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埃及前,我多少有些擔心,畢竟新聞或電影中的阿拉伯世界總是充滿了混亂與不安。可即便如此,我還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踏上了這片神秘的土地。
走出機場的那一刻,我便被開羅嚴重的霧霾和混亂的街道搞得有些分不清方向,本就忐忑的心情更增添了幾分不安。
獨自出門在外旅行,最怕的就是被偷、被搶,一旦失去了證件或錢包,人就變得寸步難行。因此,看到埃及的混亂,我便格外小心,對周圍人的一舉一動者都特別關注。
開羅老城的哈利利市場,算得上是開羅最大的集市之一,作為游客免不了會到這里打卡。市場里,有的商鋪生意興隆,有的商鋪門可羅雀,還有一些商鋪根本找不到店主人。
我走進一家店鋪,貨架上擺放著各式各樣富有當?shù)靥厣牟AП?,但店內卻空無一人,想找店員砍價都沒有。我觀察了一下,非但沒有人,店鋪內甚至沒有攝像頭,感覺像是在教唆著你,趕緊隨手拿走一件商品跑掉。
就在這時,我注意到墻上有一串顯眼的號碼和幾行英文及阿拉伯文,大意是,“有需要請打電話,店主會馬上回來?!备屛殷@訝的是,市場內類似這樣的店鋪不止一家?!斑@不是給小偷們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嗎?”我心想。但顯然,店主人并不擔心。
在我居住的旅館附近,也有一個類似的小地攤。地攤上擺放著各種零食和飲料,旁邊還有一張價目表,同樣看不到攤主的蹤影。路人如果有需要會直接把錢放在盒子里,就像自助販賣機一樣。
看到這么多全憑顧客自覺開下來的店鋪,再聯(lián)想到剛下飛機時對于這座城市和這個國家的“偏見”,我忽然覺得自己的擔心完全多余。而且我在埃及不僅沒有被偷,甚至還遇到了拾金不昧的當?shù)厝恕?/p>
埃及之所以治安良好,幾乎看不到小偷,與這里的信仰不無關系。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教條規(guī)定不允許偷盜,認為偷盜是大罪,對于偷盜者,應當砍掉他們的手作為懲罰——埃及刑法中似乎沒有砍手的措施,對于盜竊行為,主要還是以監(jiān)禁或苦役為主。
雖然埃及小偷不會被砍手,但教義的約束力仍然十分強大,絕少有人去觸犯。據(jù)說曾經有一個小偷控制不住自己進行了偷盜,作為懺悔決定自己斷掉雙手,可見教義在人們心中的分量。
雖然埃及小偷少,可我還是碰到過一次,也因為只有一次,讓人印象格外深。
當時,我正從阿斯旺的尼羅河邊下船上岸,一個戴著頭巾的女孩向我走來,問我要不要買她的紙莎草畫。我告訴她,“不買。”沒想到她并沒有死心,依舊攔著我,甚至直接把畫搭在我的腰包上方。
如此推銷,不禁讓人生疑,我本能地摸了下被紙莎草畫遮擋住的腰包,發(fā)現(xiàn)她的手正在里面翻騰。女孩見自己暴露了,顯得十分羞愧,立刻把偷到的錢還給我。
看到我們倆在爭執(zhí),一位旁邊商鋪的大叔走了過來,問清事情緣由,斥責了那名女孩,還問我需不需要報警。考慮到并沒有真的丟錢,我告訴他算了,畢竟也不想讓女孩因為這點錢受到嚴厲的處罰,而且她大概也是因為生活所迫才做出這樣的事情吧。
女孩離開后,那位大叔反倒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感覺犯錯的是他一樣,非要請我去他的商鋪喝杯茶。他告訴我,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他感到羞恥,希望我不要介意。面對如此誠懇的態(tài)度,我開始有些不好意思了。
除了這次小意外,我再未遇到任何“險情”,反而常常被埃及人的熱情好客感動到。
在埃及第二大城市亞歷山大問路時,一位會說英語的大叔主動幫我攔了一輛中巴,與我一起上了車,還替我買了票。我本以為他是順路,到了目的地才知道,他純粹就是為了幫助我,然后又自己坐車原路返回了。
在開羅,從景點返回旅館的路上,我遇到一位出租車司機。司機看到獨自步行的我便搖下車窗問需不需要打車。我告訴他,“不需要,我是窮游,沒有太多錢?!蔽冶疽詾閷Ψ綍P長而去,但他卻對我說,“上來吧,不需要錢?!?/p>
司機把我送到旅館后,真的分文不取,還熱情地向我推薦了幾家餐廳,并留下他的電話,讓我有需要隨時找他。
這片看似有些不安的土地,不但治安比我想象中的好,而且還有那么多熱心人。阿拉伯世界重視兄弟情,他們大概是把我這個外國人也當成了兄弟吧。當然,這里也有讓人忍不住吐槽的地方,譬如有些人不太遵守時間,說話不太靠譜,可是一旦想起當?shù)厝诵值馨愕臒崆?,便覺得也可以容忍這些缺點了。
(姜之卉薦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