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遵遠 王鳳霞
金寨縣希望小學
希望工程是由共青團中央發(fā)起、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實施,以改善貧困地區(qū)基礎教育設施、救助貧困地區(qū)失學少年重返校園為使命的社會公益事業(yè)。截至2021年底,全國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194.2 億元,資助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662.6萬人,援建希望小學20878所。
2019 年,在希望工程實施30 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希望工程在助力脫貧攻堅、促進教育發(fā)展、服務青少年成長、引領社會風尚等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強調:要把希望工程這項事業(yè)辦得更好,努力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種新希望,讓廣大青少年充分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提起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剛剛離開我們的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是他親臨安徽金寨選址建設了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是他親手在革命老區(qū)點燃了希望工程之火!
時間倒回1989 年10 月,共青團中央和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聯(lián)合發(fā)起了依靠各級共青團組織負責實施的社會公益事業(yè)——希望工程。1990 年2 月17 日,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國青基會副理事長的李克強,率領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考察組一行,冒著凜冽刺骨的寒風、踏著春風未融的冰雪,專程來到安徽金寨這個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qū),為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選址。
時任金寨縣副縣長、分管教育工作的曹承芳負責接待李克強一行。曹承芳回憶當年見面時的場景,說:“在金寨縣招待所的小會議室里,坐滿了年輕人,除了團地委和團縣委的同志我認識外,多數(shù)人我都不認識。而披著黃大衣的李克強見到我時,立即站起來與我握手,一點架子都沒有,非常隨和?!崩羁藦妼Υ蠹艺f,很早就想到金寨來看望老區(qū)人民并向老區(qū)人民學習,但是因為沒有機會,所以一直沒有實現(xiàn),今天終于站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了!“聽了他的開場白,我們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有著一種撲面而來的親切感、溫暖感,我們好像接待的不是團中央書記處的書記,而是闊別多年、返回家鄉(xiāng)的游子?!辈艹蟹颊f。
接著,李克強開門見山地表明來意,團中央決定在全國老、少、邊、窮地區(qū)實施希望工程、組織實施救助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活動。希望工程主要采取兩種方式救助失學兒童,一種是對義務教育階段有困難的學生實行救助,把錢直接發(fā)給被救助學生,每人每學年80 元,直到初中畢業(yè)。如果考上了大學,還將繼續(xù)救助直到大學畢業(yè)。另一種是準備在革命老區(qū)選擇一個縣援建一所希望小學。
“李克強最開始說,給金寨縣100 個救助名額,我說少了,不夠,最后給了我們500 個名額。”至于建希望小學,曹承芳心里想,雖然希望工程只能給每所希望小學資助2 萬元建設款,但這卻是想上學而上不起學的孩子們的急切渴望啊!因此,曹承芳立即表態(tài):“只要是對金寨老百姓有好處的事,我們都愿意干?!甭犃瞬艹蟹嫉谋響B(tài),李克強欣慰地笑了。當天下午,李克強一行就深入到南溪、雙河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南溪鎮(zhèn)是大別山區(qū)三大武裝起義之一的立夏節(jié)起義的發(fā)生地,走出了14位開國將軍。然而,時至上個世紀90 年代,當?shù)氐霓r(nóng)民群眾還很窮。李克強一行看見許多孩子都不是在學校里讀書,而是在山里面放牛、拾柴、打豬草,許多孩子都在喊:“我要上學,我要讀書……”老區(qū)的現(xiàn)狀震撼著李克強等考察組同志的心靈,也更加堅定了他們實施希望工程的決心。李克強說,希望工程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我們要用這炭火燃燒起孩子們的希望。了解到在金寨縣實施希望工程的可行性及困難情況后,他們向金寨縣委提出了建好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意見和建議。
時任金寨縣委書記陶芳侯就落實李克強同志的意見,立即召開縣委領導班子會議研究,經(jīng)過認真討論、慎重考慮,金寨縣決定把希望小學建在南溪鎮(zhèn)中心小學內(nèi),并將校名更改為金寨縣希望小學。
曹承芳說,“當時決定在南溪中心小學的基礎上,把原來的一幢二層教學樓翻建成希望小學教學樓,并對大門樓進行維修、改造?!? 個月后的5 月19 日,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在金寨南溪誕生了!學校由中國青基會捐款4萬元,省、市、縣、鎮(zhèn)配套部分資金援建而成,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洛桑親自參加竣工剪彩儀式,曾在金寨戰(zhàn)斗過的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了校名“金寨縣希望小學”。
自此,希望工程在大別山腹地拉開了序幕,“希望之火”從這里燃遍江淮大地乃至中華大地。
1996年,李克強在北京接見了蘇明娟等人。
說到希望工程,金寨姑娘蘇明娟肯定要被人們提起的。因為她那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照片震撼了億萬人民的心。其實,除了這張照片外,蘇明娟與李克強見面握手的照片也廣為流傳。
李克強
1996 年,13 歲的蘇明娟到北京參加《中國青年報》創(chuàng)刊45 周年的紀念活動。那是她第一次去北京,幾個月前蘇明娟就接到了“大眼睛”照片拍攝者謝海龍的邀請信。
在慶?;顒由?,蘇明娟見到了很多陌生的面孔,其中,有一個人給她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就是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李克強。
蘇明娟回憶說,當時李克強走到她的面前問,“你是不是‘大眼睛’照片上的小女孩?”“是的?!碧K明娟說。李克強笑著問,“怎么都長這么大了?”之后,李克強還詳細地詢問了蘇明娟的學習情況,家里人都在做什么,現(xiàn)在的生活怎么樣?……兩個人面對面地站著聊了很久。“當時并不知道李克強的身份,只是感覺到這個叔叔很親切?!碧K明娟說。
2014 年10 月29 日,在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建校25 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安徽省委負責人專程趕到金寨縣希望小學,親手將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給希望小學師生的回信交給學校的老師和學生。
當年的10 月16 日,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師生代表寫信給李克強總理、報告希望小學建校25 年來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收到來信后,李克強總理于10 月28 日給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師生回了信。
李克強在信中回憶道:“我清晰地記得,當年來這里為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選址時,正是冬末初春時節(jié),不曾想到,希望工程第一粒種子在大別山深處的凍土里,破土成長為今天這樣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p>
李克強在信中還飽含深情地寫道:“這么多年來,你們鍥而不舍地踐行一個樸素的理想:讓每個孩子不再因為貧窮而失去課堂。這也是政府的職責所系,我們的努力殊途同歸。貧困固然可怕,但失去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更可怕;消除貧困或難短時兌現(xiàn),可創(chuàng)造公平必須刻不容緩。讓我們共同持續(xù)不斷努力,為天下所有貧困孩子的幸福人生創(chuàng)造美好的希望。”
收到總理的回信,師生們奔走相告、爭相傳閱,共同分享著希望工程給自己帶來的收獲和喜悅。“當時寫信,一方面是為了表達我們對總理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是希望在建校25 周年之際邀請總理再到我們金寨來、再到我們希望小學來走一走、看一看?!苯鹫h希望小學的教師代表廖桂林這樣解釋寫信的初衷。讓學校師生感到更加驚喜的是,10 月16 日才寫的信,29 日就收到了回信。廖桂林說,“我們聽說總理回信了,很是欣喜,沒有想到日理萬機的總理這么快就回信了,而且情真意切、語言撲實,一刻也沒有忘記我們這些山區(qū)的孩子和老師?!?/p>
據(jù)了解,金寨縣希望小學如今成為擁有兩個校區(qū)、多棟校舍、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標準化操場的現(xiàn)代化學校,有48 個教學班、近2000 名學生。希望工程的實施使老區(qū)金寨的教育事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不僅給貧困家庭的孩子帶來了希望,而且改變了這些貧困孩子的前途命運、圓了他們的人生出彩夢,是深受人們稱贊的德政、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