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華,譚偉軍,郭贊美
(清遠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 清遠 511500)
為掌握清遠市水生動物疫病流行動態(tài),做好病情風險預警和預防控制工作,從源頭上預防控制水生動物疫病的暴發(fā),2022年,筆者所在團隊開展了全市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jiān)測,現(xiàn)將監(jiān)測情況介紹如下,供廣大養(yǎng)殖戶參考。
本次共監(jiān)測8種重大水生動物疫病,分別是草魚出血病(GCRVⅡ)、鯉浮腫病病毒(CEV)、錦鯉皰疹病毒病(KHV)、傳染性脾腎壞死病(ISKNV)、大口黑鱸虹彩病毒(LMBV)、彈狀病毒病(SCRV)、羅非魚湖病毒(TILV)、鯽造血器官壞死病(CYHV-2)。全市共采樣監(jiān)測GCRVⅡ樣品23個、CEV 樣品29個、KHV 樣 品29個、ISKNV 樣品39個、LMBV 樣品39個、SCRV 病樣品39個、TILV 樣品4個、CYHV-2 樣品1個。采集時間2022年3—9月,共采集203個樣品,其中苗種樣品101個、成魚樣品102個(表1)。
表1 2022年清遠市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jiān)測匯總個
采樣地點分布在清遠市清城區(qū)、清新縣、英德市、佛岡縣、連山縣、連南縣6個縣(市、區(qū)),抽樣覆蓋大部分高密度養(yǎng)殖區(qū)域和水產苗種繁育場。監(jiān)測品種有草魚、鱖魚、大口黑鱸、鯉魚、錦鯉、羅非魚、鯽魚。
樣品:按照《水生動物產地檢疫采樣技術規(guī)范》(SC/T 7103—2008)標準進行樣品采集,共采集203個魚組織(腦、肝、脾、腎)樣品。
試劑及設備:核酸提取試劑盒(維伯鑫),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雙螺旋),ABI7500熒光定量PCR儀。
樣品處理:樣品送達實驗室后加入PBS后進行研磨均質待用,剩余樣品作為備份于-20℃保存。
DNA/RNA 提?。菏褂弥紻NA/RNA 核酸提取試劑盒提取。
擴增反應:使用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加入5 微升模板,設置兩個對照。反應體系25微升,反應條件:熒光基團選擇FAM,淬滅基團選擇MGB,去污染50℃、5分鐘、1個循環(huán);預變性95℃、5分鐘、1個循環(huán);擴增95℃、15 秒、60℃、30秒,45個循環(huán),收集熒光。
結果判斷:檢測通道Ct值≤35,且曲線有明顯指數(shù)增長的判斷為陽性;檢測通道35<Ct 值≤38,且曲線有明顯指數(shù)增長的判斷為陽性,否則陰性;檢測通道Ct值>38或無Ct值為陰性。
203個樣品中,陽性樣品18個,陽性檢出率8.87%,詳見表2、表3、表4,陽性樣品時間分布見圖1,CEV、KHV、LMBV、TiLV、CyHV-2樣品均未檢出陽性。
圖1 陽性樣品時間分布
表2 2022年清遠市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jiān)測結果匯總
表3 2022年清遠市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jiān)測結果匯總(成魚)
表4 2022年清遠市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jiān)測結果匯總(魚苗)
采集的203個樣品中陽性樣品18個,均為攜帶病毒未發(fā)病。整體來看,在4—8月的高溫期病毒較為流行,均檢測出GCRVⅡ陽性樣品,該病毒可進行水平傳播、垂直傳播,苗種陽性檢出率達到50%。ISKNV、SCRV 陽性樣品檢出時間分別集中在6月和7月(圖1),成魚檢出率最高,主要原因可能是鱖魚養(yǎng)殖期間長期投喂活飼料魚,而飼料魚魚體被該病毒感染風險極高。
為有效預防病毒性疫病的暴發(fā),首先,在魚苗繁育季節(jié),養(yǎng)殖戶要確保親本無病毒感染,以防在春季繁殖的幼苗成為病毒攜帶者,發(fā)現(xiàn)陽性的親魚及時進行處理,切斷病毒垂直傳播途徑。其次,在苗種投放方面,養(yǎng)殖戶要盡量選擇檢疫合格的苗種,合理設置養(yǎng)殖密度。最后,在養(yǎng)殖管理方面,要加強水源管理和生產設施設備工具的消毒,對繁殖用的親魚和魚卵、引進的魚苗用聚維酮碘溶液浸泡消毒。有條件的養(yǎng)殖戶可以使用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并在養(yǎng)殖過程中適當投喂多糖等免疫增強劑,提高魚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