨著掃帚銷量的增長,為了提高產(chǎn)量,李耀梅自己制作了一臺機器,專門用來扎掃帚,機械化生產(chǎn)很快將掃帚產(chǎn)量提升了上去。從2015—2018年,李耀梅用3年時間扎了25000把掃帚,平均每天扎23把,終于在2019年還清了最后一筆債務(wù)。
李耀梅說:“那些好心人借錢給我,不要欠條,不要利息,人家對咱好,咱不能坑好人。我雖然窮,但誠信就是我的本錢?!睉{借這樣的信念和不服輸?shù)膭蓬^,李耀梅戰(zhàn)勝了貧窮,逐漸走出困境。
知恩圖報,光陰漸好
采訪中,李耀梅不時發(fā)出爽朗的笑聲,不時說道“太高興了”,她展現(xiàn)給他人的更多是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
還清債務(wù)的李耀梅,主動找到駐村扶貧工作組,要求脫貧摘帽。2018年,在紅寺堡區(qū)大河鄉(xiāng)龍源村扶貧工作組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幫助下,李耀梅貸到了5萬元貼息貸款,添置了生產(chǎn)設(shè)備,租用鄰居閑置的房屋,開始創(chuàng)業(yè)。她說,自己脫貧后,希望能幫助更多人。隨后,她又流轉(zhuǎn)了60畝土地種高粱,請了5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人一起干,開始大規(guī)模扎掃帚。在這期間,紅寺堡區(qū)龍源村扶貧工作組和駐村第一書記還幫助李耀梅多方聯(lián)系銷路。由于口碑好,李耀梅收獲了不少回頭客。如今,李耀梅的掃帚日產(chǎn)量達400 —500把。
2018年,李耀梅看到有人做“快手”,于是也讓女兒幫自己在社交媒體平臺“快手”上注冊了“龍源村·掃帚廠”賬號,經(jīng)常發(fā)扎掃帚的視頻。通過網(wǎng)絡(luò),李耀梅的掃帚生意做到了新疆、內(nèi)蒙古、甘肅等地,吸引近2萬個粉絲。
2020年,李耀梅看到村里養(yǎng)牛羊的人多了起來,她又想到做拌料機、篩草機。說干就干的李耀梅,半年時間就賣出400多臺拌料機和篩草機,頗受養(yǎng)殖戶的歡迎。
“現(xiàn)在我們有6%的產(chǎn)品都是在‘快手’上賣出去的。”李耀梅自豪地告訴記者。擺脫貧困的李耀梅決定反哺社會,她把村里有殘疾的、家庭困難的人都招到自己廠子里工作,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問題。50多個工人里,固定工人28人。李耀梅每月給每個男工人開工資5000元,女工人4500元,在工人們眼里,“李耀梅就是活雷鋒”。
“他們高興,我也高興。我把他們往前帶一帶,就能幫他們解決實際的困難?!边@些話是發(fā)自李耀梅內(nèi)心的,簡單、樸實、純粹,她做這些,只為了回報曾經(jīng)幫助過她的好心人。
“芨芨草,風吹不倒,沙埋不了?!崩钜肪拖耧L中的芨芨草,堅韌向上、自強不息。她的經(jīng)歷,也給女兒上了一課。“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她的樂觀和勤勞,是我前行路上的光。”女兒這樣評價李耀梅。
在政府的關(guān)心支持下,李耀梅用芨芨草扎掃帚擺脫了貧困,不僅供女兒讀了大學,還給村里其他貧困戶樹立了榜樣。她說:“只要肯吃苦,生活總會甜?!?/p>
生活不會辜負努力的人。李耀梅的微信頭像是一副書法作品,上面寫著:第五屆吳忠市道德模范李耀梅——誠實守信 德之根本。這8個字是對李耀梅最美好的定義。
(責任編輯: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