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嶸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是烏拉圭著名作家,他熱愛足球,并寫過一本關(guān)于足球的書。在這本書中,他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20世紀60年代,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市正在舉行一場球賽。開球前,人們自發(fā)為這場比賽的主裁判早上剛?cè)ナ赖哪赣H默哀一分鐘。每個球員和觀眾都肅立著,然后有人發(fā)表演講贊揚這位堪稱楷模的裁判的奉獻精神,贊揚他在最艱難的時刻仍然堅持履行自己的職責執(zhí)法比賽。這位黑衣裁判,在球場中央,低頭向人們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表示感謝。
比賽開始十五分鐘后,一支球隊的進球引爆了全場,但是裁判認為是越位球,并取消了這個進球,看臺上的球迷立刻憤怒了,他們咆哮著咒罵著,甚至用粗魯?shù)呐K話問候這位裁判的家人。就在十五分鐘前,那些球迷還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裁判去世的母親默哀,可僅僅十五分鐘后,同一撥人卻無所顧忌地辱罵裁判。
那么,人們的行為為何會前后表現(xiàn)出如此大的差異?
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的行為經(jīng)濟學家喬治·洛溫斯坦提出了一個“本能因素”的概念,本能因素包括尷尬、恐懼、嫉妒、憤怒等情緒因素,以及饑餓、疼痛、寒冷等生理因素。當本能因素處于活躍狀態(tài)時,我們稱人們處于“熱狀態(tài)”,當本能因素處于不活躍狀態(tài)時,我們則稱人們處于“冷狀態(tài)”。
本能因素會明顯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決策,在足球比賽還沒有開始時,球迷們處于冷狀態(tài),他們能清醒地認識到這位主裁判是如何恪盡職守。但是一旦比賽開始,球迷們就處在被本能驅(qū)使的熱狀態(tài),開始口不擇言,滿腦子都是足球。
人們在冷熱不同的狀態(tài)下會出現(xiàn)完全不同的行為。假設你暗戀某個迷人的姑娘,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你處于冷狀態(tài),你為自己制訂表白的計劃。你會理性地認識到,即便是被拒絕也不是一個最壞的結(jié)果,起碼你可以從這個事件中擺脫出來。第二天,你終于獲得了和她單獨相處的機會,可這個時候你卻處于熱狀態(tài)中。你呼吸急促,羞澀和恐懼的情緒又起了主導作用。在這種熱狀態(tài)中,你感覺被拒絕比終身孤獨還糟糕,于是你再次錯過了這個好機會。
在公路上處于熱狀態(tài)的患有“路怒癥”的司機們,會彼此開車追逐,發(fā)誓要把對方的車撞翻,可是一旦冷靜下來,會覺得剛才自己的行為不可思議。
喬治·洛溫斯坦還發(fā)現(xiàn),在冷熱狀態(tài)互相交替的時候,人們會失去推測的能力,他將之稱為“情緒溫差”。比如當你不餓的時候,你肯定同意節(jié)食,同樣,煙癮沒有犯的時候,你也非常贊同戒煙。當你處于一種情緒狀態(tài)時,就很難想象自己處于另一種情緒狀態(tài)時的情景。
澳大利亞經(jīng)濟學家安德魯·利指出:人們在不同的環(huán)境、狀態(tài)和時間里總是做出不同的決定。如果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試車,人們傾向于買一輛敞篷車;如果在陰天,則傾向于買黑色的車;如果在夏天買房,人們更愿意為帶游泳池的房子支付更高的費用。
當我們處于冷狀態(tài)時,會制訂周密的計劃,然而一旦處于熱狀態(tài),本能又會占據(jù)上風。拳王泰森曾說:“每個人都有計劃,在受到打擊之前都是有計劃的,但是一旦真的受到打擊,他們就呆若木雞,不知所措了?!?/p>
每個股民都聽說過“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笨墒且坏┯龅焦墒写蟮蛘弑q的瘋狂時刻,就會完全忘記巴菲特的告誡。
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自身的弱點,不斷訓練自己克服本能的沖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在決策時始終保持理性和冷靜。
(摘自《意林·全彩版》202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