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中午,中華檔案文獻研究院院長金生楊步履匆匆地來到西華師范大學行署校區(qū),手里提著一個老式深色文件包,悶頭朝著掩映在樹影中的中華檔案文獻研究院走去。就在昨天,他剛剛參加完一場關于蜀道研究發(fā)展方向的會議,而幾小時后,他馬上要趕去新校區(qū),參加第二場會議,這場會上,學校將確定未來在蜀道研究上的“總體方案”。
2017年,在蜀道申遺的契機下,西華師范大學成立蜀道研究院,組建了專門的蜀道研究團隊。幾年的時間里,團隊通過蜀道研究產(chǎn)出頗豐,不僅有蔡東洲等編定的五大本《蜀道考古調(diào)查報告》,團隊還先后發(fā)表《三十年來蜀道研究綜述》《略述〈蜀道驛程記〉的史料價值》《從〈三國志〉看歷史時期的蜀道》《唐宋隴蜀道研究:基于文物和出土文獻的考察》等多篇論文。金生楊教授更是集合自己十多年來的文獻研究成果,主編《蜀道行紀類編》46冊,成為蜀道研究的必備參考書。
7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省廣元市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憑借多年研究的深厚積淀,西華師范大學蜀道研究院院長蔡東洲給習近平總書記講解了古蜀道和古柏的故事。
8月2日,廉政瞭望·官察室記者來到西華師范大學中華檔案文獻研究院,對話金生楊教授以及團隊中的青年研究員羅洪彬,聽他們講述自己與蜀道的“結緣之路”。
盡管會議要連著開兩天,但金生楊的語氣并沒有半點疲累。相反,當記者提到“蜀道研究”,金生楊依然滔滔不絕起來。
金生楊從電腦上調(diào)出一幅幅不同時期蜀道變遷的地形圖,為記者講解,狹義的蜀道在我國歷史上多指由今西安入蜀的道路。由于歷史上關中久為政治中心,而四川政治、經(jīng)濟、軍事地位特殊,使得關中連接四川盆地的蜀道至關重要。從過往的考證來說,蜀道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坝凭玫臍v史使蜀道積淀了各個維度、層面上的遺產(chǎn)與資源,并且還有更多文化價值有待我們?nèi)ネ诰颉!?/p>
從事文獻研究的金生楊,對蜀道的各類文獻研究如數(shù)家珍,但為記者講解的話語間,卻流露出一些遺憾。當記者問到川內(nèi)蜀道文化遺存時,他話鋒一轉:“雖然蜀道名氣很大,但四川的研究整體上還是相對較弱。”之所以有這樣的體會,還得從金生楊與蜀道研究的結緣說起。
金生楊告訴記者,2007年從四川大學博士畢業(yè)后,他加入西華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成為一名老師。當時學校其他學科在秦嶺-大巴山的研究已經(jīng)開展多年,主要集中在土壤、水資源、環(huán)境污染、珍稀動植物保護以及自然災害方面,歷史文化方面的研究始終稍遜一籌。金生楊加入歷史文化學院后,蔡東洲與他合計,要借助學校在川東北積累的研究優(yōu)勢,“找出方向深入研究下去”,蔡東洲在組建蜀道研究團隊之前就堅定了這樣的想法。
“當時我就想,我是搞儒學和文獻研究的,如果從古人的視角入手了解蜀中歷史,無疑是很好的切入點,而從歷史上出入四川的文人墨客的記錄來研究是最直接的。跟隨古人的腳步,從古人的見聞,借助古人的‘第三視角’來看四川,應該能為四川歷史文化描繪一個鮮明的輪廓?!苯鹕鷹钫f。
然而從古至今出蜀入蜀的各類記錄無數(shù),金生楊那時也沒想到,僅僅是整理這樣一個“古人蜀中行跡”就花費了他十多年的時間,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理了180萬字,僅清代就有140多萬字的相關文獻,而這項整理工作目前還在繼續(xù)。“古人,特別是古代官員每去一個地方多有記錄的習慣。他們通過蜀道來到蜀中,再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這不只是游記,其中很多還是帶著極強主體意識的施政思考。他們留存下來的記錄,又何嘗不是一種認識‘蜀道’的資源。”
金生楊的辦公室中,放滿了各類文獻,其中方志最多。歷史書籍特有的味道充滿房間,金生楊對這樣的研究環(huán)境早已習慣。對于他來說,做文獻研究就是要坐得住。“但我們坐的可不是冷板凳哦。”金生楊回憶起這幾年蜀道研究團隊所做出的努力,并不認為蜀道研究受到了“冷遇”。
由于歷史上關中久為政治中心,而四川政治、經(jīng)濟、軍事地位特殊,使得關中連接四川盆地的蜀道至關重要。從過往的考證來說,蜀道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坝凭玫臍v史使蜀道積淀了各個維度、層面上的遺產(chǎn)與資源,并且還有更多文化價值有待我們?nèi)ネ诰?。?/blockquote>“相反,蜀道研究一直是一個熱門。對于我們來說,只是難在研究方法與方向的突破上,蜀道范圍極廣,就像是由各點連接成的珍珠鏈,每一個點都可能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對于蜀道研究和價值挖掘,從什么角度入手才是關鍵?!苯鹕鷹钫J為,從蜀道申遺工作,到廣元市、學校以及學界對蜀道研究非常支持,可見蜀道一直沒有離開學界乃至大眾的視野?!艾F(xiàn)在我們在思考的是,如何讓蜀道研究中挖掘的傳統(tǒng)文化應用到當代建設中,用蜀道文化創(chuàng)新出新時代的文化。”
蜀道之用:“從一步步的丈量開始”
西華師范大學的蜀道研究團隊成立于2017年,成員有10名老師,當時就是骨干成員的蔡東洲現(xiàn)為蜀道研究院院長。幾年過去,這一團隊又擴張到了13人,年齡結構覆蓋老、中、青年三代,專業(yè)結構也更加完整。然而蜀道研究體量龐大,無論是金生楊這樣的中流砥柱,還是剛剛加入隊伍不久的青年教師,都希望團隊可以繼續(xù)增添血液,讓更多的項目可以開展起來。
對于團隊來說,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通過對蜀道文獻研究和考古調(diào)查,使蜀道歷史文化研究為當代治蜀興川提供源源不斷的“土壤”,讓蜀道不斷發(fā)揮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現(xiàn)實價值。青年教師羅洪彬對蜀道的興趣起源于2013年。在一次參加“山城寨堡”的考察項目時,“蜀道”對于他逐漸從一個模糊的概念變得清晰起來。蜀道研究團隊成立后,羅洪彬連續(xù)用兩年的暑假和同行的研究者一同重走蜀道,進行考古遺存與遺跡的調(diào)查。而大家根據(jù)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教學安排,在其他時間也重走過多次。
“重走蜀道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考古學的田野調(diào)查。我們在重走蜀道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只有重新去走、去看、去體驗,才能更好地挖掘適合大眾體驗的蜀道文化。從我們考古的角度來說,只有摸清蜀道沿線文化遺存的年代、分期,才能夠更好地總結體驗,才能摸清它的文化價值、文化特質。這樣才能去談怎樣讓相關文化火起來,以及火起來后怎樣去做生態(tài)文明保護。”羅洪彬說。
盡管學習考古專業(yè)的羅洪彬早已習慣了野外考古調(diào)查的辛苦,但用腳步丈量蜀道沿線還是讓他印象深刻?!笆竦赖倪z跡許多都在山林之中,還記得我們?nèi)バ麧h那邊做調(diào)查,地方非常難找,有的已經(jīng)沒有路了,要拿刀砍出一條路來,時不時還會摔跤、磕碰,鞋子跑爛了都是常事?!?/p>
2013年6月,蔡東洲(左)帶隊在蜀道沿線劍閣苦竹隘南宋卷洞門內(nèi)調(diào)查明代劍州知州李璧題刻。 2021年1月,蔡東洲教授(右一)帶隊調(diào)查米倉道沿線的宋元平梁城遺址。 吃不上飯、找不到路、看不見人煙,幾個人的團隊經(jīng)常這樣翻山越嶺。但對于熱愛考古、對蜀道研究充滿激情的研究者們來說,苦盡甘來的那一刻,也足以讓他們開懷。羅洪彬回憶,有一次過通江去陜西西鄉(xiāng)縣,幾個人進入大巴山,頂著三十七八度的高溫,一路步行,生活還非常不方便?!奥飞蠜]了吃的,餓了挖紅薯,有時候還只能吃生的。晚上有時候只能借住到山上農(nóng)民家里。記得有一天翻過一個山頭,看到山腳下遠處的縣城,我們幾個都忍不住歡呼起來。那時候我們已經(jīng)很久沒見到大點的城鎮(zhèn)了?!?/p>
幾年來,不只是考古方面收獲眾多,積累了許多詳實的實地資料,這些考察也給團隊提供了許多“治理之用”的啟發(fā)。
講到如今的生態(tài)保護,金生楊認為蜀道就能提供靈感?!耙郧熬陀兄贫鹊谋Wo,還有民間的維護,古代蜀道遺留下來的其他文化,也可以帶給我們很多新想法。”金生楊以道路交通舉例,認為從蜀道沿線的柏樹種植就可以看到古人的治理智慧,“在蜀道的歷史上,曾有七次大規(guī)模植樹。古代講‘列樹以表道’,就蘊含了將自然與人文治理相結合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這也與我們當下所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謀而合。而蜀道兩旁植柏木,一方面是柏樹生長周期長,適合用來保護驛道;另一方面,柏木不像松樹、楠樹那樣適合做建材,減少了被砍伐的幾率?!?/p>
在金生楊看來,漫漫歷史長河中,古人在蜀道留下的故事也是蜀道文化的一個側面。有一個故事令金生楊印象深刻。在一名官員沿蜀道入蜀第二十五日的見聞中,記載了唐代官員何易于的故事。何易于在當?shù)刈隹h令時,有一次,刺史崔樸曾經(jīng)趁著春光明媚,帶了許多賓客,坐著大船,放舟東下游玩,船到一地后,就下令要民夫拉纖。何易于以民夫農(nóng)忙為由,自己上陣拉纖,讓崔樸無地自容?!斑@樣的廉潔故事、治理之術在蜀道往來者的紀行中有許多,這不值得我們進行文化挖掘么?”金生楊感慨。
蜀道不僅是文化之路,還是統(tǒng)一之路、治理之路、開發(fā)之路與經(jīng)貿(mào)之路。在金生楊看來,其中有許多經(jīng)驗值得當下借鑒,但蜀道沿線的文化寶藏還遠沒有被充分挖掘利用。“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需要人在其中發(fā)揮作用,無論是講生態(tài)、講傳承保護都不是幾個人的事,重要的是挖掘出來、推廣出去?!辈稍L最后,金生楊表示,現(xiàn)在的蜀道研究同時聚焦文化和生態(tài)兩個方面,特別是生態(tài)方面的研究,學校將更進一步整合力量,努力把分散的研究方向凝聚起來。希望在未來能有更多的部門、高校以及企業(yè)參與其中,共同實現(xiàn)“蜀道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