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jié)我沒能來,感到很抱歉,今天我來看你們了。只要還能動,我會盡我所能……”12月3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走到遇難者名單墻前,對著墻上遇難家人的姓名念叨。當天的家祭活動,只有夏淑琴、艾義英、劉民生3位幸存者出席。目前,登記在冊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剩38人。
86年前的冬天,夏淑琴一家九口人中的七口人,被日軍殘忍殺害。當時只有8歲的夏淑琴和她4歲的妹妹夏淑蕓僥幸活下來。夏淑琴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中,至今身上留有傷疤。
夏淑琴數十載堅持為歷史真相奔走。1994年,65歲的夏淑琴前往日本,成為戰(zhàn)后第一位赴日控訴南京大屠殺暴行的幸存者。2006年,因日本右翼作家污蔑其是“假人證”,當時已77歲的老人憤慨赴日應訴,并當庭反訴對方侵犯名譽權,官司最終大獲全勝。許多幸存者像她一樣,有的赴日參加證言集會、為歷史作證;有的在中國各地進行演講,告訴后人勿忘國恥、面向未來;有的堅持搜集整理史料、撰寫特殊的“傳家寶”,告訴年輕人和平是多么重要、多么來之不易。
“南京大屠殺慘案為何是全世界的傷痛?”他們一直以親歷者、活人證的視角在回答這些問題;他們畢其一生,將傳遞歷史真相視為使命和責任。
(據中國新聞網 12.3)