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樂
(江蘇筑森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000)
當前,建筑物下設地下室十分普遍,且地下室的層數(shù)有增加的趨勢,房屋下設兩層、三層地下室已經(jīng)成為普遍現(xiàn)象。設置地下室,就需要驗算建筑物基礎在水浮力作用下的抗浮穩(wěn)定性,地下室底板及外墻設計時均需要考慮水壓的作用,因此抗浮水位確定的高低對建筑物的建設成本影響較大。
對于抗浮水位的確定,全國各地均有標準,有些地方按室外地坪標高確定,一般情況下抗浮水位標高為室外地坪標高以下500mm。本文根據(jù)當?shù)氐胤浇?jīng)驗和該工程特有的地形條件,采用了切實可行的防排水設計措施,大幅降低了抗浮水位標高,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
貴陽經(jīng)開區(qū)吾悅廣場城市綜合體酒店項目位于貴州省貴陽市經(jīng)開區(qū),南臨中桐路??偨ㄖ娣e50088.3m2,地上建筑面積28061.02m2,地下建筑面積22027.28m2,地上建筑層數(shù)22層,建筑總高度95m,地下建筑層數(shù)3層,埋深13.6m。該工程主樓結構體系為框架-核心筒結構,結構總高度95m,裙房為框架結構,總高度11m。主樓柱網(wǎng)8.4m×8.4m,裙房柱網(wǎng)7.2m×11.050m。該工程為山地建筑,地勢整體呈西高東低,南高北低,該工程±0.000等于黃海高程1089.15m,建筑總圖東北角最低,約為黃海高程1076.8m。該工程建筑總圖見圖1所示,建筑剖面圖見圖2所示。
圖1 建筑總圖
圖2 建筑剖面圖
2.1.1 土層
(1)素填土(Q4ml)
(2)粉質(zhì)黏土(Q4el+dl)
2.1.2 基巖
(1)全風化砂巖夾泥巖(Jx)
(2)強風化砂巖夾泥巖(Jx)
(3)中風化砂巖A單元(Jx):巖樣天然單軸抗壓強度平均值frm=7.32MPa、標準值frk=6.83MPa。
(4)中風化砂巖B單元(Jx):巖樣天然單軸抗壓強度平均值frm=15.07MPa、標準值frk=14.20MPa。
(5)中風化泥巖(Jx):巖樣天然單軸抗壓強度平均值frm=4.00MPa、標準值frk=3.54MPa。
鉆探結束24h后對鉆探孔進行水位量測,受平場和交叉施工以及上部回填跨孔的影響,大部分鉆孔堵孔。所鉆162鉆孔中,共計完成穩(wěn)定水位測量130次,所測鉆孔中受地表匯水的影響,鉆孔水位埋深較淺,所測水位為假水位,且同一鉆孔前后所測水位相比有所下降,說明地下水補給受地表匯水和降水影響,補給較差,水量較小,孔內(nèi)水主要為鉆探滯留水及原地貌溝槽處滲出地表水,未測得穩(wěn)定水位。
根據(jù)鉆孔水位量測、水文地質(zhì)資料,未能測得地下穩(wěn)定水位,同時結合臨近在建建筑S1#(地下室底板標高1071.55m)基礎開挖成果,綜合顯示擬建場地地下水埋藏較深,對擬建物影響較小。但因擬建建筑物存在地下室,地下室基坑將形成類似盆狀的負地形,地表水等下滲補給上層滯水,地表水將匯集于地下室外墻及基坑范圍內(nèi)的環(huán)狀空間,形成“盆池效應”[1]。匯集的地表水如無有效措施進行排泄,日積月累,水位漸漲,地下室底板及側(cè)壁將承受匯集于環(huán)狀空間的上層滯水壓力,故設計時需考慮地下室底板和側(cè)壁封閉后的排水措施及防滲防潮措施和結構措施,避免因上層滯水壓力導致地下室底板及側(cè)壁開裂漏水,對地下室底板造成破壞,若不作好防排水設計措施,應按室外地坪標高(1089.00m)考慮地下室的抗浮設防問題。同時還建議結合擬建物結構特征、荷載特征及規(guī)劃特點,組織擬建場地抗浮設防水位的專項專題會議,最終確定場地內(nèi)的抗浮設防水位[2-4]。
3.2.1 常規(guī)設計
該工程有三層地下室,地下室底板為板面結構。
該工程室內(nèi)標高為-13.150m,相當于黃海標高1076m,基底標高約為黃海高程1075.4m。根據(jù)勘報建議抗浮水位,為作好防排水設計措施,應按室外地坪標高(1089.00m)考慮地下室的抗浮設防問題,抗浮水頭高度較高,抗浮驗算時水浮力很大,抗浮水頭高度=1089.0-1075.4=13.6m,水浮力標準值為136kPa。
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11)第5.4.3條規(guī)定,建筑物基礎存在浮力作用時應進行抗浮穩(wěn)定性驗算[5-6],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對于簡單的浮力作用情況,基礎抗浮穩(wěn)定性應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Gk——建筑物自重及壓重之和,kN;
Nw,k——浮力作用值,kN;
Kw——抗浮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
該工程為體型復雜,主裙樓層數(shù)相差超過10層的高低層連成一體建筑物,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相應建筑抗浮工程設計等級為甲級。根據(jù)建筑工程抗浮技術標準JGJ 476-2019第3.0.3條規(guī)定,使用期間抗浮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Kw取1.1。
(2)抗浮穩(wěn)定性不滿足設計要求時,可采用增加壓重或設置抗浮構件等措施。
該工程地下室柱網(wǎng)局部為8.4m×11.05m、7.2m×11.05m,柱網(wǎng)相對較大,單柱下的浮力作用值(單位:kN)較大,單柱下浮力為8.4×11.05×136=12623kN、7.2×11.05×136=10820kN。單柱下自重及壓重之和遠小于以上數(shù)值,基礎在浮力作用時抗浮穩(wěn)定性驗算不能滿足設計要求,這將導致設置的鋼筋混凝土抗拔樁數(shù)量較多,施工的工期和房屋的造價增加較多。
地下室底板及外墻設計時也應該考慮水壓力的作用,由于抗浮水頭較高,直接導致了地下室的底板及外墻的厚度增加較多,底板及外墻的配筋增加較多。
3.2.2 增加排水設計措施
按常規(guī)設計時,水頭較高,導致抗浮穩(wěn)定性驗算不能滿足要求,增加的抗拔樁數(shù)量較多,另外,底板抗浮驗算及外墻設計均較困難,建造成本及施工工期增加較多,建設方較難接受。
該工程為山地建筑,地下室底板板面標高為1076.15m,而場地東北角最低,約為黃海高程1076.8m。為了使設計合理化、精細化,節(jié)約施工工期及建造成本,本設計根據(jù)當?shù)毓こ探?jīng)驗,采用了排水盲溝[7-8]的設計措施,對匯集的地表水及上層滯水作有效引排或保護,避免排入地下室基坑內(nèi)產(chǎn)生積水,對地下室底板造成破壞。排水盲溝做法見圖3所示。
圖3 排水盲溝結構示意圖
當建筑場地或總圖中有一側(cè)或幾側(cè)標高高出周邊市政道路或場地,而且地下室周邊土層為弱透水性土層,地下水量不大,排水面積較小,常年水位相對較低時,可通過在地下室周邊設置排水盲溝,用來降低抗浮水位,從而節(jié)約工程造價。該方法是通過隔、排結合,將地下水位控制在排水盲溝標高以下。
該工程在地下室二層底板標高處,沿房屋四周設置了排水盲溝,盲溝底標高約為黃海標高1079m,該工程為山地建筑,場地東面、北面地勢相對較低,東北角地勢約為黃海標高1076.8m。通過給排水專業(yè)設計將地表水及上層滯水引排至場地東北角的市政排水管網(wǎng)中,以達到降低該工程抗浮水位的目標。
3.2.3 抗浮水位確定
通過采取該設計措施,并組織擬建場地抗浮設防水位的專項專題會議后,最終確定場地內(nèi)的抗浮設防水位為黃海標高1081.45m,抗浮水頭高度=1081.45-1075.4=6.05m,底板水浮力標準值最大約為60.5kPa。通過排水盲溝的設計,很大程度降低了抗浮水位,降低了工程的建造成本[9]。
本文介紹了貴陽經(jīng)開區(qū)吾悅廣場城市綜合體酒店項目地下室抗浮水位的確定過程,其抗浮設計突破了傳統(tǒng)的設計理念,采用地方經(jīng)驗,降低了工程的建造成本。
該地下室抗浮設計通過采取排水盲溝的設計措施,并組織擬建場地抗浮設防水位的專項專題會議進行論證,該設計大幅度地降低了抗浮水位標高,使抗浮水頭降低至6.05m。
總之,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靈魂,設計者需要結合具體工程的特點,利用各地地方經(jīng)驗,精細設計、合理布設,以實現(xiàn)節(jié)約建造成本的目的。希望本文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幫助,推動我國建筑設計質(zhì)量進一步提高,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滿足居民對于建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