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圖描繪的是蘇軾泛舟赤壁的故事,表現(xiàn)的是東坡詞《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意境,形象地再現(xiàn)了蘇軾攜友乘舟夜游赤壁(今黃州赤鼻磯)的情景,表現(xiàn)了蘇軾受誣遭貶黃州后的清閑生活和豁達胸懷。
畫面繪兩岸之間大江東去,煙波浩渺的江中,一舟順流而下。舟上一人搖櫓,舟的另外一頭三人泰然對坐,似在小酌吟詩,又似在指點江山。人物雖小,其精神面貌卻可觀其大略,頭戴高裝巾子者當屬東坡老人無疑。兩岸峭壁陡立,山勢險峻延綿,山頂樹木蔥蘢如發(fā),灰白色的山石以斧劈皴為之,筆意健勁恰似持利斧斫出山壁的凹凸,更顯堅硬。近岸畫風松數(shù)叢,樹身或直或傾,似是伴隨著江風擺動,加之兩岸江水拍崖,江中旋渦回瀾,如音符般可聞聲音作響,蘇東坡《后赤壁賦》文字中“江流有聲,斷岸千尺”的意境躍然紙上。該畫在整體上有著“月白風清”的特別韻味。
此圖無名款,卷后有金代趙秉文所書和蘇軾《赤壁詞》一闋,前隔水上有明代大鑒藏家項元汴題跋,曰:“北宋朱銳畫赤壁圖。趙閑閑追和坡仙詞真跡。槜李天籟閣珍秘。”清朝內(nèi)府收藏并著錄于《石渠寶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