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雷鋒精神激勵自己,堅持助殘十八載,像一縷陽光,讓殘障人士感受到了人間溫暖。她就是被殘障孩子們稱為“張媽媽”的上海市虹口區(qū)曲陽社區(qū)志愿者張心亞。
志愿助殘,她用愛雨細心“灌溉”
十八年前,張心亞帶著智力障礙的女兒來到位于曲陽路街道的“陽光之家”,面對與自己女兒有相似不幸的殘障孩子,她決定把對女兒的愛,傾注到“陽光之家”每個孩子身上。
助殘之初,張心亞就遇到了難題,“許多家長們都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里有一個殘障孩子”。張心亞說,為讓更多殘障孩子走出家門,她經(jīng)常需要與其他助殘志愿者,一家一家上門做家長的思想工作。
陸元祥是“陽光之家”的學員之一?!笆畮啄昵八麃淼臅r候還流著口水,智障又肢體殘疾,走路也走不穩(wěn)。我們對他進行心理疏導,他也喜歡與我交流,只要我一踏進‘陽光之家’,他就給我敲背、揉肩?!睆埿膩喗榻B說。
在“陽光之家”成立初期,有的孩子甚至不會說話、吃飯。要教會智障孩子一些生活基本常識和技能,需要特別的耐心和愛心。看似一個簡單的動作,他們今天學明天忘,張心亞憑著堅強的意志和信心,手把手地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反復教,有時甚至需要教上成百上千遍??梢哉f學員們的點滴進步,都凝聚著她的心血和汗水。
無私忘我,她為殘障孩童“筑夢”
2012年,張心亞在曲陽路街道支持下,成立“張心亞助殘工作室”。十八年來,她把所有的精力和熱情都奉獻給了助殘事業(yè),帶領(lǐng)志愿者們以殘障人士需求為導向,服務(wù)殘疾人和社區(qū)居民50萬小時、52萬人次。
“真的很忙!”張心亞說,“我一直調(diào)侃自己,在課堂上我是輔導員,在生活中我是保育員,還是調(diào)解員,最后我還是清潔工。我平時上班,白天出來給學員搞活動,回家要寫信息、做臺賬,經(jīng)常忙到深夜一點鐘?!?/p>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張心亞會帶著孩子們走出“家”門,來到公園、湖畔、動物園,讓他們擁抱大自然;帶著他們?nèi)⒂^博物館、上海書展等,讓他們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她還自編節(jié)目,帶著孩子們到各社區(qū)去演出、到敬老院和共建單位去聯(lián)歡、慰問,讓孩子們懂得“學會感恩”。
2017年年初,張心亞被查出患了胃癌,即便在治療期間,她也不忘殘障孩子們,多次前往探視,帶領(lǐng)孩子們開展活動。她說:“作為志愿者,我要把熱情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殘疾人事業(yè);作為母親,我要把愛心無私地奉獻給智障孩子們?!?/p>
搭建舞臺,她托折翼天使“放飛”
上海張心亞助殘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吸引了大批愛心人士投入社區(qū)助殘事業(yè)中。在張心亞的帶領(lǐng)下,以殘障人士需求為導向,為殘障人士開展教育、社會共建與融合、康復等七類服務(wù),成為虹口區(qū)首個專職服務(wù)殘障人士的公益組織。
在虹口區(qū)殘聯(lián)和曲陽路街道殘聯(lián)的支持關(guān)心下,工作室舉辦殘障人士“七彩陽光”畫展、“閃光的瞬間·曲陽的亮點”殘疾人攝影展、“我運動·我快樂”殘疾人運動會等活動,為殘障人士找回自信、融入社會搭建了舞臺。
殘障人士也不忘感恩、回報社會。每逢學雷鋒日、助殘日、敬老日等節(jié)日,都能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張心亞助殘工作室榮獲全國最佳志愿服務(wù)組織、上海市助殘服務(wù)先進集體、上海市志愿服務(wù)優(yōu)秀品牌、“美哉虹口”社區(qū)生活秀愛心公益獎等。張心亞個人也獲評榮譽多多:全國最美志愿者、“中國好人”、上海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上海市杰出志愿者、2021感動上海年度人物等。
“我只不過是做了我應(yīng)該做的事情,不要感謝我一個人,應(yīng)該感謝志愿者團隊、愛心企業(yè),是整個社會的溫暖,才能讓這些孩子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睆埿膩喺f。如今,上海張心亞助殘工作室的注冊專職志愿者87名,社會志愿者超過400人,愛心接力棒正不斷傳遞。已古稀之年的張心亞依然奔波在助殘路上,就像一支蠟炬燃燒著自己、奉獻著光熱。
(責任編輯:陳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