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青年的奮斗目標和前行方向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希望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fā)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yè)全過程、融匯在事業(yè)追求中。
《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講話》(2022年4月25日),
《人民日報》2022年4月26日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今天我們所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給理論創(chuàng)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們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2022年10月16日),《求是》雜志2022年第21期
各級黨委要加大對涉農干部的培訓力度,提高“三農”工作本領,改進工作作風,打造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有領導農業(yè)強國建設能力的“三農”干部隊伍。各級黨政干部要把調查研究、求真務實作為基本功,不能脫離實際,想當然、拍腦袋;要強化系統(tǒng)觀念,統(tǒng)籌處理好兩難甚至多難問題,不能“按下葫蘆起了瓢”。要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經常到農民群眾家中走一走、看一看,深入群眾、扎根群眾,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關心群眾安危冷暖、急難愁盼,從農民群眾的喜怒哀樂中檢視我們的工作。
《加快建設農業(yè)強國,推進農業(yè)農村現代化》(2022年12月23日),《求是》雜志2023年第6期
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把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作為即將開展的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并長期堅持,切實掌握真實情況和民情民意,使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各項決策部署符合實際、符合客觀規(guī)律。新任的領導干部尤其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盡快熟悉情況,持續(xù)加強學習,提高履職本領,扎扎實實做好分管領域工作,防止以老經驗應對新事物,以過去的思維定勢看待新形勢,以老思路老辦法解決新問題。
《在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23年2月28日)
按照黨中央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深入農村、社區(qū)、企業(yè)、醫(yī)院、學校、“兩新”組織等基層單位,把脈問診、解剖麻雀,進行問題梳理、難題排查,運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fā)現問題,既看“高樓大廈”又看“背陰胡同”,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改進調研方式,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和單位調研。善于換位思考,走進群眾,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準確了解群眾的所憂所盼。注重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在調查的基礎上深化研究,提高調研成果質量,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防止調查多研究少、情況多分析少,提出的對策建議大而化之、空洞抽象、不解決實際問題。統(tǒng)籌安排、合理確定調研時間、地點,防止扎堆調研、作秀式調研。調研過程中要輕車簡從,簡化公務接待,不給基層增加負擔。
《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23年4月3日)
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了解群眾需求,切實解決廣大百姓關心關切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fā)展座談會時的講話》(2023年5月11日至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