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伯是中國第一個獲得日本法學博士學位的留學生,而他身后的遺產案,一度成了罕見的鬧劇。庭上,站著4個真真假假的妻子。
趙欣伯是大漢奸,卻有一位榮辱不驚、深明大義的妻子。她是趙欣伯的第二任妻子。她在嫁給趙欣伯時,被要求用趙欣伯的姓和趙欣伯前妻的名,趙欣伯的前妻叫王碧琰,所以她只能叫趙碧琰。
眼看時局動蕩,精明的趙欣伯為了給自己留后路,以妻子趙碧琰的名字,狂買東京的土地和房產。這些財產后來價值翻倍,除了土地和房產,還有30箱金銀珠寶。
漢奸當然沒有好下場,趙欣伯于上世紀50年代病死于監(jiān)獄。作為漢奸家屬,趙碧琰受的沖擊亦可想而知,她改了名,毀掉了許多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文件,包括房產地契,帶著孩子回到娘家,以掃大街為生。
到了1960年,這份遠在日本的巨額財產終于現(xiàn)世,隨著時間的推移,早已變成天文數(shù)字。只知道這筆巨資的主人叫“趙碧琰”。但在哪里,卻無人知曉。
此事曝光后,“無主之財”引起很多貪婪者的欲念,在審理這筆巨額財產歸屬的法庭上,站著4個趙碧琰。
另外3個“趙碧琰”都穿著考究,保養(yǎng)得極好,戴著精致的金絲眼鏡,在回答法官的問題時流利而準確。而真正的趙碧琰,雖然身著中國外交部資助購買的新裝,卻骨瘦如柴滿臉皺紋,看起來就是個極其普通的老人。
其實一開始得知此事,見慣大風大浪的老人對財產毫無興趣。經有關人士的勸導,最終她想通了,丈夫搜刮的不義之財,是當年中國的民脂民膏,為了替夫贖罪,她愿意出庭東京。但這次開庭以證據(jù)不足而敗訴。
中國外交部為趙碧琰找了律師,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取得了上百件重要的物證和證言。一場拖了21年的巨額財產案塵埃落定,趙碧琰合法取得了約30億元人民幣的遺產。
從掃地大媽到一夜暴富,趙碧琰十分淡然,她作出決定,將財產的百分之八十捐給國家,計捐出24億元。她對兒孫說:“無主之財是有主的,這筆錢來自于國家和人民,現(xiàn)在還回去,還不算晚?!?/p>
這位不同凡響的女性,原名耿維馥。
使用話題:重義、救贖
(冬蓮薦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